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善戳灭烟头,“他们负责把我的意图传达下去贯彻执行,好不好市场来评判,能不能留下来我决定,就这么简单。我爷爷是干部,逢年过节去看望高干们的亲爹,资源都是我弄来的,凭什么他们到我碗里夹肉?”
“如果这点他们都想不通,以为跟我久了就能成为人上人,那他们一辈子都在做白日梦。”
“那我嫁给你,也成人上人了?”
“江城未来的婆罗门贵族,万夫人。”
‘咚咚咚’
敲门声打断两口子的嬉闹,万善端起茶杯,“进。”
彭嘎巴进来,“万爷”
“一走两个多月,南方调查得如何?”
彭嘎巴拿出调查记录,应该找人修改誊抄过,这笔楷体就不是嘎巴这种人能写出来的。
从字里行间,万善结合上辈子看过的报道,重生以来历史没有出现偏差,依然照着前世的轨迹前行。
南方,尤其是珠三角地区,依托港澳资本、技术和海外市场,以劳动密集型加工为核心,迅速激活了地方经济。
(以下不占字数,关于改开初始的内容,可跳过)
1、三来一补的加工制造业,是转型经济的起点。
三来一补,指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改开初期尝试性地创立的一种企业贸易形式。
1978年7月,东莞县第二轻工业局设在虎门境内的太平服装厂与港商合作创办了全国第一家来料加工企业——太平手袋厂。
是内地第一家对外来料加工厂,也是三来一补模式的标杆,为后续东莞模式奠定基础。
同类型包括港商在大朗镇创办的东莞大朗志兴毛织厂,当地衍生的小作坊生产模式,无需大量初始资本,依托外资,赚取加工费,风险低、见效快。
2、民营经济萌芽,广州首个个体户,中山五路的昌兴服装店,开创了包退包换的服务。
79 年底,武汉汉正街 103 位个体户持证摆摊,销售纽扣、打火石、小百货等小商品,形成买全国、卖全国的小商品集散格局。
3、特色商品流通打破壁垒,79年3月广州率先开放塘鱼、冰鲜鱼市场,打破鱼票供应制度。
4、批准成立第一个开发区——蛇口工业区,吸引了外资企业和各类配套生意集聚。
核心类型:出口加工企业和服务业。
《老登重生,谁还当老实人》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20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20小说网!
喜欢老登重生,谁还当老实人请大家收藏:(m.20xs.org)老登重生,谁还当老实人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