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卫领命,如同鬼魅般消失在夜色中。
李恪知道,此举有些冒险。但他更相信她的智慧与立场。在这孤立无援的时刻,他本能地寻求她的帮助。
天策府内,灯火通明,彻夜不眠。中书门下的几位重臣很快赶到,得知军情后,无不色变,议论纷纷,有主张立刻调集大军反击者,有主张暂且稳守、查清敌情者,莫衷一是。而关于长安城中的谣言,更是让众人忧心忡忡,担心引发朝局动荡。
李恪端坐主位,听着众人的争论,面色沉静,心中却在焦急地等待着那个可能的回音。
时间一点点过去,直到东方泛起鱼肚白,议事仍在继续,却未能达成一致意见。
就在众人疲惫不堪、一筹莫展之际,那名暗卫终于返回,悄无声息地来到李恪身边,将一个细小的竹管塞入他手中。
李恪精神一振,借口更衣,来到偏殿,迅速打开竹管,倒出里面的纸条。
上面依旧是那娟秀而熟悉的字迹,内容却让李恪紧绷的心弦为之一松,眼中爆发出锐利的光芒!
“殿下勿忧。于阗之失,在乎奇,而非力。论钦陵孤军深入,粮道必长,补给维艰。其意在乱我心神,迫我分兵,而非即刻鲸吞安西。
当务之急:一,稳军心。殿下可明发谕令,申斥谣言,坚信安西将士,擢升有功,抚恤伤亡,安定人心。二,固防线。命苏将军不惜代价,死守疏勒、龟兹,挫敌锐气。三,断粮道。遣精锐轻骑,绕行漠北或羌塘,不惜代价,寻其粮道而击之!四,惑敌心。可散布假情报,言我关中大军已发,或联络西域诸国,许以重利,共击吐蕃,使其首尾难顾。
至于长安谣言,不过跳梁小丑,欲乱殿下方寸。可置之不理,专心应对边患。待前线捷报传来,谣言自破。殿下稳坐中枢,调度有方,便是对谣言最好之回击。
妾坚信,以殿下之能,必能克敌制胜。——梅”
字字珠玑,条分缕析!她一眼就看穿了论钦陵孤军深入的致命弱点——粮道!并且提出了“断粮道”这一釜底抽薪的狠辣策略!同时,对内稳定、固防、惑敌的建议也极为老到。最后那句“妾坚信”,更是给了他莫大的信心和支持!
李恪紧紧攥着纸条,仿佛握住了破局的钥匙。心中的焦躁与阴霾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冷静的杀伐决断!
他深吸一口气,将纸条小心收好,整理了一下衣袍,重新走回议事正殿。
众臣见他回来,目光皆投向他。
李恪环视众人,声音沉稳而有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
“诸公,议了半夜,也该有个结果了。”
“传本王令!”
“一,明发安西将士谕令,申明朝廷信任,擢升苏定方为安西道行军大总管,总揽对吐蕃战事!所有于阗之战伤亡将士,抚恤加倍!”
“二,命苏定方,给本王死守疏勒、龟兹!丢失一寸土地,提头来见!”
“三,命安西都护府,即刻挑选三千最精锐骑兵,由熟悉羌塘、漠北地形之将领率领,携带半月干粮,轻装简从,绕行敌后,给本王找到论钦陵的粮道,烧了它!”
“四,命百骑司,即刻散播消息,就说本王已调集十万关中精锐,不日即将西征!同时,以本王名义,密信高昌、龟兹等国,许以击退吐蕃后,丝路利益重新划分,邀其共击吐蕃!”
“五,长安谣言,不必理会!一切,等安西捷报!”
一条条指令,清晰、果决、狠辣,直指问题核心!与之前众人争论不休的保守或冒进方案截然不同,充满了积极的进攻性和战略眼光!
殿内众臣无不愕然,随即恍然!尤其是“断粮道”一策,简直是神来之笔!若真能成功,论钦陵五万大军不战自溃!
“殿下英明!”房玄龄率先躬身,眼中露出钦佩之色。
“臣等遵命!”其余众人也纷纷领命,再无异议。
天策府这台战争机器,在李恪的指令下,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运转起来。一道道命令化作快马加急的文书,奔向四方。
李恪独自立于殿中,望着窗外渐亮的天色,心中充满了坚定的信念。
波澜再起又如何?内忧外患又如何?
他有忠心耿耿的将士,有运筹帷幄的臣工,更有……那在暗夜中为他指引方向的梅影智囊!
这一次,他不仅要稳住局势,更要让松赞干布和那些隐藏在暗处的魑魅魍魉知道,这大唐的天,塌不下来!他李恪监国,绝非易与之辈!
帝国的狂澜,再次汹涌拍岸。但执舵的砥柱,已然找到了破浪前行的方向!
喜欢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