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是韩国的贵族出身,一向体弱多病,在跟随刘邦入关后,就修炼导引术增强体质,经常不吃五谷,闭门不出,自己说到:我家世代为韩国效力,等到韩国被秦国灭亡之后,我不惜散尽家财,想要为韩国向强大的秦国报仇,这导致天下震动,始皇帝下令大肆搜捕了十天。后来在命运的指引下,有幸遇到了沛公,凭借着自己这张三寸不烂之舌成为了皇帝的老师,有幸被封为万户侯,这已经是平民的极致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了。我愿意放弃人间的事务,想跟随赤松子去游历天下。?
司马光说到:世间万物的生与死,就像昼夜交替一样是必然的,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就像王勃在《滕王阁序》里说的那样:觉宇宙之无穷,识盈虚之有数;从古到今,本来就没有超脱自然,独存于世的人。以张良的聪明贤能,一定知道神仙之事是非常虚假的;然而他想跟随赤松子游历,他的智慧可见一斑。在你功成名就之际,该进还是该退,是作为人臣非常难以处理的一种情况。就像汉高祖所说的那样,他们只是三位杰出人物而已。最后淮阴侯韩信被诛杀,萧何被关进了监狱,不正是因为不懂得满足,所以才为自己招来祸患的吗?人最大的一种智慧就是要懂得满足,细水要长流!正是明白了山峭则崩,水满则溢的这个道理,所以张良才托身于神仙,放弃了人世间的功名利禄,把它们都看作是身外之物,对它们都置之不顾,这就是所谓的明哲保身,张良是真的做到了。?
六月的风吹过人们的心头,让人不自觉的感觉到了一股暖流遍布全身,原来是朝廷大赦天下了。?
金风送爽,长安街头的梧桐叶开始泛黄,一片片打着旋儿飘落在青石板上,发出细碎的声响。就在一片祥和声中,刘邦听说燕王臧荼反叛了;刘邦在听到这个消息亲自率军征讨,那个时候正好是秋高马肥的时节,汉军骑兵充分地发挥出了自己的优势,仅用两个月便攻至燕地。臧荼没料到刘邦反应如此的迅速,就仓促应战。就在刘邦平叛的时候,赵景王张耳、长沙文王吴芮都去世了。?
到九月的时候刘邦通过蓟城一战就俘虏了臧荼。壬子日,立太尉长安侯卢绾为燕王。卢绾家与刘邦是同乡,卢绾又与刘邦同日出生;所以刘邦那是非常宠信卢绾,群臣无人敢比呀,所以刘邦特别封他为王。这也为另一次燕地叛乱埋下了伏笔。?就在同一时间项羽的旧将利几反叛,刘邦亲自率军击败了他。这也成为了西汉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较量的开端。?
闰九月,刘邦下令修建长乐宫。?
项羽麾下的将领钟离昧,向来与楚王韩信关系匪浅。然而,随着项羽的败亡,钟离昧失去了依靠,只得踏上逃亡之路,最终选择投奔韩信。刘邦对钟离昧心怀怨恨,得知他藏匿在楚国后,便下诏命令楚国将其逮捕归案。此时的韩信刚刚抵达自己的封国,正忙于巡视各个县邑,以熟悉当地情况。他每次出行,都有大批军队护卫左右,声势浩大。
公元前201年,寒风如刀的冬季十月,有人给刘邦上书告发楚王韩信谋反。刘邦收到上书后目光沉稳的看着各位将领,询问他们现在该怎么办?将领们异口同声的说到:请陛下赶快发兵前往讨伐,活埋了这小子,让他在反叛!刘邦听后默然不语,思考了一会又问陈平。陈平义正言辞地说到:陛下,有人上书说韩信谋反,这事韩信自己知道吗?刘邦小声说到:他自己不知道。陈平又说:陛下的精兵与楚军相比如何?刘邦想都没想就说:暂时还不能超过他们。陈平又说:陛下的将领中,用兵有能超过韩信的吗?刘邦又是不假思索的说:这肯定没有人能比得上啊。陈平又说到:现在兵力不如韩信的楚军精锐,用兵的将领也不如韩信,陛下却要发兵攻打他,这是逼他作战,我私下为陛下感到十分危险。刘邦烦恼的说到:那依你之见应该怎么办?陈平笑了笑说到:我听说古时候天子有巡行狩猎的事情,那时可以会合诸侯。陛下只管出巡,假装巡游云梦,在陈地会合诸侯。陈地是楚国的西界,韩信听说天子因为喜好出游,势必会无事而到郊外迎接,迎接时陛下趁机逮捕他,这只是一个力士就能办到的事。刘邦认为陈平说的有理,于是便派使者通知各诸侯在陈地会合,说到:我将向南巡游云梦。说完后刘邦就出发了。楚王韩信正在勾栏听取、听说这个消息后,心中疑惑万分,感到十分的恐惧,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就在韩信不知所措之际,有人前来劝韩信,说到:现在只有斩了钟离昧,带着他的人头去见皇上,这时皇上一定会非常的高兴,这样就没有祸患了。韩信想了想,为了避祸只能听从了这个建议。十二月的时候,刘邦在陈地会合诸侯,韩信带着钟离昧的头颅赶忙去见刘邦,韩信来到刘邦跟前,还没说什么呢!刘邦就命令身边的武士把韩信给绑了起来,装在了后面的车上。韩信这时不仅悲从中来,说出了至理名言: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如今天下已定,我本来就该被烹杀!刘邦看他还糊里糊涂的,就跟他说:我绑你是因为有人告你谋反。说完就给韩信戴上了刑具,把他带回了洛阳,随后大赦天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资治通鉴新译请大家收藏:(m.20xs.org)资治通鉴新译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