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界的“地形”远比巫师大世界复杂。他曾穿越一片由纯粹数学公式构成的“逻辑星云”,星云里的每一颗“星子”都是一个未被证明的猜想,碰撞时会迸发出“推理火花”,能瞬间补充大量逻辑能量。但这里也暗藏危险——一片由“悖论暗物质”构成的区域,任何试图解析它的思维都会陷入自相矛盾,林恩的智慧之光曾在这里短暂熄灭,幸得月眠草手环释放的安抚波动才得以恢复。
“星界的本质是‘信息的具现化’。”林恩在虚空笔记上记录,笔尖划过之处,星界能量自动凝聚成文字,“物质、能量、法则,在这里都是信息的不同表现形式。比如那颗‘叙事彗星’,它的彗尾其实是某个失落文明的史诗片段,每一个字都带着情感能量。”
他遇到的第一个“星界居民”,是一群由二进制代码构成的“硅基信使”。这些半透明的生物呈流线型,身体由0与1组成的光链构成,在星界中以光速穿梭。当它们靠近时,林恩的超脑突然发出一阵高频嗡鸣——两者的底层逻辑语言产生了共鸣。
通过超脑的翻译,林恩得知这些信使是“数据位面”的残留意识,负责在星界中传递各文明的知识遗产。它们送给林恩一块“信息晶核”,里面储存着数据位面毁灭前的最后记录:那个文明因过度依赖机械计算,最终丧失了“创造冲动”,所有知识都陷入重复运算,最终像一盘卡壳的磁带般自我湮灭。
“创造比记录更重要。”林恩将晶核收入储物袋,看着信使们化作一道光流消失在星界深处,“就像智慧花园的药草,只知道吸收养分而不生长,最终只会枯萎。”
在一片由生物意识构成的“情感云海”中,他邂逅了更奇特的存在——“共情水母”。这些半透明的生物没有固定形态,会根据周围的意识波动改变颜色:遇到喜悦时呈金色,遇到悲伤时变深蓝,遇到好奇时则闪烁着七彩光斑。
当林恩靠近时,共情水母突然簇拥过来,在他周围化作一面光镜。镜中浮现出智慧领地的景象:鲍尔正在教新学徒制作“能量松糕”,藤羽带领精灵们照料刚种下的“星界种子”,凯在永恒之书前记录着新的发现……这些画面带着温暖的情感能量,让他在冰冷的星界真空中感到一阵暖意。
“它们能感知到我意识深处的牵挂。”林恩伸出手,轻轻触碰一只水母,它在接触的瞬间化作一道暖流,融入他的意识。超脑显示,他的精神力稳定度提升了12%——这是情感能量带来的滋养。
星界的“时间”是最难以把握的概念。有时他在一片信息云团中停留片刻,虚空锚点上的时间记录却已跳过了三天;有时感觉度过了漫长的黑夜,抬头却发现星界的“伪恒星”(由能量聚合而成的光源)从未移动过位置。
为了避免时间感知错乱,林恩养成了“锚定习惯”:每天(按巫师大世界的时间计算)清晨,他会用智慧之光激活虚空锚点,接收来自家园的“时间脉冲”;夜晚则在永恒之书的空白页上绘制“思维地图”,记录当天的发现与感悟,用逻辑链条对抗星界的时间扭曲。
在一片名为“遗忘之墟”的区域,他找到了最珍贵的发现——一座由破碎星舰残骸构成的“知识墓碑”。残骸上布满了陌生的符文,永恒之书接触后,书页上立刻展开了一段悲壮的历史:这是“远航者文明”的最后一艘探索舰,他们在寻找星界起源的过程中,遭遇了“熵增风暴”(能吞噬一切信息的能量乱流),船员们在最后时刻,将所有文明知识刻在了舰体上,让其在星界中永恒漂流。
林恩花了七天时间,用智慧之光修复了墓碑上模糊的符文。当最后一个字符亮起时,整座残骸突然释放出一道柔和的光,在星界中投射出远航者文明的影像:他们的皮肤是银白色的,眼睛像两颗会旋转的星图,他们的语言不是声音,而是思维的直接传递。影像的最后,一位年长的远航者对着镜头(或许是对着未来的探索者)说:“探索的意义,不在于抵达终点,而在于让文明的火种,在星界的每一个角落留下温度。”
“我会带着你们的故事继续前行。”林恩对着残骸深深鞠躬,将远航者的语言体系录入永恒之书,“就像你们从未离开。”
离开遗忘之墟时,他的智慧之光强度提升了一个等级。不是因为吸收了多少知识,而是因为理解了“传承”的重量——在星界的孤独探索中,每个文明的故事都是照亮前路的星光。
第三章:法则风暴与认知的重构
穿越“表象信息带”三个月后,林恩进入了星界的“法则湍流区”。
这里的信息不再以温和的云团形式存在,而是化作狂暴的能量流,每一道流束都蕴含着某种原始法则的碎片:有的流束能扭曲空间,让直线变成曲线;有的流束能逆转因果,让“结果”出现在“原因”之前;最危险的是一种“逻辑剪刀”流束,能直接剪断思维中的逻辑链条,让人陷入认知混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从邪神开始的旅途请大家收藏:(m.20xs.org)从邪神开始的旅途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