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宁宫的生活用品极尽巧思。梳妆台上的“菱花镜”为青铜所制,镜面经过千次打磨,清晰可鉴,镜架雕刻着凤凰衔珠纹,珠为南海珍珠,能随光线变化颜色;妆盒是“多层机关盒”,第一层放胭脂水粉,第二层放珠宝首饰,第三层暗藏香薰,打开时自动释放香气,香气三日不散。寝室内的“熏笼”为银制,笼底有小炭炉,炉上放着香料,笼身雕刻着镂空花纹,热气透过花纹在墙面投下各式图案,或为花鸟,或为山水,随炭火大小变换。
瑶林苑西侧的镜湖苑是内廷的娱乐之所,苑内引洛水活水开凿出百亩湖面,湖边点缀着亭台楼阁,皆以“水”为主题。“观鱼台”伸出湖面三丈,台柱为汉白玉,台顶覆盖着玻璃瓦(蒸汽时代的透明琉璃),坐在台内可清晰看见湖中游动的锦鲤,锦鲤皆为从江南挑选的珍品,有红、白、黑、金等色,最大者长逾三尺;“听涛榭”建在湖心,与岸边以九曲石桥相连,榭内设有“水琴”,琴身是掏空的楠木,底部与湖水相通,水流过琴底的孔洞时自动发声,音色如天籁,林越常在此处与帝后对弈,听水声伴棋声。
镜湖苑内还有专供皇室休闲的“戏楼”,楼高三层,一层为舞台,台面铺设着“弹性地板”,舞者踩在上面轻盈如飞;二层为雅间,内设“观戏台”,台面镶嵌着玻璃镜,能将舞台景象反射至镜中,即便坐在角落也能看清表演;三层为乐师之所,设有“传声筒”,用铜管连接至舞台,乐声能清晰传至每个角落。戏楼常演的曲目多为林越平定天下的功绩,如《漠北凯歌》《江南归帆》等,演员的服饰皆用云锦缝制,镶嵌着细小的琉璃珠,在灯光下熠熠生辉。
三、后宫十二院:各呈异彩映芳华
后宫除瑶林苑外,另有十二院分居两侧,每院对应一位妃嫔,各院风格迥异,尽显地域特色与个人喜好。最东侧的“潇湘院”为江南籍贵妃所居,院内存放着从江南移栽的竹林,竹林间蜿蜒着青石板路,路旁设有石凳,凳面覆盖着软垫,垫面绣着江南水乡的渔樵耕读图。主殿“听雨轩”为砖木结构,屋顶铺着茅草(实则为特殊处理的防火草),檐下悬挂着风铃,雨落时铃响与雨声交织,如江南小调;殿内陈设着乌木家具,桌上摆放着青瓷茶具,茶具上的“烟雨图”为名家手绘,注入热水后,图中烟雨会随水汽晕染开来,栩栩如生。
潇湘院的生活用品充满江南韵味。梳妆台的“螺钿盒”用贝壳镶嵌,盒面图案为“断桥残雪”,转动盒底机关,图案会变为“平湖秋月”;衣柜内设有“熏香板”,板上刻有镂空花纹,放入干花后,衣物会沾染花香,且香气持久不散。院内还设有“绣楼”,楼内摆放着十余架绣架,架上绷着未完成的绣品,有“百鸟朝凤”“繁花似锦”等,绣线除常见的丝线外,还有金线、银线、孔雀羽线,皆为江南贡品。
与潇湘院相对的“漠北院”为北疆王妃所居,风格则粗犷大气。院外矗立着两座石制狼首柱,柱高五丈,狼首双眼为红宝石所制,狰狞威严;院内地面铺设着羊毛地毯,地毯上绣着漠北的草原、雄鹰、骏马,色彩浓烈如油画。主殿“射雕堂”为圆顶建筑,形似漠北的帐篷,屋顶覆盖着铜制瓦片,瓦片上雕刻着云纹,能有效防止积雪;殿内陈设着牛皮座椅,座椅上铺着狼皮垫,墙角摆放着漠北特产的银制酒壶,壶身雕刻着狩猎图,壶内可温酒,倒入杯中时酒香四溢。
漠北院的娱乐多与骑射相关。院内设有“靶场”,靶心为皮革所制,射中后会自动弹起,方便回收;墙上挂着漠北送来的弓箭,弓为牛角弓,箭杆为白桦木,箭头镶嵌着玛瑙,既锋利又美观。寝室内的“暖炉”为铜制,炉身巨大如缸,可容纳数十斤炭火,寒冬时点燃,整座殿宇都温暖如春,炉边摆放着毛皮坐垫,供人围炉取暖、闲谈议事。
位于中部的“西域院”则充满异域风情,为西域公主所居。院门为拱形,门楣雕刻着葡萄藤纹,藤蔓上的葡萄为琉璃制成,紫绿相间,如真果一般;院内种植着西域的无花果、石榴等果树,树下摆放着石制桌椅,桌面雕刻着西域的歌舞图案。主殿“胡旋殿”的地面为圆形,且铺设着光滑的大理石,方便跳西域的胡旋舞;殿内墙壁挂着织金挂毯,挂毯上的人物皆为西域装束,正在弹奏琵琶、吹奏胡笳,色彩艳丽如晚霞。
西域院的生活用品尽显巧思。梳妆台上的“香膏盒”为金制,盒内分多层,分别盛放着玫瑰膏、茉莉膏、薰衣草膏,皆为西域特产,涂抹后香气能保持数日;寝室内的“挂毯床”四周悬挂着织金挂毯,挂毯边缘缀着铃铛,人起身时铃响,既能防盗又显灵动。院内还设有“舞池”,池边摆放着西域的乐器,如五弦琵琶、箜篌等,琵琶的琴身镶嵌着宝石,弹奏时音色清脆,常引得宫中乐师前来切磋。
其余九院也各有特色:“岭南院”种满荔枝、龙眼等果树,殿内设有“降温阁”,利用地下水循环保持凉爽;“蜀地院”以竹为主题,生活用品多为竹制,如竹床、竹椅、竹屏风,透着清幽雅致;“齐鲁院”则充满儒家气息,院内设有“读书台”,台边摆放着《论语》《孟子》等典籍,台面上刻有“温故知新”四字……十二院虽风格各异,却都围绕着瑶林苑分布,如众星捧月,既彰显了各院主人的身份,又暗合“四海归一”的至尊气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从邪神开始的旅途请大家收藏:(m.20xs.org)从邪神开始的旅途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