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融合推进的同时,四界协作机制也迎来升级。理事会在原有技术共享、资源调配机制基础上,新增 “跨域产业人才交流计划”:每年选派 100 名农业技术人员、文旅策划师、企业管理者在四界间交流学习,促进人才流动与理念碰撞;建立 “四界农业大数据平台”,整合各区域的种植数据、市场需求、消费反馈,为产业决策提供数据支持;设立 “跨域农业创新奖”,奖励在技术研发、产业融合、生态保护等领域有突出贡献的团队与个人。小光斑作为 “人才交流联络员”,参与了首批技术人员的对接工作,它通过共生记忆玉,向交流人员介绍各区域的环境特征与产业重点,帮助他们快速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傍晚,四界协同指挥中心召开 “产融协同阶段性总结会”。灵汐汇报了融合成果:“跨域农业三产融合已初见成效,四大区域融合项目共带动就业 500 余人,农产品附加值提升 50%,文旅收入突破 100 万魂晶(四界通用货币),同时培养了一批跨域产业复合型人才。” 会议决定,下一步将扩大融合项目规模,在四界更多区域复制成功模式;同时,探索跨域农业与科技产业的深度合作,研发智能种植机器人、区块链溯源系统等创新技术,进一步提升跨域农业的科技含量与竞争力。
夜幕降临,各区域的融合项目仍热闹非凡 —— 青山平原的研学基地内,学生们在保温棚中观察夜间作物生长;星湖盆地的星光稻海栈道上,游客们欣赏着灯光与稻田的美景;雾林洼地的油菜观光带,光影装置释放出柔和的紫色光芒;绿洲边缘的沙漠体验区,市集上的摊主仍在热情地向游客介绍产品。小光斑坐在协同指挥中心的窗边,通过共生记忆玉看着各区域的热闹场景,翅膀轻轻颤动着。它想起跨域农业从星落谷试点到四界规模化,再到产业融合的全过程,心中充满成就感。
灵汐走到小光斑身边,轻轻抚摸着它的翅膀,轻声说道:“产业融合让跨域农业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协作机制升级则为共生体系提供了更坚实的保障。未来,我们还要继续探索,让跨域共生融入更多领域,惠及更多民众。” 小光斑对着灵汐轻轻叫了两声,像是在回应:它会继续陪伴团队,在跨域共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见证更多精彩时刻。
灵汐知道,跨域农业的产融升级之路仍有挑战 —— 产业融合中的利益分配需要更公平的机制,跨域人才的培养周期较长,科技与农业的结合还需突破更多技术瓶颈。但看着各区域蓬勃发展的产业项目、民众脸上满意的笑容、团队坚定的创新决心,她心中充满信心:只要四界始终坚持 “产业协同、人才互通、科技赋能”,跨域共生体系必将不断完善,为四界民众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书写更精彩的共生篇章。
喜欢穿成炮灰后我靠烤串称霸古代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成炮灰后我靠烤串称霸古代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