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站:司隶 - 旧都新颜与河南武卒
曹丕致父亲曹操私信(节选):
“……父亲大人。重返司隶,长安、洛阳之变化,恍如隔世。钟繇公真乃干国栋梁,于废墟中重建秩序,非大毅力不能为也。见熙兄(袁熙)于夏侯都督麾下历练,沉稳不少,与乐进将军相处融洽。河南武卒操练精熟,军纪严明。儿与仲达、德祖论及两京重建,深感破旧易,立新难,尤难得者,在于如满廷尉、钟公这般,能于百废待兴中秉持法度,不使靡费。此番见闻,胜读十年书。……”
第五站:朔方 - 拓土千里与镇边不易
巡狩队伍集体奏报(由蒋济参谋整理,众子弟联署):
“臣等奉王命巡边,至朔方。此地苦寒,风沙扑面,然田豫、韩珩等将军,率众辟土开疆,筑城屯田,收流民十万,使荒原渐显生机。将士用命,民风淳朴。臣等亲见戍边之艰辛,亦感开拓之不易。司马懿、邓艾助田将军核算屯田粮秣,规划水利;曹彰、典满等随军巡边,体验塞外风霜;杨修作文以记朔方之变。臣曹休、袁尚、曹丕等皆立誓,必以田将军等为楷模,效忠王事,固我疆土。……”
历时近半年的巡狩结束,队伍满载风尘与收获,返回许都。晋王府内,袁绍、曹操设宴,既是为满宠接风,更是要亲自考较这群年轻子弟的成长。
满宠首先呈上厚厚的巡狩报告与一摞书信副本,言简意赅:“王爷,丞相。臣奉命巡查六州,新政推行得力,成效卓着。各州仓廪充实,吏治渐清,军备精良,民生安定。北方根基,已然固若金汤!随行诸子,皆勤勉好学,各有进益。”
袁绍与曹操翻阅报告与书信,面露欣喜。
随后,袁绍看向堂下精神气质已截然不同的年轻人们,和颜悦色地问道:“尔等此行,遍历北地,有何见识,不妨直言。”
曹休率先出列,举止愈发沉稳:“回禀王爷,叔父。侄儿此行,深感王化之深,新政之利。尤以朔方之变,令人震撼。田豫将军等人,于荒芜中开辟乐土,功在千秋。儿臣以为,守成与开拓,需并重而行。”
夏侯尚、臧艾等也依次陈述,皆能切中要害。曹丕谈及制度与人才,袁尚赞美基业宏固,曹彰则豪言愿为先锋。
轮到科举三杰,司马懿言谈沉稳,分析各地治理优劣,强调“根基稳固,方能图远”;邓艾虽略有口吃,但所述屯田、水利、工坊之细节,极为务实,引得荀彧颔首;杨修则文采飞扬,概括此行见闻,盛赞“北地风光,尽在王爷帷幄之中”。
看着这群眼界开阔、思维活跃的年轻一代,袁绍与曹操相视一笑,心中大慰。
袁绍举杯,对众人,更是对天下宣告:“见尔等成长,孤心甚慰!这大好河山,正需尔等这般见识与胸襟来守护,来开拓!文若!”
“臣在。”
“将这些年轻人的见闻记录、策论文章,整理成册,分发各州郡,让天下人都看看,我新一代的才俊之风!”
“臣遵旨。”
袁绍目光扫过全场,豪情万丈:“今日之游学,便是明日治国之基石!满廷尉,辛苦了!诸子,亦辛苦了!且满饮此杯,待养精蓄锐,随孤,共谱这天下归一的盛世华章!”
“敬王爷!愿为王爷效死!” 年轻而充满希望的声音与重臣沉稳的声音汇合在一起,响彻殿宇。此次巡狩,不仅确认了北方治理的巨大成功,更成功地让下一代的核心力量在实践中成长,为袁绍集团注入了蓬勃的生机与无限的未来。南征的最终舞台,已然搭就,只待主角登场。
喜欢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请大家收藏:(m.20xs.org)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