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可以。” 韦七指着剧本里的一句台词,“你看这句‘I’ll be there for you’,用的是将来时态,结合语境能看出角色的承诺感,这就像表演时的‘潜台词’,语法背后藏着情绪。咱们学英语时,就从分析剧本台词入手,既能记住语法,又能提升台词理解能力,一举两得。”
王一笛的抵触情绪渐渐消散,眼里多了几分期待:“那数学呢?我连一元二次方程都算不明白,怎么跟表演结合啊?”
“咱们从简单的来。” 韦七拿出一张纸,画了一个舞台草图,“比如你要设计一个小品,需要在舞台上摆放三张椅子,让它们形成等腰三角形,这就需要用几何知识计算距离。咱们先从‘三角形边长计算’学起,下次补课我带个小舞台模型,咱们边摆道具边学,保证你记得牢。”
这时,王妈妈买咖啡回来,看到两人凑在一起讨论剧本,心里松了口气。韦七趁机说:“王女士,我跟笛笛聊得很投机,她对‘文化课助力表演’很感兴趣。我打算每周给她补三次课,每次两小时,数学从基础几何、代数入手,英语从剧本台词分析开始,课后布置的作业也会结合表演相关的案例,让她觉得学习不枯燥。”
王妈妈连忙答应:“没问题没问题,就按韦老师说的来!笛笛,你可得好好学,以后能带着韦老师的‘方法论’去北电考试!”
王一笛这次没有反驳,用力点了点头,还主动把手机里的表演公众号关掉:“韦老师,下次补课我能把我准备的朗诵稿带来吗?你帮我看看,能不能结合语文里的‘情感分析’,让我的朗诵更有感染力。”
“当然可以。” 韦七笑着说,“咱们不仅要补文化课,还能顺便打磨你的专业课,一举两得。”
当天下午,韦七就去了王一笛家,开始了第一次补课。他没有一上来就讲公式,而是拿出王一笛准备的朗诵稿 —— 朱自清的《春》,先和她一起分析文中 “盼春、绘春、赞春” 的情感层次,再结合语文里的 “修辞手法”,讲解如何通过语气起伏传递情感。等王一笛理解透了文本,韦七才顺势引出 “文中‘春雨像牛毛,像花针’用了比喻,就像数学里的‘类比思想’,都是用熟悉的事物理解陌生概念”,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数学知识点。
王一笛听得格外认真,还时不时拿笔记录,遇到不懂的地方会主动提问,比如 “那‘春风像母亲的手’这个比喻,能不能用数学里的‘相似性’来理解?” 韦七耐心解答,还鼓励她把这种 “跨学科思维” 用到表演里,让她渐渐觉得,文化课不再是 “拖后腿的负担”,而是 “提升表演的工具”。
补完课离开时,王一笛主动把下次要学的英文剧本找出来:“韦老师,我选了《罗马假日》的片段,下次咱们分析台词时,能不能顺便学里面的时态?我觉得赫本的台词节奏特别好,想跟着学。”
“当然可以,我回去先把剧本里的重点语法标出来,下次咱们一边听原声,一边学英语。” 韦七笑着答应。
走出王一笛家所在的小区,韦七抬头看着夕阳,心里满是期待。在深圳的三年,他见证了四个女孩的成长;而在这个世界,他或许能帮助王一笛实现 “北电梦”,让她在追逐表演理想的路上,不再被文化课绊住脚步。
【叮!宿主完成首次补课任务,获得 “春风中学教师通行证”,可自由进入学校参与教学活动,是否立即领取?】
韦七在心里默念 “领取”,手里顿时多了一张印有春风中学校徽的通行证。他握着通行证,嘴角扬起笑容 —— 看来,他在这个世界的旅程,才刚刚开始。
接下来的几天,韦七每周按时给王一笛补课,她的文化课成绩慢慢有了起色,就连朗诵和剧本分析的能力也同步提升。王妈妈每次看到韦七,都忍不住感慨:“以前笛笛一提到数学就头疼,现在居然会主动跟我聊‘剧本里的语法’,真是多亏了您!”
这天,韦七刚补完课,就看到乔英子和方一凡从楼下经过,两人正讨论着周末去看话剧的事。韦七看着他们的背影,想起剧中那些关于青春、梦想与家庭的故事,心里忽然涌起一阵暖意。他知道,在这个充满烟火气的世界里,还有很多像王一笛这样追逐梦想的孩子,等着他用独特的方式,帮他们打通 “理想与现实” 的桥梁。
“或许,这就是穿越的意义吧 —— 用自己的力量,帮更多人实现梦想。” 韦七轻声说,转身朝着家的方向走去。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也照亮了他在这个世界的新旅程。
喜欢穿越影视之我到处签到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影视之我到处签到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