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城在秋风中愈发显得孤寂而顽强。城外的袁军大营稳如磐石,围而不攻的策略像一条逐渐收紧的绞索,缓慢却不可逆转地消耗着城内守军的意志和物资。然而,相较于日益严峻的粮草形势,更让刘备和徐庶感到不安的,是那无形的、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
前几日接踵而至的军报——北路曹仁兵围樊城,东线孙策联军的流言甚嚣尘上——已然在军中高层引发了不小的震动。尽管刘备与徐庶极力安抚,声称此乃袁绍疑兵之计,但当确切的战报经由不同渠道传入城中时,那股压抑的恐慌便再也无法完全掩盖。
“主公,军师!”简雍快步走入州牧府临时改作的帅堂,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忧色,“刚接到荆北来的消息,文聘将军在樊城抵挡得极为艰苦,曹仁麾下张绣的西凉铁骑不断袭扰粮道,董昭更是在城下散布谣言,动摇军心。蔡瑁、蒯越等人……在襄阳已有求和之议,只是碍于景升公尚未……尚未故去,暂未公开。”
刘备坐在主位,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案几,脸色晦暗。关羽丹凤眼微眯,抚髯不语,周身寒气凛然。张飞则烦躁地踱步,嘟囔着:“直娘贼!这帮荆州佬,仗还没打痛快就想投降?待俺老张破了城下这些鸟人,再去襄阳问问他们!”
徐庶抬手示意张飞稍安,他的声音依旧沉稳,但细听之下,也带上了一丝疲惫:“宪和带来的消息,印证了我等的猜测。袁本初三路伐荆,重点不在强攻,而在攻心。北路实攻,东路虚张,意在让我荆州自顾不暇,无法支援汝南,更要让我等……军心溃散。”
他走到悬挂的地图前,手指点向江夏方向:“尤其东线流言,最为毒辣。孙伯符虽受封吴侯,与袁绍貌合神离,然其觊觎江夏之心,天下皆知。此流言一出,无论真假,黄祖必不敢分兵,甚至可能向襄阳求援。荆州兵力被牢牢钉死在东、北两线,我等……已是真正的孤军。”
堂内一片沉默。孤军二字,像千钧重担压在每个人心头。他们能倚仗的,除了这座日渐残破的城池,便是麾下将士的血勇,以及军师徐庶的奇谋了。
就在这时,一名亲卫引着一名风尘仆仆、作商贾打扮的人走了进来。此人乃是刘备军安置在颍川的隐秘斥候头目之一,负责与北方的一些暗线联络。
“主公,军师!”那斥候跪倒在地,从贴身的夹层中取出一封微微汗湿的书信,双手呈上,“此乃从颍川辗转送来,言明务必亲交徐军师。送信之人称……称是军师家中旧仆,有十万火急之事。”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那封普通的书信上。徐庶眉头一皱,心中掠过一丝不祥的预感。他离家多年,与家中联络极少,母亲深明大义,从不以家事扰他军务,此番遣旧仆冒险送信至两军阵前,绝非寻常。
他上前接过书信,拆开火漆,展开信纸。目光扫过那熟悉的、略显颤抖的笔迹,徐庶的身体猛地一僵,脸上的血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褪去,持信的手微微颤抖起来。
“元直,何事?”刘备察觉到他的异样,关切地问道。
徐庶恍若未闻,又将信从头至尾急速看了一遍,每一个字都像针一样扎在他的心上。他猛地抬头看向刘备,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痛苦、挣扎和一丝惶急。
“主…主公……”他的声音干涩沙哑,几乎不成调,“家母……家母病危!信中说……已是弥留之际,念及庶……日夜啼哭,盼……盼能见最后一面……”
帅堂之内,顿时落针可闻。所有人都明白,这封家书对于以孝道立身、与母亲感情极深的徐庶意味着什么。
徐庶手握家书,呆立当场,那薄薄的一张纸此刻却重逾千斤。母亲病危!弥留之际!这几个字在他脑中反复回响,震得他神魂欲裂。他仿佛能看到母亲卧病在床,憔悴不堪,却仍强撑着望向门口,期盼游子归来的模样。为人子者,不能侍奉膝前已是罪过,若连母亲最后一面都不得见,他徐元直有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间?
然而,目光所及,是刘备那写满焦虑与依赖的脸庞,是关羽沉稳中透出的关切,是张飞虽粗豪却真挚的眼神,是这满堂将校,是城外数万信任他、追随他坚守至今的将士!汝南局势危如累卵,外有强敌环伺,内则粮草渐匮,军心浮动。他徐庶,乃是这支军队的大脑,是刘备最为倚重的谋主。他若在此时离去,无疑于抽走了支撑危局的最重要一根梁柱。军心士气,必将遭受毁灭性打击。
忠与孝,家与国,在此刻将他撕扯。留下,是不孝;离去,是不忠不义!
“元直……”刘备快步上前,扶住徐庶微微摇晃的身躯,声音带着急切与安抚,“老夫人病重,此乃人伦大事,不可轻忽。只是……只是眼下局势……”他说不下去了,他无法开口挽留,但也无法想象徐庶离开后的局面。
关羽沉声道:“军师,家事为重。然军中诸多布置,皆系于军师一身,还望早作决断。”他的话点到即止,却道出了最大的困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请大家收藏:(m.20xs.org)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