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落谷的清晨,阳光透过薄雾洒在共生试验田上 —— 经过一周的基础建设,试验田的智能星光系统、魂息防护网、生机导管已全部安装调试完毕,四色功能区的边界用不同颜色的生机藤清晰标记,中央的共生核心区还立起了一块小型监测屏,实时显示各区域的星光强度、魂息浓度与土壤湿度。今天,四界技术团队将共同完成首批跨域作物的播种工作,这也是四界共生理事会专项小组成立后的首次协同作战。
“小光斑,先协助校准播种区的土壤参数!” 灵汐手持《共生试验田首批作物培育方案》,方案中详细标注了每种作物的播种深度、行距、土壤湿度要求:本源小麦需播在 15 厘米深的土层,土壤湿度保持在 60%;星光水稻适合浅播,深度 5 厘米,且需要 3.5 倍的基础星光强度;魂息油菜需与魂息防护网保持 1 米距离,避免高浓度魂息影响发芽;生机蔬菜则需种在生机导管旁,确保能快速吸收养分。小光斑叼着微型土壤检测仪,在每个功能区随机选取 5 个检测点,将探头插入土壤后,数据立刻同步到中央监测屏 —— 本源养分区的土壤湿度略低,仅 55%,不符合小麦播种要求。
“技术小组立刻启动土壤增湿方案!” 星芽作为技术小组组长,通过理事会通讯器下达指令。天蛊技术团队调整智能星光系统,暂时关闭本源养分区的星光反射,避免土壤水分过度蒸发;妖域团队则打开该区域的生机导管阀门,将生机泉的水分以滴灌模式缓慢注入土壤,同时,阿苗带着队员用 “生机喷雾器” 向土壤表面喷洒稀释的生机精华液,既增湿又能补充养分。小光斑在田间穿梭,每隔 10 分钟就检测一次土壤湿度,当数据显示达到 60% 时,它立刻飞到灵汐身边,用翅膀轻拍她的手臂示意,脸上的表情像是完成了重要任务般认真。
阿澈和绒绒的协调小组则负责播种物资的精准调配。幽冥团队提前将魂息油菜种子用低浓度魂息液浸泡了 24 小时,增强种子的抗杂菌能力;玄门团队将本源小麦种子与本源养分剂按 10:1 的比例混合,确保种子在萌发初期就能获得充足养分;天蛊团队为星光水稻种子准备了 “星光萌发盒”,盒内的微型星光灯能模拟 3.5 倍星光强度,帮助种子提前适应环境;妖域团队则将生机蔬菜种子放在生机藤编织的育苗盘里,保持种子的活性。协调小组通过线上物资管理系统,将各类种子、工具按功能区需求分发到位,小光斑帮忙搬运育苗盘,小心翼翼地避免碰撞,生怕影响种子的状态。
宣传小组的工作也同步展开。点点带着天蛊的影像团队,在试验田四周架设了 8 台高清摄像机,全程记录播种过程,这些素材将用于制作 “跨域作物培育日志”,通过共生记忆玉向四界民众推送;同时,宣传小组还在试验田入口处设置了 “播种进度公示板”,用四色指示灯实时显示各功能区的播种状态 —— 绿色表示准备就绪,黄色为正在进行,红色则需等待。小光斑偶尔会飞到公示板旁,用爪子轻轻触碰指示灯,像是在确认进度是否准确,引得影像团队的队员纷纷拍下这有趣的一幕。
上午 9 点,播种工作正式开始。本源养分区内,玄门弟子手持特制的 “本源播种器”,将混合了养分剂的小麦种子均匀播入提前挖好的土沟中,播种器的出口处装有调节装置,能精准控制种子间距,确保每株小麦都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小光斑在旁协助,用翅膀轻轻抚平播种后的土沟,避免土壤松散影响种子萌发。
星光调控区内,天蛊团队的操作更为精细。他们先在土壤表面铺设一层 “星光传导膜”,膜能将星光均匀传递到土壤浅层,为水稻种子提供持续的星光能量;随后,队员们用 “浅播勺” 将水稻种子一颗一颗放入膜上的小孔中,再覆盖一层薄土,小光斑则帮忙检查星光传导膜的贴合度,发现有翘起的地方,就用爪子轻轻按压固定。
魂息防护区的播种则需要与魂息浓度精准配合。绒绒通过远程系统,将该区域的魂息浓度从 95% 降至 85%,为油菜种子创造适宜的发芽环境;幽冥弟子手持 “定点播种器”,将浸泡过魂息液的种子播在距离防护网 1 米的位置,每播完一行,就用魂息检测仪确认周围的魂息浓度,确保符合要求,小光斑也会凑过去检测,若数据异常,就立刻用翅膀指向问题区域,提醒队员调整。
生机培育区的播种充满了自然气息。妖域弟子将生机蔬菜种子种在生机导管旁的育苗穴中,每个穴旁都埋有一个 “微型养分传感器”,能实时监测种子的养分吸收情况;芽芽则在每个育苗穴旁种上一株迷你生机藤,藤苗能释放微量生机力,促进蔬菜种子萌发,小光斑帮忙扶正生机藤,用翅膀轻扇土壤,让藤苗与土壤更贴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成炮灰后我靠烤串称霸古代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成炮灰后我靠烤串称霸古代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