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再动念,欲施展佛道的“大慈大悲掌”。门后涌出一团柔和金光,掌印中竟融入了五行法则:金之锋锐化作掌缘,能斩断邪魔执念;木之生机化作掌心,可安抚受伤魂体;水之柔韧化作掌势,能化解刚猛攻击——这掌法已非单纯的佛道神通,而是融合了轮回、阴阳、五行的全新妙法。
最惊人的是其“推演”之能。宁采臣望着门后一道代表“时间”的光流,心中升起探索时间法则的念头。众妙之门突然爆发出璀璨光芒,光流中浮现出无数画面:有他前世在兰若寺的油灯微光,有今生执掌轮回的千年孤寂,有未来大千晋升更高界域的壮阔景象……画面流转间,他竟无师自通,领悟了“时间回溯”的基础运用——虽不能改变过去,却能清晰重现任何与他相关的事件细节。
“众妙之门,不是储物袋,而是‘道的转换器’。”宁采臣渐渐明悟,“它将我所有的积累打碎重融,再按心念组合,生出无穷妙用。”
他尝试将这神通用于大千治理。中域有两个部落因争夺“灵脉眼”爆发冲突,双方各执一词,皆称灵脉属己。宁采臣打开众妙之门,引动门后的时间光流,在两族面前重现灵脉诞生的过程:原来灵脉眼是两族先祖共同守护的圣地,只因岁月久远,传承断绝才生了争端。真相大白,两族族长羞愧不已,共同立下“共享灵脉,共护圣地”的誓言。
外域混沌裂隙突然涌入一群“影魔”,此魔无形无质,专噬生灵心念,寻常神通难以奏效。宁采臣开启众妙之门,引出道果中洞天世界的“阴阳之力”——阳气化作烈日,照出影魔的实体;阴气凝成寒冰,冻结其移动轨迹;再以五行中的金之力化作锁链,将影魔困于众妙之门后,以门内混沌之力慢慢净化。
“有此门在,万法皆可为你所用。”元初望着被净化的影魔,轻声道,“但切记,门内众妙,皆源于你的修行与心性,若心有偏颇,门中神通也会染上杂质。”
宁采臣点头。他明白,众妙之门的真正威力,不在于能调用多少法,而在于调用者的“道心”是否纯粹。唯有守住轮回的公正、玄仙的圆融,这扇门才能永远为“众妙”而开,而非沦为私器。
第三章:大轮回术,造化随心
玄仙道果与众妙之门的诞生,让宁采臣对轮回法则的理解达到了新的高度。以往的六道轮回,是规则的强制执行;如今他欲将其升华,创造出真正能“造化随心”的无上神通——大轮回术。
这神通不再局限于“六道流转”,而是以玄仙道果中的洞天世界为蓝本,演化出“轮回百态”:既可让罪魂在瞬间体验百次轮回之苦,加速悔悟;亦可让善者在轮回中保留灵智,自主选择修行之路;甚至能逆转生死,让逝去的生灵在特定条件下重归世间,却不扰乱大千因果。
修行之初,他于本源殿的法则池中推演。以众妙之门引动大千世界的轮回之力,在池中模拟各种轮回场景:
他先试“速轮术”。将一道罪魂投入池中,以大轮回术压缩其轮回时间,让其在一炷香内经历十世恶报——或为饿鬼,永受饥渴;或入地狱,业火焚身;或作畜生,任人宰割。十世轮回结束,罪魂早已涕泪横流,魂体上的黑气消散大半,无需多言便知悔改。
再试“灵轮术”。选取一位刚逝去的人间大儒,其一生弘法,却因未能完成《大千典》而执念深重。宁采臣以大轮回术为其保留灵智,送入洞天世界的轮回中。大儒在洞天中仍能忆起前世宏愿,转世为书生后,继续编纂典籍,最终圆满执念,魂体化作一道金光,自愿融入大千的轮回天道,成为守护文脉的灵体。
最难的是“逆轮术”。欲让一位为守护中域灵脉而牺牲的大千卫重生,却不引发因果紊乱。宁采臣耗费三月光阴,以众妙之门调集其生前积累的所有功德,以玄仙道果的阴阳之力重塑其魂体,再将其投入一个与原世界相似却无交集的平行时空——此时空由洞天世界演化而成,既保证重生者的存在,又不干扰大千主线,待其完成夙愿,自会回归轮回正轨。
大轮回术的每一次推演,都牵动着大千世界的轮回天道。有时因力量失控,池中会浮现出错乱的轮回轨迹,甚至波及外域的混沌生灵。宁采臣便以众妙之门引五行之力镇压,以阴阳二气调和,在纠错中不断完善神通。
元初始终在旁守护,偶尔以本源之力为其补充消耗:“这神通已触及‘命运’的边缘,需万分谨慎。轮回的真谛是‘演化’,而非‘控制’,即便是逆轮,也需给生灵自主选择的权利。”
宁采臣深以为然。在后续的推演中,他加入了“意愿权重”:凡经大轮回术干预者,其自身的选择将决定轮回走向,神通只提供“可能”,不强行指定“结果”。如此一来,推演的因果紊乱现象大大减少,大轮回术也变得更加圆融。
神通初成之日,他于外域的混沌之山试法。那里有一头修行万年的混沌巨兽,因误吞灵脉核心而濒临爆体,其魂体中既有守护山脉的善功,又有吞噬灵脉的罪业,轮回天道难以裁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从邪神开始的旅途请大家收藏:(m.20xs.org)从邪神开始的旅途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