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天道共生,演化新篇
轮回天道与世界本源的融合,催生了无数前所未有的“大千奇景”。在内域的“轮回之森”,树木的年轮会自动记录附近生灵的轮回轨迹,有心人可从中读取前世因果;中域的“法则之海”,海水呈现出六道颜色,生灵沐浴其中,可洗涤自身的业力,甚至觉醒前世的部分记忆;外域的“混沌之山”,山体由未完全消化的混沌碎片组成,每日形态各异,却始终遵循着“晨生暮灭”的轮回规律。
这些奇景不仅是世界演化的点缀,更是轮回天道与世界本源共生的证明。宁采臣与元初常常深入其中,观察法则的运转,从中汲取进化的灵感。
在轮回之森,他们发现树木记录的轮回轨迹中,有部分生灵的轨迹呈现出“跳跃性”——这些生灵并未按常规六道流转,而是直接从畜生道跳入天道,或从人道坠入地狱道。元初以本源之力追溯,发现这些生灵都曾在关键时刻做出“超越自身种族本能”的选择:一只护崽的母狼为救人类孩童与凶兽同归于尽,一只修行千年的灵狐为守护中域灵脉自愿献祭道果。
“这是‘心性突破’引发的轮回跃迁。”宁采臣若有所思,“轮回天道不应只看善恶之行,更要观心性之变。”他与元初商议后,在轮回法则中加入“心性权重”:凡能突破种族本能、展现出大善或大智之心者,轮回时可获得额外的“跃迁机会”。
在法则之海,他们遇到一位特殊的“渡者”。这渡者本是半大千时期的凡人,因一生行善却英年早逝,轮回时被天道眷顾,觉醒了“渡化”之力,能以自身魂体为舟,载着罪魂穿越法则之海,洗涤业力。渡者的舟船每载一位罪魂,自身便会衰老一分,却始终乐此不疲。
元初被这份执着打动,以本源之力为渡者重塑魂体,让其成为“法则之海”的常驻灵体,与海水同生共灭。宁采臣则为其赋予“轮回印记”,让渡者的事迹通过轮回天道传遍大千,无数生灵受其感召,自发加入渡化罪魂的行列,形成了“众生渡众生”的良性循环。
在混沌之山,他们见证了“混沌生灵”的诞生。这些生灵由混沌碎片与世界本源交融而成,无固定形态,却天生能沟通轮回天道。最初,大千卫视其为邪魔,欲将其驱逐,宁采臣却发现它们虽形态诡异,却从未主动伤害生灵,反而以混沌之力修复山体的裂痕。
“世界进化,当容异质。”宁采臣阻止了大千卫,亲自与混沌生灵沟通。这些生灵虽无法言语,却能以法则波动传递善意——它们是世界消化混沌的“清道夫”,是大千与混沌之间的缓冲带。他随即定下新规:混沌生灵属“大千共生体”,受轮回天道庇护,凡无故伤害者,罪加三等。
随着这些发现与调整,大千世界的演化进入了“多元共生”的新阶段。内域不再是人类与神祗的专属,妖兽建立了“万兽轮回殿”,精怪开设了“草木因果堂”,连混沌生灵也在内域边缘筑起了“混沌道台”,彼此虽修行方式不同,却都遵循着轮回天道的核心——因果不虚,善恶有报。
中域的文明则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有的文明发明了“轮回算盘”,能精确计算日常行为的功德点数;有的文明创造了“因果乐谱”,以音律引导族人向善;有的文明建立了“前世学院”,专门教导孩童回忆并借鉴前世的经验。这些文明虽形态各异,却都以“与世界共生”为最高追求。
宁采臣与元初的联系也愈发紧密。他们的意识时常在本源殿的法则池中交融,共同推演世界的未来走向。有时,宁采臣会以轮回之道的“秩序性”约束元初过于“自然演化”的放任;有时,元初会以世界本源的“包容性”提醒宁采臣不要陷入“规则僵化”的误区。
“你我本是一体两面,缺一不可。”某次推演结束后,元初的身影与宁采臣的金身在法则池中重叠,形成一道混沌与金光交织的虚影,“轮回之道赋予世界秩序,世界本源赋予轮回生机,这才是大千进化的真谛。”
宁采臣望着那道虚影,心中豁然开朗。他终于明白,世界之主与轮回天道的共生,不仅是权力的结合,更是道的互补——唯有秩序与生机并存,规则与演化共济,这方大千才能在浩瀚的混沌虚空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不朽之路。
第五章:主者之路,永无止境
大千世界诞生万年后,迎来了第一次“界域洗礼”。这是轮回天道与世界本源融合后的必然阶段,由元初以本源之力引动混沌虚空中的“法则流星雨”,对世界进行一次全面的淬炼与净化。
流星雨降临的那一夜,整个大千世界的生灵都仰望天空。亿万道法则流光划破界域云,有的落入内域的轮回分殿,让殿内的轮回法则更加精纯;有的坠入中域的灵脉,催生了无数蕴含法则的奇珍异宝;有的冲向外域的混沌之山,与山体碰撞出璀璨的火花,诞生出更强的混沌生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从邪神开始的旅途请大家收藏:(m.20xs.org)从邪神开始的旅途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