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司隶校尉解光上奏说:臣听说许美人和故中宫史曹宫都曾受到孝成皇帝的宠幸,生下了皇子,但这些皇子都神秘失踪了。臣派官吏进行查问,这才得知了详情:元延元年,曹宫怀孕;当年十月,曹宫在掖庭牛官令舍生下孩子。随后中黄门田客持诏书与掖庭狱丞籍武,命令将孩子关入暴室狱,不要问是男是女,是谁的孩子!曹宫说:好好藏起我孩子的胞衣,狱丞知道这是谁的孩子!三天后,田客持诏书问籍武:孩子死了吗?籍武说没死。田客说:皇上和昭仪很生气,为什么不杀死这个孩子!籍武叩头哭泣说:如今不杀孩子,我会死;杀了孩子,我也会死!随即他就通过田客上奏说:如今陛下没有子嗣,所以这个孩子无论贵贱,还请陛下三思!等到奏书呈上后,田客又持诏书将这个孩子带走,随后交给了中黄门王舜。王舜接受诏命,将这个孩子带入宫中,为他选择了乳母,并嘱咐好好抚养孩子,以后会有赏赐,但是不要泄露这个秘密!王舜选择官婢张弃为乳母。三天后,田客又持诏书和毒药给曹宫。曹宫悲戚的说:果然如此,她们姐妹想独霸天下!我的孩子是男孩,额上有壮发,像孝元皇帝。如今孩子在哪里?她们要杀他了!这事怎么能让长信宫知道呢?于是就服毒死了。张弃抚养了孩子十一天,曹宫的长官李南就持诏书将孩子带走,最终不知去向。许美人在元延二年怀孕,十一月生下孩子。昭仪对成帝说:你常骗我说从中宫来,既然是从中宫来,许美人的孩子又是从哪里来的!许氏难道要重新得势吗?说着她就愤怒地用手捶打自己,并用头撞墙,又从床上滚到地上,一直哭着不肯吃饭,还说:你现在想怎么安置我,我想回去了!成帝只好哄着说:我现在告诉你,你反而更生气,真是不可理喻!就这样,成帝也不吃饭了。这时昭仪说:陛下既然知道是这样,不吃饭干什么!陛下曾说过:绝不会辜负你!如今许美人有了孩子,你竟然违背诺言,这是为什么?成帝说:我答应的是赵氏,所以不立许氏,让天下没有人能超过赵氏,你就不要担心了!后来成帝就下诏派中黄门靳严从许美人那里将孩子带走了,把他装在苇箱中,并放在饰室帘南。成帝与昭仪坐在一起,让御者于客子解开箱子的封口,封口还未解开,成帝就让于客子和御者都出去,随后自己关上门,独自与昭仪在室内。过了一会儿,成帝就开门叫于客子进来封好箱子,并持诏书让中黄门吴恭交给籍武说:告诉籍武,箱子里有死孩子,把他埋在隐蔽处,不要让人知道了!籍武在狱楼墙下挖了个坑,随后将孩子埋在了里面。其他因服药而流产的事件不计其数,都发生在四月丙辰大赦之前。臣谨查:永光三年,男子忠等人盗掘长陵傅夫人的墓,事情在大赦之后,那时孝元皇帝下诏说:‘这是朕不能赦免的罪行。’一定要彻底追查,让所有人都伏法,这事天下人认为是应当的。在那之后,赵昭仪扰乱圣朝,亲手灭绝继嗣,她的亲属应当受到天诛。而她的同产亲属都身居尊贵之位,试图接近皇帝,让群臣寒心,请陛下下诏彻底追查此事!丞相以下的官员商议依法处理,哀帝于是就免去了新成侯赵钦、钦兄子成阳侯的爵位,并将他们贬为庶人,同时将家属流放到辽西郡。
这时议郎耿育上书说:我听说继承权位失去正统,废黜嫡子而立庶子,这是圣人立法所禁止的,也是古今最需要警戒的事情。然而,当太伯看到历法知道嫡子地位的时候,他却谦让不争,而是委身于吴、粤之地,他采取的是权宜之计,而且不按常法行事,最终让位给王季,以此来推崇圣嗣,最终成就了子孙继承基业七八百年的美谈,这种功绩可以说是超越了三王,道德也最为完备,因此尊号追及太王。所以说世间若有非常之变,然后才有非常之谋。孝成皇帝知道继嗣若是不能及时确立,又考虑到即使没有皇子,自己去世后国家也难以维持长治久安,到那时权柄之重将受制于女主,女主骄盛则欲望无穷,少主幼弱则大臣难以控制,世间若是没有周公那样的辅佐之臣,恐怕会导致社稷危亡,天下倾覆。他知道陛下有贤圣通明之德,仁孝子爱之恩,怀有独见之明,而且内心果断,因此废除了后宫逐渐掌权的趋势,断绝了微嗣祸乱的根源,想要将皇位传给陛下以安定宗庙。小臣既没办法深入探讨国家安危的大计,也想不出什么金点子来,更不晓得该怎么去宣扬先帝的圣德,讲讲先帝的志向。结果呢,我就只知道在省内瞎折腾,把私宴的事儿给抖搂出来了,还诬陷先帝有迷惑人的过错,害得宠妾石媢被诛杀。这可真是太不应该了,这完全违背了贤圣的高瞻远瞩,又辜负了先帝为国担忧的一片苦心!要说大德行不拘泥于世俗的看法,立大功不合乎众人的意愿,这正是孝成皇帝比我们这些大臣高明的地方呀!陛下您的圣德那可是和皇天一样的,我们这些平庸无能的小臣子怎么能比得上呢!再说了,褒扬顺从君父的美德,纠正消除以前的过错,这可是从古至今都通用的道理。若是事情不在当时据理力争,提前进行预防,却一个个都跟着起哄,只求能保住自己的富贵;先帝去世之后,尊号都定好了,啥事儿也都结束了,这才想起去追究那些来不及的事情,揭露那些不为人知的过错,这可真让我痛心啊!希望陛下您能下诏让有关部门好好商量商量,就像我说的这样,应该向天下人宣布,让大家都明白先帝圣意的初衷。要不然,就白白让那些诽谤的言论传到先帝的陵墓那儿,从而流传到后世,还传到那些少数民族那里,进而传遍全国,这可不是先帝托付后事的意思啊!做儿子的应该善于继承父亲的志向,善于完成父亲没完成的事情,希望陛下您能明察呀!哀帝也觉得太子有赵太后撑腰,索性就不再追究这件事了。由此傅太后就很感激赵太后,赵太后也对傅太后很有好感,可太皇太后和王氏家族就对赵太后不太满意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资治通鉴新译请大家收藏:(m.20xs.org)资治通鉴新译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