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食分身在食神殿开设“味学院”,专门传授“味道解析术”。学员们需背诵《百物味经》,其中记载了三千种食材的味道图谱:“赤血藤,味甘带腥,蕴含火行之力,多食易燥,需配冰泉草中和”“玄水藻,味咸带涩,暗藏水脉法则,需用龙火炙烤方能激发其性”。能将《百物味经》倒背如流,并能在实践中准确分辨的学员,才能获得“舌通认证”。
味引食欲:情绪的催化
舌通境的味士,能通过味道操控他人的食欲。他们烹饪的食物,不仅美味,更能勾起食客最深处的欲望:用“回忆草”做的汤,能让食客想起童年最渴望的味道,从而食欲大开;用“执念花”做的饼,能让食客对某种食物产生疯狂的执念,哪怕付出巨大代价也要得到。
这种能力被广泛应用于饕餮国的“食战”中。两族交战时,味士会在阵前烹饪“诱敌羹”,敌军闻到香味,便会不由自主地放下武器冲向汤锅,最终沦为俘虏;城市防御时,味士会制作“厌战糕”,让攻城者吃后对战斗产生厌恶,失去斗志。食物,从此成为比刀剑更可怕的武器。
舌通境的标志,是“五味轮”的形成。丹田内的三味火进化为五色光环,对应酸、甜、苦、辣、咸五种基本味,光环转动时,能将摄入的食物能量按味道属性分类储存。当一位味士的五味轮完全成型,他的舌头会生出一层淡淡的金色薄膜,这是“味觉法则”的初步印记——此时,他已能“吃”下低阶的法术攻击,将火焰术当作辛辣的调味,将寒冰箭当作清凉的甜点。
第三章:腹纳境(吞噬的进阶)
腹纳境的修行者被称为“味师”,他们已不满足于“品尝”和“解析”,转而追求“吞噬的极致”。此境的核心是“扩容”——不仅要扩大胃袋的容量,更要拓宽身体对“非食物”的容纳能力,让“吞噬”成为一种生存方式、一种战斗手段。
腹如虚空:容纳的极限
腹纳境的入门考核,是“吞山试炼”。味师需在七天内吞下一座小山头的土石——这并非蛮干,而是运用“食气”软化土石,再用“五味轮”分解其中的矿物能量,将无用的杂质通过毛孔排出。能完成试炼者,胃袋会发生质变,形成一个类似“储物空间”的“内腹世界”,可暂时储存未消化的食物或能量。
内腹世界的大小,是衡量腹纳境修为的标准。初入此境者,内腹世界仅能容纳一间房屋;而巅峰者,可将一座小山完整纳入腹中,待需要时再吐出使用。有位味师在抵御妖兽潮时,将整条护城河吸入腹中,待妖兽靠近,猛地将河水喷出,形成滔天巨浪,瞬间冲垮了兽群——这便是腹纳境的实战价值:将环境化为己用。
为了提升内腹世界的容量,味师们会主动吞噬“极端之物”:在火山口吞下岩浆,锻炼内腹的耐热性;潜入深海吞下高压海水,强化内腹的抗压性;甚至闯入修士的法坛,吞下蕴含灵力的符箓,测试内腹对法则能量的兼容性。每一次极端吞噬,都是对身体的摧残,也是对“食欲”的极致锤炼——撑死者不计其数,但幸存者的力量会呈几何级增长。
化万物为食:吞噬的边界
腹纳境的关键突破,是“吞噬能量体”。味师们开始尝试吞噬修士的灵力、妖兽的内丹、法宝的灵光,甚至是天地间的法则碎片。他们发现,这些“非食物”虽味道怪异(灵力偏苦,内丹偏腥,法则碎片则像嚼玻璃),但蕴含的能量远超普通食材。
暴食分身为此特制了“化食丹”,能帮助味师分解非食物能量中的“毒性”(即对身体有害的部分)。吞下一颗化食丹,味师便可暂时将剑气当作“辛辣的面条”吞下,将符箓当作“脆甜的饼干”咀嚼,将阵法能量当作“浓稠的酱汁”饮用。这种能力让他们在与修士的战斗中占据绝对优势——对方的攻击越强,他们获得的能量就越多。
腹纳境的标志,是“食环”的出现。当味师能稳定吞噬法则能量时,腰间会环绕着一圈由食气凝结的光环,光环上浮现出被吞噬过的能量印记:吞噬过火焰法则,便有火苗印记;吞噬过雷电法则,便有电光印记。食环越多,代表能吞噬的能量种类越广。最高阶的味师,腰间环绕着九道食环,能同时吞噬九种不同属性的能量,堪称“行走的黑洞”。
第四章:香引境(食欲的操控)
香引境的修行者被尊称为“食神”(此为尊称,非终极境界),他们已能将“香味”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力量,通过操控他人的食欲,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不炼而增己力的境界。此境的核心是“以香为媒,引欲为力”。
香动天地:气味的法则
香引境的入门,是“炼香”。食神需在“百香谷”中修炼,那里生长着能散发不同情绪香味的奇花异草:“喜香花”的香气能让人狂笑不止,“怒香草”的气味能让人暴躁如雷,“哀香藤”的芬芳能让人泪如雨下。食神要做的,是将这些极端香味中和、调配,炼出能精准操控食欲的“引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从邪神开始的旅途请大家收藏:(m.20xs.org)从邪神开始的旅途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