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全力运转那种思维方式与之对抗,试图在绝对的分解力中维持自身的结构完整,但这就像用沙土构筑堤坝对抗海啸,徒劳且迅速被瓦解。精神层面传来仿佛玻璃碎裂般的尖锐痛楚。
几乎在同一时刻,力场性质骤然逆转。绝对的秩序瞬间被极致的混沌取代。信息洪流如同亿万只疯狂的毒虫,直接钻入他的意识,不再是杂乱无章,而是携带着无数自相矛盾的逻辑悖论和能够引发认知崩溃的病毒信息,试图将他的分析、解构能力彻底固化在无限递归的死循环中。这是“混沌固化力场”,针对他思维中倾向于剖析与理解的那一部分本能的残酷压制。
新获得的屏蔽技术在这两种极端力场的交替碾压下,几乎瞬间失效。它本是为对抗外部追踪而设计,面对这种直接作用于意识本源的规则试炼,显得如此苍白无力。林默感到自己像被扔进了一个高速旋转的研磨机,两种截然相反却又同样致命的力量,正在将他初步协调起来的、不同的思维本能一点点撕裂、碾碎。协同即将崩溃,一旦彻底失衡,他的意识将被这遗迹的本能程序同化或分解,成为这活体坟墓的一部分。
就在这意识结构即将彻底瓦解的极限瞬间,一种更深层的东西被逼了出来。他放弃了。放弃了用一种思维去对抗另一种环境,放弃了维持那脆弱的平衡。他引导着自身那片空无的本源,不再作为抵抗的堡垒,而是化作一个纯粹的“容器”,一个开放的“通道”。他不再定义涌入的力量是“秩序”还是“混沌”,不再评判它们是“分解”还是“固化”,他只是彻底地放空自我,接纳这一切能量的流过,却不做任何反应,不产生任何对抗性的波动。
这种状态,超越了遗迹试炼程序基于“刺激-反应”的底层逻辑。它无法识别这种“无我”、“无为”的空白状态。失去了明确的“对抗目标”,也失去了可供分析的“应激样本”,那精密而残酷的试炼程序,如同失去了对手的拳击手,又像高级AI遇到了“除以零”的指令,瞬间陷入了逻辑悖论的死循环。交替碾压的力场出现了短暂的、几乎无法察觉的凝滞和紊乱,那团混沌的核心光芒也变得明灭不定。
这凝滞只持续了极其短暂的一瞬,但对林默而言,已是宝贵的生机。就在这稍纵即逝的间隙中,他那种擅长捕捉和分析信息本质的思维本能,以前所未有的敏锐度,从遗迹因逻辑紊乱而短暂溢出的、未经任何修饰的原始数据流中,捕捉到了一段清晰的、带着古老时间印记的记录碎片——
那是组织早期最高级别会议的片段,声音冰冷而决绝:“……维度拓荒项目‘彼岸’第七次实验失败……接触体悉数意识蒸发……确认‘虚无之海’具不可控同化效应……建议永久封存所有相关数据,列入最高禁忌……”
这段记录,证实了“潜渊者”情报中关于组织早期接触过某种终极混沌的核心内容是真实的。但与此同时,林默也清晰地感知到,记录中蕴含的、对“虚无之海”那种近乎恐惧的敬畏,与“潜渊者”言语中透露出的、那种渴望接近甚至利用的激进狂热,形成了尖锐的对立。他们的目的,绝非仅仅是获取知识那么简单,其背后隐藏的意图,可能更加极端和危险。
遗迹的核心光芒开始重新稳定,逻辑循环即将被打破。林默没有丝毫犹豫,趁着这最后的空隙,将自身存在感降至最低,如同滑入阴影的鱼,迅速向腐渊外围撤退。
当他终于脱离那片活体地狱,重新回到相对“正常”的黑暗通道时,几乎虚脱倒地。身体依旧重伤,精神更是疲惫到了极点。但这一次极限试炼,也带来了一些变化。那种对屏蔽技术隐隐的依赖感,在经历了遗迹力场更本质的冲刷后,反而被部分地破除了。他更清晰地认识到,外来的技术终究是工具,可能锋利,也可能反噬,真正可靠的,是自身那无法被定义、却能容纳万物的本源。
他对“潜渊者”的评估也彻底改变。他们提供的钥匙或许能打开一扇门,但门后等待着的,可能是连他们都无法控制的、足以吞噬一切的深渊。合作的风险,远比他之前想象的还要巨大。
前路依旧黑暗,危机四伏。但经过这次腐渊试炼,林默的眼神中,除了疲惫,更多了一份淬炼后的沉静,以及一种看清了陷阱所在后的、更加决绝的警惕。他蹒跚着,再次隐入城市的阴影之中,准备迎接下一轮更加险恶的风暴。
喜欢长夜校准者请大家收藏:(m.20xs.org)长夜校准者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