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初,廷尉梁相审理东平王刘云的案件,当时冬季才过了十几天,梁相就怀疑刘云的案子有冤情,而且有很多言辞是虚假的,所以就上奏请求将案件移交给长安,再由公卿进行复审。尚书令鞫谭、仆射宗伯凤认为可以这么做。但是哀帝认为梁相等人看到皇上身体有病,就一直观望,担心他们怀有二心,他又希望刘云能活过这个冬天,在看到他们没有讨贼疾恶、为主报仇的意思后,就下诏免去了梁相等人的官职,并把他们贬为了庶人。数月后,朝廷下诏大赦天下,这时王嘉就说:梁相等人的才能德行都不错,而圣明的君王有计功除过的做法,我私下里为朝廷惋惜这三人。等到奏书呈上后,哀帝心里就愤愤不平。过了二十多天后,王嘉封还增加董贤封户的诏书,这行为直接就把哀帝给惹生气了,就把王嘉叫到尚书处,责问他说:“梁相等人之前因为不忠而获罪,罪恶已经彰显出来了,你当时已经弹劾了自己;现如今又称赞他们,还说‘为朝廷惋惜’,你说这是为何?”王嘉赶忙脱帽谢罪。最终哀帝把这事交给将军和中朝官员进行讨论,光禄大夫孔光等人趁机弹劾“王嘉有迷惑国家,欺君罔上的罪行,请谒者召王嘉到廷尉诏狱。”议郎龚等却认为“王嘉说的事情前后矛盾,应该剥夺他的爵位封土,将他贬为庶人。”永信少府猛等又认为“王嘉的罪名虽然应该依法处置,只是让大臣束发戴枷,裸露着身体遭受鞭笞之刑,这恐怕是对国家的威严和皇室宗庙的声誉是有损害的。”但是哀帝不听,到了三月,就下诏“假谒者节,召丞相到廷尉诏狱。”?
使者到达后,府掾和史都哭个不听,然后一起给王嘉配药,但是王嘉说什么也不肯服。这时主簿说:“将相不面对法官陈述冤情,这已经成为了惯例,丞相还是自杀吧。但是王嘉却拒绝服药自尽,他认为自己身为丞相,如果有罪就应该在都市接受刑罚,以此来警示众人,而不应该像儿女情长之人那样服药而死。说完王嘉就整理衣冠,跟随使者来到了廷尉处,廷尉收缴了他的印绶后,就把他押送到了都船诏狱。哀帝在得知王嘉竟然主动到廷尉受审,内心是十分的愤怒,于是就派将军以及五位二千石官员共同审理此案。狱吏质问王嘉,王嘉解释自己并非偏袒梁相等人,而是认为他们是良吏,实在是为国家惜才。但是狱吏却认为王嘉有罪入狱,那就必定有负国之处,于是就逐渐的开始侮辱他。随后王嘉就仰天叹息,说自己身为宰相,没能举荐孔光、何武这样的贤才,也未能罢免如董贤父子这样的恶人,因此有负国恩,实在死有余辜。最终,王嘉在狱中待了二十多天后,就绝食吐血而死。
后来,哀帝又仔细审阅了奏对,还赞赏了其中的良言。这时恰逢御史大夫贾延被免职,到夏季五月,朝廷就任命孔光为御史大夫。秋季七月,又任命孔光为丞相,恢复了他故国博山侯的爵位;同时任命汜乡侯何武为御史大夫。哀帝这才知道孔光之前被免职并非是因为他的过错,而是因为近臣的诽谤。于是哀帝就说:“傅嘉以前担任侍中的时候,他不断的诋毁贤良之人,又诬告大臣,导致有才能的人长期无事可做,现在免去傅嘉的官职,将他贬为庶人,遣返原籍。”到了八月,又把何武调任为前将军。辛卯日这天,光禄大夫彭宣被任命为御史大夫。?
司隶鲍宣因为侮辱宰相、拒绝接见使者、对君主无礼而被判了减死罪,处以髡钳(剃发戴枷)之刑。?
大司马丁明一向敬重王嘉的为人,因为王嘉之死而深感惋惜。到了九月,哀帝就下诏免去丁明的职务,让他回家待着。?
冬季十一月,哀帝又任命原定陶太傅、光禄大夫韦赏为大司马、车骑将军。没多久,韦赏就去世了。?
十二月,哀帝又任命侍中、驸马都尉董贤为大司马、卫将军,册文中说:“今天立你为公,让你作为汉朝的辅佐之臣!望你尽心竭力,能够匡正政务,秉持公平正直的处事之道!”当时的董贤才二十二岁,虽然位列三公,但他仍然待在宫中侍奉哀帝,同时兼任尚书,百官都要通过董贤向哀帝奏事。这时因为董贤的父亲卫尉董恭不适合再担任卿位,就把他调任为光禄大夫,秩中二千石;董贤的弟弟董宽信接替董贤为驸马都尉。董氏的亲属都担任侍中、诸曹、奉朝请等职,哀帝对他们家的宠幸程度直接超过了丁、傅两家。?
当初,丞相孔光担任御史大夫时,董贤的父亲董恭是御史,侍奉孔光。等到董贤成为大司马后,就与孔光一起并列三公。哀帝还特意让董贤私下去拜访孔光。但是孔光为人一向恭敬谨慎,知道哀帝这是想尊宠董贤。所以当他听说董贤要来时,孔光就整理衣冠,提前出门等候,看到董贤的车驾后便退回门内,等董贤走到中门时,孔光才进入阁中,等下车后再次出门,拜谒、迎送那是相当的恭敬,都不敢以对待宾客的平礼相待。哀帝听说后很高兴,立即就任命孔光的两个侄子为谏大夫、常侍。董贤的权势由此开始就与哀帝相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资治通鉴新译请大家收藏:(m.20xs.org)资治通鉴新译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