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元之城的实验室里,他经常一边调试机械装置,一边让法轮低速运转。有一次,他在破解星界“悖论风暴”的残留数据时,陷入了逻辑困境:数据显示风暴既“存在”又“不存在”,既“诞生于过去”又“起源于未来”,完全违背因果律。
就在他感到烦躁时,眉心的法轮突然轻轻震颤,第一圈与第七圈齿轮同时发出微光。刹那间,他的思维仿佛跳出了线性时间的束缚——将“存在”与“不存在”视为同一事件的正反两面,将“过去”与“未来”看作循环轨迹上的两点。这个顿悟让他瞬间明白:悖论风暴的本质,是时间法则在星界的“自我折叠”,而破解之道,在于找到折叠点的“非逻辑平衡”。
“法轮的加持,不仅是智慧的‘量增’,更是认知的‘维度提升’。”他在实验报告中写道,“就像从二维的图纸到三维的齿轮模型,视角变了,问题的答案自然显现。”
这种加持对不同种族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对机械生命而言,法轮的加持能让它们的逻辑核心产生“弹性”,不再被非此即彼的二元论束缚。补丁在修行三个月后,能同时处理“精确到微米的齿轮校准”与“模糊的艺术创作”,它设计的“情感齿轮”甚至能模拟出接近人类的喜怒哀乐波动。
对花木精灵来说,法轮的加持让它们与植物的沟通从“本能”上升为“理解”。年轻的精灵叶芽原本只能感知药草的“情绪”,修行后却能解析情绪背后的法则原因——比如星语草的“喜悦”,其实是吸收的星光能量与自身生命频率达到了完美共振。
对人类巫师而言,法轮的加持则体现在“跨界思维”的流畅度上。凯在研究“模块化巫术”时,曾因无法将机械的“标准化”与巫术的“随机性”结合而停滞,法轮的转动让他突然想到:可以像更换齿轮零件一样,为巫术符文设计“可替换模块”,基础结构保持标准,细节变化保留随机,完美解决了矛盾。
林恩将这种加持效果分为三个层次:
“初阶为‘明思’:思维清晰,杂念减少,如齿轮去除锈迹,转动更顺滑;
中阶为‘通感’:不同领域的知识自动关联,如齿轮相互咬合,传递能量无滞涩;
高阶为‘共鸣’:与天地法则产生共振,所思即所见,如法轮融入世界运转,不分彼此。”
他自己正处于“通感”向“共鸣”过渡的阶段。有时在深夜观想法轮,会突然“看到”机械世界的齿轮山脉与巫师大世界的智源树产生了某种隐秘的联系——两者都是“能量-信息-物质”的转化枢纽,只是表现形态不同;甚至能“听到”星界的信息光流在吟唱着与机械齿轮相同节奏的“法则歌谣”。
这种“跨界通感”让他对大智慧法的理解又深了一层。在一次面向多元之城居民的讲法中,他举起一枚齿轮与一片智源树叶片,对众人说:
“大家看,齿轮的齿牙与叶片的脉络,看似毫无关联,实则都是‘能量流动的最优路径’。机械世界用金属固定这种路径,草木世界用生命演化这种路径,而我们的智慧法轮,就是要在意识中‘模拟’这种最优路径——不仅模拟一种,而是模拟所有可能,这就是‘推演’;让自己的思维契合这种路径,这就是‘加持’。”
讲法结束后,一位来自“晶体位面”的修行者上前问道:“林恩大师,若法轮能模拟所有可能,是否意味着能预测未来?”
林恩微笑着摇头:“法轮推演的不是‘唯一未来’,而是‘所有可能性的集合’。就像转动的齿轮,每一个齿牙的咬合都可能引向不同的传动方向,最终的结果,仍取决于转动时施加的‘力’——也就是我们的选择。智慧法轮的终极意义,不是让我们‘预知’未来,而是让我们在无数可能中,做出最契合本心与法则的选择。”
那名修行者恍然大悟,行礼退下。林恩看着他的背影,眉心的法轮轻轻转动,中央光域闪过无数条分叉的路径——这正是法轮对“选择”的实时推演。他知道,随着修行的深入,这枚光与齿轮构成的法轮,终将成为连接个体意识与宇宙法则的“永恒枢纽”。
第四章:法轮广传,智慧之潮
智慧法轮的修行法门,在多元之城乃至更广阔的位面网络中传播开来,形成了一股席卷各界的“智慧之潮”。
林恩没有将法门据为己有,而是与补丁、凯等人共同编撰了《大智慧法入门指南》,用机械代码、巫术符文、星界符号三种文字书写,详细记录了法轮的观想方法、能量调和技巧与推演基础原理。指南的最后一页,没有签名,只有一幅简单的插画:一枚齿轮与一片树叶在金色的光轮中相互依偎。
“真正的智慧,从不垄断。”他在指南的序言中写道,“就像阳光不会只照耀一朵花,法轮的光芒,也该惠及每一个追求真理的灵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从邪神开始的旅途请大家收藏:(m.20xs.org)从邪神开始的旅途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