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44年,秦国发生了大饥荒,秦将蒙骜带兵攻打韩国,攻占了韩国十二座城池。
赵王任命李牧为将,带兵攻打燕国,攻占了武遂、方城俩个地方。李牧是赵国北边的良将,曾驻守代郡、雁门防备匈奴。他有权根据需要设置官吏,收取的租税都送入幕府,作为士兵的军费,每天杀几头牛犒赏士兵;训练士兵骑马射箭,谨慎管理烽火台,多次派间谍打探匈奴的消息,并下令:“匈奴入侵时,立即收兵防守。有敢擅自出战捕虏者斩!”匈奴每次入侵,烽火台都及时报警,军队便收兵防守,不与匈奴交战。这样过了几年,赵国边境没有一点损失。匈奴就认为李牧胆小如鼠,连赵国边兵也认为自己的将军胆小。赵王也责备李牧,李牧依然和以前一样。赵王大怒,就派人前去取代了李牧的职位。一年多后,赵军多次出战,屡战不利,那损失是相当惨重,导致边境都无法耕种放牧了。于是赵王再次请李牧出山,但李牧闭门称病不出。赵王强行起用他,李牧说:如果一定要用我,我必须像以前那样行事,才敢接受命令,赵王无奈,为了减少损失,只能同意了。
李牧回到边境后,继续按照原来的策略行事。匈奴几年内多次入侵,都一无所获,始终认为李牧是因为胆小不敢出战。边境士兵每天得到赏赐却不用作战,都很着急,都愿意与匈奴一战,让他们尝尝自己的厉害。看到将士这么想打仗,于是李牧就精选了战车一千三百乘,战马一万三千匹,勇士五万人,弓箭手十万人,先进行训练作战;然后大举放牧,让百姓遍布田野吸引匈奴的注意。匈奴小股部队看到放牧的就过来打,李牧就佯装败退,丢下几十人给匈奴。单于听说后,觉得机会来了,就率大军入侵赵国边境。李牧布下奇阵,左右包抄,大败匈奴,斩杀匈奴十多万骑兵,灭掉襜褴,击破东胡,降服林胡。匈奴单于逃走,此后十多年匈奴不敢再靠近赵国得边境,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让你感到恐惧。
在此之前呢,天下有七个文明国家,其中三个国家与戎狄接壤:秦国自陇山以西有绵诸、绲戎、翟、之戎,岐山、梁山、泾水、漆水以北有义渠、大荔、乌氏、朐衍之戎;赵国北边有林胡、楼烦之戎;燕国北边有东胡、山戎;这些戎狄分散居住在溪谷中,各有各得君长,常常聚集在一起的有上百个部落,但没有统一的领导。后来义渠修筑城郭自守,秦国逐渐蚕食其地,到秦惠王时攻占义渠二十五座城。秦昭王时,宣太后诱杀了义渠王,随后发兵灭掉义渠;秦国开始在陇西、北地、上郡修筑长城以抵御胡人。赵武灵王北破林胡、楼烦,修筑长城,从代郡沿阴山直到高阙,设置云中、雁门、代郡。后来燕将秦开在胡人那里做人质,胡人非常信任他;他回国后率军袭击东胡,东胡退却一千多里;燕国也修筑长城,从造阳一直到襄平,然后设置了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郡以抵御胡人。到战国末期,匈奴开始强大。
公元前243年,春季,秦将蒙骜带兵攻打魏国,攻占了魏国旸、有诡两地。三月,秦军撤兵。秦国质子从赵国回国;赵国太子也离开秦国回国。
七月,秦国发生了蝗灾和瘟疫,这再那个时代可了不得。秦国下令百姓缴纳一千石粟米可授予一级爵位。同年,魏安厘王去世,他的儿子景湣王继位。
公元前242年,秦将蒙骜带兵攻打魏国,攻占了酸枣、燕、虚、长平、雍丘、山阳等二十座城池;秦国设立了东郡。
当初,剧辛在赵国与庞煖关系非常要好,后来到燕国做官。燕王见赵国多次被秦国围困,廉颇离开后庞煖担任赵将,便想趁赵国疲敝时攻打它,前去询问剧辛的意见,剧辛说:“庞煖很容易对付。”于是燕王派剧辛率军攻打赵国。赵将庞煖率军迎战,杀死了剧辛,俘虏了燕军两万人,说大话是要付出代价滴,这不剧辛就把自己的命给丢掉了。诸侯国对秦国无休止的攻伐感到忧虑。
公元前241年,楚、赵、魏、韩、卫五国合纵攻打秦国,楚王为合纵长,春申君主持军务,攻占了寿陵。五国联军到达函谷关时,秦军出击,五国军队全部败退。楚王责备春申君,春申君因此逐渐被疏远。观津人朱英对春申君说:“人们都认为楚国强大,但您执政后楚国却变弱了。在我看来并非如此。先王时,秦国与楚国友好,秦国二十年不攻打楚国,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秦国攻打楚国很不方便;假道于两周,背对韩、魏攻打楚国也不可行。如今情况不同了。魏国随时可能灭亡,无法保住许、鄢陵两地,魏国割让这些地方给秦国,秦军距离陈地只有一百六十里。依我看来,秦、楚之间的战争即将爆发。”听了朱英的分析,楚国决定迁都寿春,并命名为郢。春申君被封于吴,继续担任相国。
秦军攻占了魏国的朝歌和卫国的濮阳。卫元君率领其宗族迁居到了野王,依靠山势守住魏国的河内地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资治通鉴新译请大家收藏:(m.20xs.org)资治通鉴新译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