太史慈充分发挥了骑兵的机动优势与他的个人胆识。为达成突袭的绝对突然性,他选择了更为艰难迂回的泰山北麓路线。这条路地势复杂,人烟稀少,但他毫不畏惧,率军在其中灵活穿梭。他要求部队保持高速移动,利用一切地形隐蔽,如同暗夜中的狼群,悄无声息地向预定战场靠近。其行军之速,隐匿之妙,就连徐晃派出的联络斥候,也数次险些失去他们的踪迹。
最终,太史慈如期抵达埋伏地点——蛇口峪以北二十里的“野王坡”。他没有丝毫耽搁,立即命令部队借助茂密灌木分散隐蔽,人马噤声,静待信号。当曹操大军在峪前被徐晃所阻,军心涣散、阵型混乱之际,太史慈及其麾下骑兵,已然如同拉满的弓弦,蓄势待发。
战鼓响起的那一刻,太史慈身先士卒,一马当先从高坡之上俯冲而下!三千铁骑紧随其后,化作一柄无坚不摧的锋利匕首,以惊人的速度狠狠地刺入了曹军毫无防备的侧翼。这一击,时机精准,力道凶猛,瞬间将本已惶惑的曹军阵型彻底撕裂、贯穿。太史慈的“疾”,在此刻化为了压垮曹操的最后一根稻草,让曹军连重整旗鼓、尝试其他方向突围的机会都彻底丧失。
合围之功,缺一不可
徐晃的“稳”,构建了无法撼动的钢铁壁垒,迫使曹操停滞,陷入绝望。
太史慈的“疾”,则抓住了这稍纵即逝的战机,给予了混乱之敌毁灭性的侧击。
正是这一稳一疾,一静一动,完美配合,才使得荀攸“驱敌入阱,青徐绝杀”的战略构想得以彻底实现。他们二人,一位如磐石,一位如雷霆,共同铸就了锁死曹操最后生路的死亡囚笼,为官渡之战的最终落幕,谱写了无可逆转的终章。
喜欢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请大家收藏:(m.20xs.org)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