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回立宗:二十二载定乾坤》
第一章:金丹铸基,符道通神
二十二岁的宁采臣立于钱塘江畔的观潮台上,江风裹挟着水汽扑面而来,却在触及他衣袍前便被一层无形的气墙分流。此时的他,身形愈发挺拔如岳,肉身气血运转时隐隐有龙吟之声——那是见神不坏的武道根基与金丹期的仙道法力交融所致,每一寸筋骨都蕴含着崩山裂石的伟力,却又被佛道的三轮七脉收敛得温润内敛。
三个月前,他在静室闭关百日,以《菩提心经》观想轮回本源,以六道轮回拳意搅动气血,最终引动天地灵气灌体,在丹田气海凝结出一枚与众不同的金丹:丹体呈幽蓝色,表面缠绕着六道符文与佛家卍字印,轮转不休,既有着仙道金丹的生生法力,又蕴含武道气血的刚猛与佛道禅意的空灵。金丹一成,他的修为便彻底稳固在金丹初期,体内法力如江海奔涌,再无筑基期的滞涩之感。
佛道修行亦有精进。三轮七脉中的顶轮、心轮、海底轮已完全开启,佛光流转时,顶轮可沟通天地法则,心轮能感知众生心念,海底轮则锚定轮回本源,三者相互呼应,让他对“因果轮回”的理解愈发通透。偶尔入定观想,甚至能隐约看到某些生灵的前世片段,虽不清晰,却足以印证“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的佛理。
而最令人惊叹的,是他的符道成就。历经数年打磨,此刻的宁采臣已能“虚空画符”:无需笔墨朱砂,仅凭指尖流转的金丹法力与佛道灵光,便能在虚空中勾勒出符文轨迹。他的符不再局限于“轮回符箓”一种,而是衍生出七十二种辅助符法,皆以轮回道相为根基:“定魂符”可稳固生灵魂魄,“显形符”能照出妖邪本相,“聚灵符”可汇聚天地灵气……其中最精妙的,当属“虚空轮回符”——以金丹法力为引,瞬间在虚空凝聚轮回通道,度化之速远超从前。
这日,钱塘江突发大潮,浊浪滔天,眼看就要漫过堤岸,淹没沿岸村落。百姓们哭天抢地,连经验丰富的老船工都束手无策。宁采臣闻讯赶来,立于堤岸之上,望着如万马奔腾般的潮水,眼中无丝毫慌乱。
他双手虚抬,金丹法力与武道气血同时运转,顶轮佛光冲天而起。只见他指尖划过虚空,一道道幽蓝色的符文凭空浮现,组成一道横跨江面的巨大符阵——正是“镇浪符”与“轮回符”的结合体。符文亮起时,江水中竟浮现出无数细微的轮回漩涡,将潮水的冲击力层层分化、消解,就像将狂暴的力量引入了无形的轮回通道。
“退!”一声低喝,带着金丹威压与佛道禅意,传入江水深处。原本汹涌的潮水竟真的缓缓退去,露出湿漉漉的堤岸,只留下几处轻微的水渍。
沿岸百姓见状,纷纷跪地叩首,直呼“活神仙”。宁采臣却只是挥手示意众人起身,指尖再动,数道“聚灵符”打入堤岸之下,符文之力渗入泥土,让堤坝瞬间变得坚如磐石。“此后三年,江水再难越此堤。”他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这不是妄言,而是符阵结合天地法则后的必然结果。
经此一事,钱塘江两岸的百姓对宁采臣愈发信服。有乡绅牵头,提议为他修建庙宇,却被婉拒。宁采臣望着江面上往来的渔船,心中已有了更宏大的构想:“一人之力终有尽时,若能立一宗门,传轮回之道,以术法辅民生,方为长久之计。”
第二章:轮回立宗,钱塘江畔
在百姓的簇拥与乡绅的支持下,宁采臣选址钱塘江中游的一处临江高地,开始修建宗门。此地背靠青山,面朝大江,风水上呈“回龙望祖”之相,正合“轮回”之意。他没有沿用传统宗门的飞檐斗拱,而是亲自设计了格局:前院为“济世堂”,供弟子们研习医术、炼制符水;中院为“演武场”,划分出武道、仙道、佛道三个区域,分别传授拳术、法诀、禅定;后院为“轮回殿”,殿中供奉着一枚巨大的轮回符碑,既是宗门核心,也是度化魂魄的圣地。
宗门定名“轮回宗”,立宗宗旨为“明轮回,济苍生,改天命”。与其他宗门不同,轮回宗不设门槛,无论贵贱贤愚,只要心怀善念,愿学轮回之道,皆可入内。入门弟子先学基础医术与符法,待心性稳固后,再根据其根骨禀赋,分别传授武道、仙道或佛道法门——宁采臣深知,轮回之道本就包罗万象,唯有因材施教,方能让每个弟子找到适合自己的道途。
开山那日,钱塘江两岸百姓自发前来观礼,场面热闹非凡。宁采臣立于轮回殿外的高台上,身着月白道袍,腰间悬挂着菩提子串,周身金丹法力与佛道灵光交织,显得庄严而亲和。他抬手示意众人安静,声音透过扩音符传遍全场:
“诸位乡亲,轮回宗今日立宗,不为求仙问道,不为称霸江湖,只为三件事:一者,传医术符法,解众生疾苦;二者,授强身之道,护一方安宁;三者,探轮回奥秘,明因果善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从邪神开始的旅途请大家收藏:(m.20xs.org)从邪神开始的旅途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