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85年,春季正月,朝廷下令封大将军霍光为博陆侯,左将军上官桀为安阳侯。?
这时有人就劝霍光说:大将军难道没有看到诸吕之事吗?身处伊尹、周公的位置上,却摄政擅权,行事背离了宗室,而且不与他们一起共事,导致天下人不信任他们,最终走向了灭亡。如今将军您身居高位,而且皇上年幼,您应当接纳宗室,多与大臣们一起共事,反其道而行之。这样才能避免祸患呀。霍光想了下觉得他说的非常有理,于是就开始选拔宗室中可用之人,任命楚元王之孙刘辟强和宗室刘长乐为光禄大夫,刘辟强兼任长乐卫尉。?
善于纳谏是成功关键,霍光虚心接纳他人良策,及时选拔宗室人才参与政务,体现了开放包容的态度和灵活应变的能力,启示领导者应广纳谏言,博采众长,促进事业发展。
三月,朝廷又派遣使者前去赈济那些没有种子和粮食的贫民。?
到了秋季八月,朝廷下诏说:往年国家频繁遭受自然灾害,导致百姓粮食歉收。今年的蚕桑和麦田也受损了,所以赈济的种子和粮食就不再收回了,同时免除百姓今年的田租。?
遥想当年,汉武帝征伐匈奴的时候,多次深入匈奴境地,二十余年间,匈奴的马匹牲畜因怀孕而大量流产,导致他们的子民疲惫不堪,生活苦不堪言。匈奴常常有和亲的意愿,但是一直未能实现。狐鹿孤单于有一个异母弟弟为左大都尉,有能力,国人都归附他,单于的母亲阏氏就担心单于不立自己的儿子而立左大都尉,便暗中派人将其杀害。左大都尉的同母兄怨恨单于,于是就不愿再参加单于的朝会。这一年,单于病重将死,吊着一口气对贵族们说:如今我的儿子年幼,不能治理国家,所以我决定立我的弟弟右谷蠡王为单于。单于死后,卫律等人与颛渠阏氏密谋,不仅隐瞒了单于的死讯,还假传单于的命令,改立单于之子左谷蠡王为壶衍鞮单于。但此时的左贤王和右谷蠡王都对贵族心怀怨恨,就想率领部众投降汉朝,但担心这个计划无法成功,就想着胁迫卢屠王,拉着他一起去投降乌孙。而卢屠王受不了这份侮辱,就向单于告发了他俩的计划,单于就派人前去查问,右谷蠡王心中不服啊,反而将罪名加在了卢屠王身上,国人都为他鸣冤。于是,左贤王和右谷蠡王就离开了单于王庭,自此以后就不再参加龙城的集会,匈奴从此就开始衰落了。
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战争与内乱是导致国家衰败的源头,汉武帝对匈奴的长期征伐使其民生凋敝,而匈奴内部的权力争夺、阴谋政变不断,贵族间相互猜忌、背叛,最终导致匈奴王庭分崩离析,这警示我们内耗与战争会加速国家或势力的衰落。
治国理政需遵循公义与诚信,匈奴单于违背临终遗言,卫律等人密谋篡改遗命,引发内部矛盾;右谷蠡王颠倒黑白,失去民心,可见不讲诚信、违背正义,会破坏内部的团结,失去民众的支持,最终难以维持稳定的发展。?
想当初,霍光与上官桀关系那是非常的亲密友好。霍光每次休假外出时,上官桀就代替霍光处理朝政事务。除此之外呢,霍光还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为妻,两人生下一个女儿,此时已经五岁了。这上官安呢,就想通过霍光的关系将这个女儿送入宫中,但霍光认为她年纪太小,就没有同意。这时的盖长公主与她的门客河间人丁外人私通,而上官安向来与丁外人的关系很好,于是就劝丁外人说:我的女儿容貌端正,如果能得到长公主的帮助,入宫成为皇后,我们父子在朝中为官就有依靠了,此事能否成功就全在您了。而按照汉朝的惯例,通常以列侯的身份娶公主为妻的,您还愁不能封侯吗?丁外人听了很高兴,回去就将此事告诉了长公主。长公主听完觉得他说的非常有理,于是就下诏召上官安的女儿入宫为婕妤,并任命上官安为骑都尉。?
从历史故事中要明白利益的交换容易兹生祸端,上官安为了自己的私利借丁外人打通与盖长公主的关系,将女儿送入宫中,这种以权谋私的行为打破了原有的平衡规则,看似谋得一时好处,实则埋下了权力争斗的隐患,这警示人们不可为利益违背原则,破坏规则。
公元前83年,春季三月,朝廷下诏册立上官氏为皇后,并大赦天下。?
此时西南夷的姑缯、叶榆再次背叛了朝廷,朝廷就派水衡都尉吕辟胡率领益州的军队前去讨伐。但是吕辟胡却按兵不动,导致蛮夷杀死了益州太守,并乘胜与吕辟胡交战,此战,汉军战死以及淹死的士兵达到了四千多人。到了冬季,朝廷又派大鸿胪田广明率军前去讨伐叛军。?
就在朝廷派出军队讨伐叛军的时候,廷尉李种却因故意纵容犯有死罪的罪犯被处死。?
就在这一年,上官安被朝廷任命为车骑将军。??
到了公元前82年,春季正月,朝廷就下令追尊皇上的外祖父赵父为顺成侯。同时给顺成侯的姐姐赵君姁赐予了二百万钱、奴婢和宅第以用来充实她的家产,赵家的兄弟们也按亲疏关系分别受到了赏赐,但没有人在朝中任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资治通鉴新译请大家收藏:(m.20xs.org)资治通鉴新译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