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刘定国的行为悖逆人伦,竟然与他父亲的姬妾通奸、他强占弟弟的妻子、还杀害了肥如县令的郢人。郢人的兄弟向朝廷上书告发他的奸情,在经过主父偃的揭露,再加上公卿大臣都请求诛杀刘定国来明确国家的法令威严,汉武帝无奈就批准了这个建议,刘定国就畏罪自杀了,最后封国也被废除。齐厉王刘次昌与姐姐纪翁主通奸,有次主父偃想将自己的女儿嫁给齐王但被齐王拒绝了,主父偃心有怨恨呀!于是就向汉武帝进言,说齐地土地肥沃、国家富得流油,但是齐王与皇室的血缘比较疏远而且有乱伦的行为,应当追究他的罪责。于是汉武帝就派主父偃为齐相,前去查办此事。主父偃到了齐国后就审讯齐王的后宫宦官,宦官的供词牵连到了齐王,齐王害怕自己会受到侮辱,于是就服毒自杀了,因为他没有子嗣,最后封国也被废除了。主父偃早年在齐、燕、赵等地游历,但是没人待见他,等他显贵后接连导致了燕、齐两国的败亡,这时赵王刘彭祖就担心自身的安危,决定先发制人,于是就上书告发了主父偃收受贿赂,助诸侯子弟封侯的事情,此时汉武帝因齐王自杀的事情显得怒不可遏,立马就下令将主父偃打入了大牢。主父偃在大牢中承认了自己受贿的事,但没承认齐王自杀是被自己逼的。汉武帝本来想赦免他,但是公孙弘劝谏说 “齐王无后、封国被废,主父偃是罪魁祸首,不杀难以让天下人信服”,最终主父偃被灭族。
张欧因为被主父偃的事情牵连,最后也被免职了。这时汉武帝想任命蓼侯孔臧为御史大夫。孔臧却推辞说:臣的家里世代以研究经学为主业,请求担任太常,掌管臣的家业,与从弟侍中孔安国一起整理古训,使其能够流传后世。汉武帝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就任命孔臧为太常,礼遇如同三公。?
公元前126年的冬天,匈奴的军臣单于去世了,他的弟弟左谷蠡王伊稚斜自立为单于,伊稚斜击败了军臣单于的太子于单,于单逃亡投降了汉朝。?
这个时候公孙弘被朝廷任命为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的一举一动。当时,汉朝正处于积极扩张的阶段,在西南方向开通了西南夷、向东设置了苍海郡、向北修筑了朔方郡。然而,公孙弘对朝廷的这些举措却持有不同的看法,他多次向汉武帝进谏,认为国家干这些事耗费了国家的大量财力,却只是用来供养那些无用之地,实在是得不偿失。为了解决这个争议,汉武帝就让朱买臣等人与公孙弘进行了一场辩论。朱买臣等人提出了这事可行的十条理由,详细的阐述了设置朔方郡的种种便利之处。而面对这些有力的论据,公孙弘竟然一条也无法反驳。最终,公孙弘不得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向汉武帝谢罪道:微臣只是一个来自山东的粗鄙之人,实在不知道设置朔方郡竟然有如此多的好处,请陛下停止开通西南夷和苍海郡的计划,将精力集中在经营朔方郡上。汉武帝考虑了公孙弘的意见,最终同意了他的请求。于是,在春天的时候,汉朝废除了苍海郡。值得一提的是,公孙弘虽然在政治上有一些不同的观点,但他本人却非常的节俭。他使用的被子都是用粗布制成的,他的饮食也非常的简单,从不追求奢华。这种朴素的生活方式也为他赢得了一些人的赞誉。汲黯说:公孙弘位列三公,国家给他的俸禄十分的丰厚,而他却表现得节俭,这是一种虚伪的表现。汉武帝对此事就询问公孙弘,公孙弘赶忙叩头谢罪说:确实如他所说,九卿中与臣关系最好的没人能比得上汲黯了,今日他当廷指责臣,确实击中了臣的缺点。臣以三公得尊贵却表现得节俭,这与小吏得行为没啥两样,确实是虚伪的表现,目的就是为了沽名钓誉,正如汲黯所言一样,若是没有汲黯的忠诚,陛下怎么能听到这些话呢!汉武帝就认为公孙弘行事十分得谦让,就更加得厚待他了。?
三月,朝廷大赦天下;?四月,朝廷下诏封匈奴太子于单为涉安侯,但仅过去了几个月他就去世了。?
想当初,匈奴那边投降得人说:月氏原本居住在敦煌和祁连山之间,是一个十分强大得国家,后来匈奴得冒顿单于击败了他们,老上单于杀死了月氏王,将他的头颅作为饮酒用的器物。月氏剩余得人逃往了远方,从此他们开始怨恨匈奴,但是没人愿意与他们共同抗击匈奴。想到西域得混乱情况,汉武帝就下令招募能出使月氏国的人,这时汉中人张骞以郎官得身份应募,他带领使团从陇西出发,途经匈奴得境内,很不幸他被匈奴单于给抓住了,这一下就把他扣留了十多年。趁着匈奴在外打仗得时候,张骞就逃出了匈奴得掌控,一路向西前往月氏,就这样走了十多天后,就到达了大宛。大宛人以前就听说汉朝资源十分得富饶,想与汉朝通使但未能如愿,这次见到张骞后,表现得非常高兴,就为他安排了向导和翻译,先把他送到了康居,再转送到了大月氏。大月氏的太子在继承了王位之后,成功地击败了大夏国,并瓜分了他们得领土,各自占据一方居住。这片土地肥沃富饶,周边也很少有外敌得侵扰,这就使得大月氏逐渐安居乐业,不再有报复匈奴的念头。张骞在大月氏停留了一年多的时间,尽管他竭尽全力地想要说服大月氏与汉朝联合对抗匈奴,但大月氏始终不为所动。最终,张骞意识到自己的努力可能是徒劳的,于是决定启程回国。在回国的路上,张骞选择沿着南山前行,希望能够从羌中地区安然无恙地返回。但很不幸,他在途中再次遭遇了匈奴的拦截,并被匈奴人抓获。这一次,张骞被扣留了只有一年多的时间。就在张骞被困匈奴期间,匈奴国内发生了一场重大的变故,伊稚斜单于驱逐了前任单于于单,导致匈奴国内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趁着这个机会,张骞与堂邑氏的奴仆甘父一起设法逃脱了匈奴的控制,在历经了一番艰难险阻之后,终于是成功地逃回了汉朝。汉武帝对于张骞的归来感到非常非常得高兴,他对张骞在出使过程中的坚韧和勇敢给予了高度评价。于是,汉武帝任命张骞为太中大夫,而甘父则被封为奉使君。但不幸的是,张骞出使时带了100多人,在经过了十三年的漫长旅程之后,最终只有他和甘父两人成功地返回了汉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资治通鉴新译请大家收藏:(m.20xs.org)资治通鉴新译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