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的“魔法集市”则是产品流通的枢纽。这些集市通常建在魔网节点密集的区域,摊位上的“魔法展示台”能自动演示商品功能:按下“自动清洁机器人”的按钮,它会在三十秒内打扫完一平方米的地面;戴上“翻译耳机”,就能听懂马兹特卡祭司的古老方言(内置“ prehend languages(通晓语言)”的零环版);甚至有“魔法宠物”——用“ animate objects(活化物体)”赋予生命力的机械鸟,能模仿百种声音,还会用“ message”跟主人撒娇。
社会结构的变革同样深刻。“魔法工人”成为最庞大的职业群体,他们的收入与“施法精准度”挂钩——在流水线上,能连续千次完美施展“ mage hand”的工人,工资是新手的五倍。工厂还设立了“戏法创新奖”,鼓励工人开发新的零环变体,有位工人发现“ frost ray”与“ create water”结合能快速制造冰块,这项创新被用于“冷链运输箱”,为他带来了终身分红。
教育体系也向“魔法工业”倾斜。小学增设“戏法体育课”(练习施法的精准度与耐力),中学开设“魔法工程基础”,大学则有“高级咒文编程”专业。帝国的“天才儿童计划”会筛选出施法天赋出众的孩子,重点培养他们成为“魔法设计师”——这些孩子在十岁时就能设计出简单的咒文程序,比传统法师更早接触魔法的核心原理。
连最古老的“魔法议会”都发生了变化。过去,议会由高阶法师垄断,讨论的都是“九环禁术”等深奥话题;现在,议会中增加了“工业代表”,他们带来的提案更接地气:“如何降低咒文晶体的生产成本”“要不要给农民发放免费的‘ weather control(控温术)’戏法模板”“魔法工厂的能量排放是否会污染环境”。
“魔法工业最大的贡献,是消除了‘魔法鸿沟’。”圣者化身在视察北地的魔法工厂时说。这座工厂的工人大多是过去的蛮族猎人,他们现在能熟练操作“自动锯木机”(融合“ shatter(粉碎术)”与机械锯),生产出的木材用于建造新的星界堡垒舰。“过去,一个人的一生可能都见不到一次魔法;现在,一个普通工人每天施展的戏法次数,比古代的皇家法师还多。这种普及带来的创造力,才是帝国真正的财富。”
第四章:魔法军备与星界贸易(工业力量的延伸)
魔法工业的技术很快应用到军事与外交领域,让永恒帝国的影响力从费伦大陆扩展到星界。
“魔法军备厂”生产的武器改变了战争形态。“连发魔法弩”内置十块咒文晶体,每块对应一次“ magic missile(魔法飞弹)”的零环版,扣动扳机就能连续发射,射程是普通弩箭的三倍;“防御战塔”集成了“ fireball(火球术)”“ lightning bolt(闪电箭)”的弱化版,由人工智能控制,能自动识别敌方目标并调整攻击强度;最具威慑力的是“空降魔像”——用“ animate objects”活化的巨型机械战士,体内的元素熔炉提供能量,咒文核心储存着上百种战斗戏法,一个空降师的魔像就能抵御十万蛮族军队的冲锋。
这些武器的优势不仅在于威力,更在于“易操作性”。传统的魔法武器需要法师才能激活,而帝国的军备只需普通士兵通过“指令手环”(内置简化版魔网接口)操控。在对抗深渊入侵的“黑曜石战役”中,一支由农民组成的民兵队,用“连发魔法弩”配合“防御战塔”,硬是顶住了恶魔先锋的进攻,创造了“平民胜恶魔”的奇迹。
魔法工业产品成为星界贸易的硬通货。永恒帝国的“星界商船”装满了“环境适应徽章”(能让使用者在极端气候中生存)、“能量压缩瓶”(储存零环戏法能量,供星界旅行者应急)、“翻译水晶”(比“ prehend languages”更稳定的跨种族通讯工具),与三十七个星界殖民地建立了贸易关系。
卡拉图风格的“东风帝国”用丝绸与茶叶交换“自动织布机”,他们的纺织效率提升后,反过来向帝国出口更精美的“魔法丝绸”(织入“ light”戏法的丝线,能在夜晚发光);马兹特卡的祭司们用黄金与宝石购买“植物催生器”,种植出的“巨型玉米”能为整个部落提供半年的粮食;甚至连遥远的“冰霜星界”,都用稀有的“星界冰水晶”换取“恒温舱”(维持舱内温度的魔法装置),让他们第一次能在温暖的环境中研究星界植物。
贸易的繁荣带动了“魔法工业标准”的输出。永恒帝国制定的“咒文晶体规格”“能量传导效率标准”“魔法物品安全认证”,逐渐成为星界通用的准则。当一个新的星界文明希望与帝国贸易,首先要做的就是改造自己的魔法体系,适应这些标准——这种“软实力”的扩张,比军事征服更深入人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从邪神开始的旅途请大家收藏:(m.20xs.org)从邪神开始的旅途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