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彭打下夷陵后,田戎就逃到了蜀地,可他的妻子和手下的几万人却成为了岑彭的俘虏。田戎逃到蜀地后,公孙述就把他封为了翼江王。这时的岑彭想要攻打蜀地,但蜀地地势险要,导致粮草的运输十分困难,经过一番衡量之后,他就留下了几个人驻守夷陵,自己则带兵回到了津乡去镇守通往荆州的交通要道,还招降了一些蛮夷部落。
夏天四月,民间发生了旱灾和蝗灾。这时隗嚣就问班彪,现在的天下会不会像周朝灭亡后出现战国那样的情况,使天下再次陷入长期的纷争之中,还是会有一个人统一天下。班彪说周朝和汉朝的情况不一样,周朝分封诸侯,后来诸侯强大才出现了纷争;而汉朝实行郡县制,导致臣子的权力不大。王莽篡位是国家高层出了问题,百姓还盼着汉朝复兴,现在全国各地起兵的人都打着刘氏的旗号,而且那些占据州郡的豪杰根基远不如当年的诸侯,百姓也十分怀念汉朝,所以汉朝复兴是必然的。
隗嚣跟班彪说,你分析周朝和汉朝的形势还算有道理,但是说汉朝复兴是因为百姓习惯了刘氏名号就不对了。当年刘邦打天下的时候,老百姓哪里知道汉朝啊?而班彪为了劝隗嚣归顺汉朝,就写了篇《王命论》。他说,自从尧把位子传给舜,舜再传给禹,再到商汤、周武王得天下,这都是有天命传承的。刘氏家族是继承了尧的正统,还有赤帝子的符命,他们得到了鬼神的保佑,老百姓也都认可。那些觉得天下就像野鹿,谁抢到就算谁的人,根本不懂得天命是强求不来的。像韩信、英布、项羽、王莽那么厉害的人,想靠蛮力夺取天下,最后都没有好下场,其他人就更别想了。以前陈婴的母亲因为他家世代贫贱,觉得突然称王不吉利,就劝陈婴别干;王陵的母亲看出汉王会得天下,为了让王陵坚定不移的追随汉王,就直接自杀了。就连普通妇女都能看清的形势,男人就更应该明白这个道理。再说了,高祖这个人宽厚仁义,而且会用人,张良、郦食其、韩信、陈平这些人都能在他手下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且当时出现了好多祥瑞的征兆,韩信、张良都说这是上天注定的,不是人力所能做到的。班彪就劝隗嚣,要是能早点归顺汉朝,不要有那种非分之想,这样才能让子孙后代永享富贵。但是隗嚣根本不听,班彪实在没办法,就跑到了河西去避难。班彪跑到河西之后,就感到窦融对他特别好,于是就给窦融出主意,让他归顺汉朝。
想当初,窦融他们听说了刘秀的威望和德行后,心里是想归附汉朝的。但是河西离洛阳太远了,因此一直没能和朝廷取得联系,就暂时接受了隗嚣给的封号,隗嚣还封他们做将军。可是隗嚣这个人虽然表面上看着和和气气,实际上心里却有其他的想法。他很快就派张玄去劝窦融他们,张玄嘴皮子特别厉害,他见到窦融等人就说,更始帝刚成功就失败了,这就说明一个姓氏不可能复兴两次。你们现在要是随便找个靠山,那以后肯定会受制于人,还不如自己占着地盘,然后和陇西、蜀地的武装力量联合起来,要是厉害一点呢,就能像战国时期的六国一样称霸一方,要是差点的话,也能当个像赵佗那样的一方诸侯。听完张玄说的话后,窦融就把大家召集起来商量这事,那些有见识的人就说,皇帝的名字在谶语里早就出现过,以前谷子云、夏贺良这些能够窥探天机的人都说汉朝会再次得到天命。对此,刘子骏还改名来应和谶语。王莽末年,西门君惠就想拥立刘子骏为皇帝,可他失败被杀前还说刘秀才是真命天子,这些事大家都知道。而且现在虽然有好多人都称帝了,但是只有洛阳的皇帝地盘最大、兵力最强、号令也最明确,怎么看都是他最有帝王相。就这样,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也没商量出个什么结果。最后还是窦融拍板,决定归顺汉朝,于是就派长史刘钧带着信去洛阳朝见刘秀。巧合的是,刘秀也派人来招抚窦融,而且还和刘钧在路上碰上了,两人就一起回洛阳。刘秀在见到刘钧后非常的开心,就安排人好吃好喝的招待他,在他回去的时候还给窦融带了封信,信里说现在益州有公孙述,天水有隗嚣,窦融的态度就能影响天下的局势。刘秀说窦融要是想创立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霸业,辅佐我这个弱小的政权,就好好干;要是想搞割据,也得早点拿定主意。还说自己和窦融离得远,不会互相吞并,但肯定有人会劝窦融学习任嚣教赵佗割据的那套。刘秀还强调,做帝王的可以划分土地,但不能划分百姓,让窦融自己好好考虑。最后,刘秀封窦融为凉州牧。这封信传到河西后,大家都惊呆了,都说皇上虽然离得远,却对这边的情况了解得一清二楚。
到了六月,朱祜猛烈的攻打黎丘,秦丰实在撑不下去就投降了,随后,他就被装在囚车里押送到了洛阳。就在这时,吴汉上书弹劾朱祜违反了朝廷的命令,私自接受了秦丰的投降。最后刘秀把秦丰杀了,但是没有处罚朱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资治通鉴新译请大家收藏:(m.20xs.org)资治通鉴新译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