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七年冬,丁丑日,辰时初刻。
许都皇宫,德阳殿内金碧辉煌,七十二根蟠龙金柱在晨曦中闪耀着冷冽的光芒。汉献帝刘协端坐龙椅,年仅十六岁的天子面色苍白如纸,双手紧紧抓住龙椅扶手,指节因用力而发白。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每个人的脸上都笼罩着一层阴云。
殿外寒风呼啸,殿内却弥漫着令人窒息的燥热。今日的朝会非比寻常,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这将是一场决定汉室四百年江山命运的关键之争。
曹操立于百官之首,身着绛紫色朝服,腰佩先帝御赐宝剑,神色冷峻如铁。他微微侧首,向身后的治书侍御史钟繇递去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钟繇会意,整了整衣冠,深吸一口气,准备率先发难。
陛下!钟繇手持玉笏,跨步出列,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洪亮回荡,臣有本奏!
献帝勉强维持着天子的威仪,声音却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钟爱卿请讲。
钟繇展开早已备好的奏章,朗声诵读:臣闻:赏罚明则民尽忠,爵禄当则士效死。今大将军袁绍,扫平北疆,匡扶社稷,功盖寰宇。其德可比周公,其功可追伊尹。臣伏请陛下顺应天意,加封袁绍为晋王,赐九锡,以彰其功!
荒谬!
话音刚落,国丈伏完第一个站出来反对。这位向来低调的皇亲此刻怒发冲冠,花白的胡须因激动而不住颤抖:钟元常!你可知非刘不王乃是高祖遗训?今日若开此例,他日九泉之下,你我有何面目见列祖列宗!
谏议大夫孔融紧随其后,语带讥讽:依钟御史之言,莫非还要效仿王莽故事?当年王莽也是先称安汉公,再居摄政,最后...
孔文举!曹操厉声打断,声音如惊雷炸响,慎言!袁本初忠心为国,岂是王莽可比?你若再敢口出狂言,休怪操不念旧情!
孔融毫不退让,直面曹操:丞相!今日若封异姓王,明日就该有人要行禅让之事了!高祖皇帝白马之盟犹在耳畔,尔等竟敢如此放肆!
这时,太中大夫贾诩缓缓出列,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诸位大人,容贾某一言。如今天下动荡,非非常之人不能定非常之事。袁本初平定北方,功在社稷。若不得相称之位,何以服众?何以安天下?
服众?少府耿纪冷笑一声,贾文和此言差矣!我大汉四百年基业,何时需要向臣子低头?尔等口口声声说袁绍忠心,却要行此大逆不道之事,岂非自相矛盾?
钟繇立即反驳,声音激昂:耿少府!你口口声声大汉基业,可知如今汉室威严还剩几分?自黄巾乱起,天下分崩,诸侯割据。若非袁大将军心存仁念,此刻站在这里的,就是他的铁骑了!你可知道河北四十万大军是何等概念?
放肆!执金吾韦晃怒喝,钟繇!你这是在威胁天子吗?当着陛下的面,竟敢如此大放厥词!
朝堂之上,顿时分为两派,争论不休。保皇派以伏完、孔融为首,引经据典,力陈异姓封王之弊;而曹操一党则以钟繇、贾诩为先锋,反复强调当前危局。
侍中华歆见局势僵持,适时出列:陛下,诸位大人,容华某一言。如今之势,确非寻常。袁绍坐拥北疆,带甲百万,若不得相称之位,恐生变故。不若先封国公,以示恩宠?
华子鱼!孔融怒目而视,你也要做贰臣吗?今日退一步,明日就要退百步!尔等可还记得董卓之乱?可还记得李傕、郭汜之祸?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时,一直沉默的荀彧突然开口:陛下,臣有一言。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位尚书令身上。这位向来以忠义着称的谋士,此刻面色凝重,仿佛背负着千钧重担。
荀彧缓步出列,每一步都显得格外沉重:诸公争论不休,无非是担心袁绍有不臣之心。然则,若袁绍真有异志,何须等待朝廷册封?
他环视众人,声音低沉而清晰:如今北方已定,袁绍若要南下,易如反掌。他既重名分,便是心存汉室。我等何不顺势而为,既全其名,又保社稷?
荀文若!孔融痛心疾首,几乎要跪倒在地,你...你也要背弃汉室吗?当年在颍川,你我是如何立誓的?臣等必当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这些话,你都忘了吗?
非是背弃,是求生!曹操突然提高声调,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诸公可知道,就在昨日,袁绍已派使者前往荆州、益州?若等刘表、刘璋抢先与袁绍结盟,届时天子置于何地?朝廷置于何地?
这个消息如同惊雷,震得众人目瞪口呆。
伏完脸色大变,指着曹操的手不住颤抖:曹操!你...你这是要挟天子以令诸侯吗?
是又如何?曹操目光如电,扫过在场每一个保皇派大臣的脸,总比坐以待毙强!尔等口口声声忠义,可曾想过若是袁绍大军压境,天子安危谁来保证?
这时,一直冷眼旁观的华歆突然开口:诸位大人,下官倒有一问:若今日不封晋王,他日袁绍自立为王,诸位又当如何?届时朝廷威信扫地,天子威严何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请大家收藏:(m.20xs.org)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