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无限龙蛇奥斯里塔-尤格希尔的轮回道相,在人间界的凡胎中正式觉醒。宁采臣的意识深处,那颗真灵种子已经发芽,顶破了肉体的封印,将第一缕修行的灵光,注入了这具名为“宁采臣”的人族躯壳。
第三节:初窥门径的修行者
觉醒真灵后,采臣的生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不再对那些“因果线”感到不适,反而能隐约察觉到线的“流向”——比如看到红色丝线缠绕的男女,能猜到他们何时会成亲;看到黑色丝线纠结的邻里,能预知他们将为琐事争吵。更重要的是,他发现指尖的幽蓝光芒可以“安抚”那些躁动的丝线。
一次,邻家二叔因赌钱输光了家产,正拿着菜刀要去寻债主拼命,采臣恰好路过。他看着二叔身上暴涨的黑色丝线,下意识地伸出小手,指尖的蓝光轻轻触碰到二叔的手腕。那瞬间,二叔眼中的暴戾突然褪去,握着菜刀的手慢慢松开,喃喃道:“是啊,人死了,债还是要还……”
这件事让宁老爷意识到,儿子身上确实藏着秘密。他想起自家祖上曾出过一位修道之人,留下一本残破的《太上感应篇》,便找出来交给采臣:“你既与常人不同,或许能看懂这些字。”
采臣接过泛黄的书卷,刚翻开第一页,眼中便闪过一丝惊讶。旁人看来晦涩难懂的古文,在他眼中却如同直白的白话,而文中“善恶之报,如影随形”的句子,竟与他感知到的“因果线”不谋而合。更奇妙的是,当他默读经文时,指尖的幽蓝光芒会变得更加明亮,体内仿佛有一股暖流在缓缓流动,沿着某种奇特的路径循环。
这股暖流,便是修行者最初的“灵气”。轮回道相的真灵在觉醒时,已为这具凡胎开辟了最基础的“轮回经脉”,而《太上感应篇》中的文字,恰好成为引导灵气运行的“路标”。采臣虽不懂什么是修行,却凭着本能,每日清晨坐在老槐树下,按照经文的指引搬运体内的暖流,一坐便是一个时辰。
三个月后,采臣在一次搬运暖流时,突然感到眉心一阵刺痛,仿佛有什么东西被打破了。他睁开眼,发现自己能更清晰地看到因果线的细节——红色丝线里藏着细碎的金光,那是善缘;黑色丝线中裹着淡淡的浊气,那是恶业。甚至能隐约看到一些“半透明的人”在街角徘徊,那些人穿着不属于这个时代的衣服,脸上带着迷茫,正是民间传说中的“游魂”。
“原来这世间,真的有魂魄啊。”采臣轻声感叹,小小的身躯里,无限龙蛇的轮回道相正在与人类的意识慢慢融合。他不再是纯粹的奥斯里塔-尤格希尔,也不只是普通的人族孩童,而是兼具龙蛇真灵与人族心性的、独一无二的修行者。
第二章:红尘历练:因果中的道途
第一节:城隍庙的夜游魂
钱塘县城隍庙的香火向来旺盛,据说城隍爷最是灵验,能护佑一方平安。但采臣却不喜去那里,因为庙后的老槐树上,总是缠绕着密密麻麻的灰色丝线,线的另一端,系着无数在夜色中徘徊的游魂。
这些游魂大多是客死异乡的旅人,因找不到回家的路,只能在城隍庙附近游荡,盼着能被城隍爷“引渡”。可采臣能看到,大部分游魂身上的灰色丝线都带着黑色的斑点——那是他们生前未了的执念,这些执念不除,就算到了城隍庙,也无法进入轮回。
一个深秋的夜晚,采臣被窗外的哭声惊醒。那哭声细细弱弱,像是女子的啜泣,却又带着非人的冰冷。他披衣下床,走到院中,顺着哭声望去,只见一道白色的身影正飘在城隍庙的墙头上,身影周围的灰色丝线缠成一团,其中夹杂着不少黑色的斑点。
“你在哭什么?”采臣隔着院墙轻声问道。
白影猛地转头,露出一张苍白的面容,正是民间传说中的“女鬼”。寻常孩童见了定会吓晕,采臣却很平静,他能看到女鬼的灰色丝线上,有一根特别粗壮的黑色丝线,线的另一端,指向县城西头的当铺。
“我的……我的玉佩……”女鬼的声音断断续续,带着强烈的执念,“那是我娘留的……被当铺老板黑了去……”
采臣明白了,这女鬼是因遗物被占,执念难消,才困在此地。他想起《太上感应篇》中“见人之失,如己之失”的句子,便对女鬼道:“我帮你把玉佩拿回来,你能放下吗?”
女鬼愣住了,似乎没想到一个三岁孩童会说出这话。她犹豫片刻,轻轻点头,身上的黑色斑点竟淡了几分。
次日一早,采臣拉着父亲来到西头当铺。宁老爷本不愿理会,但架不住儿子坚持,只好陪着他走进当铺。采臣盯着当铺老板腰间的黑色丝线,直接说道:“老板,你是不是收了一块刻着兰花的玉佩?那玉佩的主人在找它。”
当铺老板脸色一变。那块玉佩确实是他前几日用低价从一个病重的外乡女子手中骗来的,本想转卖个好价钱,没想到被一个孩童说破。他刚想否认,却见采臣指尖亮起幽蓝光芒,那光芒仿佛带着某种魔力,让他不由自主地说出实话:“是……是有这么块玉佩,在里屋柜子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从邪神开始的旅途请大家收藏:(m.20xs.org)从邪神开始的旅途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