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走上前,对着校尉鬼魂拱手道:“将军,此关已固,天下太平,你们可以安息了。”
校尉鬼魂猛地转头,空洞的眼眶里闪过一丝波动。他举起锈迹斑斑的长枪,指向宁采臣,却没有攻击,只是嘶吼着:“关……未破……人……不退……”
其他士兵鬼魂也跟着嘶吼,声音里充满不甘。宁采臣明白,言语无法化解他们的执念,唯有让他们“看到”和平的景象。
他取出轮回符箓,将自身法力与见神不坏的精神力同时注入。符箓在空中展开,化作一面水镜般的光幕,光幕中浮现出今日秦岭的景象:高铁穿山而过,百姓在关隘处种田经商,孩童在阳光下嬉戏……
“看,”宁采臣的声音温和却有力,“你们用生命守护的土地,如今国泰民安,这便是你们的功绩。”
校尉鬼魂呆呆地看着光幕,长枪缓缓垂下。其他士兵鬼魂也围了过来,空洞的眼眶里似乎泛起了泪光。他们生前的执念,便是守护这片土地的安宁,如今亲眼见到,执念自然消散。
“谢……壮士……”校尉鬼魂对着宁采臣深深一揖,随后转身,对着士兵们喊道,“列队……归营……”
士兵们整齐地列队,跟着校尉鬼魂,一步步走向轮回符箓展开的光幕。当他们的身影穿过光幕,符箓上的轮盘符文发出耀眼的光芒,将他们送往轮回通道。这一次,没有凄厉的惨叫,只有如释重负的叹息,仿佛完成了千年的使命。
度化完毕,天空降下的功德金光几乎凝成实质,涌入宁采臣体内。他的筑基修为在金光滋养下,隐隐有突破的迹象,轮回符箓也变得更加凝实,符面上甚至浮现出“忠”“勇”二字的虚影。
离开落马坡时,宁采臣回望那片山林,仿佛还能听到隐约的号角声。他知道,这些忠魂并非恶鬼,而是需要理解与告慰的英雄。他的拳可以镇灭邪祟,他的符却能度化忠义,这才是仙武同修的圆满——刚可破邪,柔能安魂。
第五章:论道武当,拳震群雄
历经半年跋涉,宁采臣终于抵达武当山。此时距论道大会还有三日,山上已是高手云集:有手持拂尘的全真道士,有背着长剑的蜀山弟子,有穿着僧袍的少林武僧,甚至还有几个金发碧眼的异域修士。
武当山的清玄道长亲自接待了他。这位白须飘飘的老道看着宁采臣,眼中闪过惊讶:“采臣小友,三年不见,你的修为竟已到了这般境界……见神不坏,筑基稳固,后生可畏啊。”
宁采臣拱手行礼:“道长谬赞,晚辈只是侥幸有所精进。”
论道大会设在武当金顶的广场上。第一日是道法交流,各门派展示自家的术法符箓。轮到宁采臣时,他没有展示复杂的法术,只是取出轮回符箓,随手一扬。符箓化作一道流光,将广场角落一株枯萎的盆栽笼罩,片刻后,枯盆栽竟抽出新芽,而符箓上则多了一丝绿意——这是将“轮回”之道用于生机,与寻常催熟之法截然不同,引得众修士啧啧称奇。
第二日是武道切磋,点到即止。第一个挑战宁采臣的是位少林武僧,练的是金刚不坏体,拳风刚猛。宁采臣以太极推手应对,看似轻柔,却总能在间不容发之际卸去对方的力道。数十招后,武僧抱拳认输:“宁施主的拳,看似无招,却暗合天地至理,贫僧佩服。”
接着上场的是位蜀山剑修,剑法灵动,剑气纵横。宁采臣依旧赤手空拳,见神不坏的肉身硬接剑气,同时拳意运转,“六道轮回·天道劫”拳影初现,拳风带着祥和之力,让剑修的剑气渐渐平息。剑修收剑叹道:“宁兄的拳,可化戾气,在下甘拜下风。”
连胜两场后,没人再敢轻易挑战。直到第三日午后,一个穿着黑袍的老者走上场,周身散发着若有若无的死气:“老夫来自‘幽冥教’,久闻宁小友拳能灭鬼,符能度魂,今日倒要见识见识,是你的轮回拳厉害,还是老夫的‘万鬼噬心’厉害!”
话音未落,老者袖袍一挥,放出无数鬼影,个个青面獠牙,扑向宁采臣。这些鬼影与乌镇的饿鬼不同,带着浓郁的怨气,显然是被强行炼化的凶魂,已无法度化。
“冥顽不灵。”宁采臣眼中金芒一闪,见神不坏的气势完全展开。他不退反进,一拳轰出,这一次,“六道轮回”拳意全力爆发:拳影中,地狱道的业火、饿鬼道的饥寒、畜生道的挣扎、人道的生老病死、阿修罗道的嗔恨、天道的盛极而衰,六道虚影轮转不休,形成一股无法抗拒的轮回之力。
那些鬼影刚触碰到拳影,便如冰雪遇骄阳般消融,连惨叫都来不及发出。黑袍老者大惊,想要收回法术,却被拳意余波扫中,黑袍瞬间化为飞灰,露出底下干瘪的躯体。他看着自己的手迅速枯萎,眼中充满恐惧:“你……你这不是拳,是道……”
宁采臣没有下杀手,只是收回拳意:“你的术法伤天害理,还是收手吧。”
黑袍老者面如死灰,知道自己修行尽废,长叹一声,转身离去。
经此一战,宁采臣“拳镇六道”的名声传遍武当。清玄道长亲自将一枚“太极令”赠予他:“此令可号令武当弟子,小友若有差遣,武当上下,莫敢不从。”
宁采臣收下令牌,却并未多留。论道大会结束后,他便向清玄道长辞行,继续自己的远游之路。
第六章:前路漫漫,拳心不变
离开武当山后,宁采臣一路向北,走过黄河故道,看过长城落日,遇见过为守护
喜欢从邪神开始的旅途请大家收藏:(m.20xs.org)从邪神开始的旅途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