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月末的己丑日这天,又发生了日食。
当初,那离等人的叛乱被平定后,朝廷就任命来机做并州刺史,刘秉做凉州刺史。可来机他们为人残暴、刻薄,在当地经常骚扰百姓。冻、傅难种羌的人忍不了了,就起兵造反,开始攻打金城郡,还联合其他部族的羌人、胡人,大规模的侵犯三辅地区,杀掉了不少当地的长官。来机和刘秉因为治理无方获罪,最后被朝廷召回。于是朝廷就任命马贤为征西将军,并派骑都尉耿叔做他的副将,让他们带领左右羽林军、五校士兵,再加上各州郡的军队,总共十万人,驻扎在汉阳。
到了九月,朝廷又下令让扶风、汉阳两地修筑三百座防御工事“坞堡”,并且安排士兵驻守。
辛未日这天,太尉王龚因为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就被免去了官职。
这时,且冻羌的人去攻打武都郡了,还放火烧毁了陇关。
壬午日这天,朝廷就任命太常桓焉做了新的太尉。
这时,匈奴的句龙王吾斯等人,拥护车纽当上了单于。他们向东拉拢乌桓部落,向西召集羌人、胡人等,聚集了好几万人马。这帮人攻破了京兆虎牙营,杀掉了上郡都尉和军司马,然后在并州、凉州、幽州、冀州这四个州到处烧杀抢掠。朝廷没办法,只好把西河郡的官府迁到离石,上郡官府迁到夏阳,朔方官府迁到五原。到了十二月,朝廷又派匈奴中郎将张耽,带着幽州和乌桓各郡的军队,去攻打吾斯和车纽。双方在马邑打了一仗,张耽这边杀了对方三千人,还抓了不少俘虏。车纽一看打不过,就请求投降,但吾斯还带着自己的手下,继续联合乌桓人到处抢劫。
当初,皇帝让马贤去征讨西边的羌人。大将军梁商觉得马贤年纪大了,不如启用太中大夫宋汉去带兵,可皇帝没听他的建议。这个宋汉是宋由的儿子。马贤到了军队之后,就一直磨磨蹭蹭的,不肯进军。武都太守马融看到这种情况,就给皇帝上书说:“现在各个羌人部落到处流窜抢劫,咱们应该趁着他们还没有完全联合起来的时候,赶紧派兵深入,逐个击破;可马贤他们却一直待在原地不动。羌人和胡人行军,百里之外就能看到烟尘,千里之外都能听到动静。要是放任他们到处流窜,突然从我们背后杀出来,到时肯定会侵犯三辅地区,给老百姓带来大灾难。我请求调用马贤不肯用的五千关东士兵,给他们一个临时的部队名号,好好激励士气,我愿意亲自带队冲锋,保证三十天内打败敌人。我还听说,以前吴起当将领的时候,大热天不撑伞遮阳,大冷天不穿皮袄;可现在马贤在野外扎营,却搭着帐篷享受,餐桌上摆满了山珍海味,儿子和妻妾都陪在身边,这和古人带兵的做法完全相反。我担心马贤他们只死守一座城,说是攻打西边,羌人却从东边冒出来。而且他手下的将士恐怕也不听指挥,早晚会像当年高克的军队那样发生叛乱。”还有个叫皇甫规的安定人,看到马贤根本不认真对待军事,就知道他肯定会吃败仗,也给朝廷上书说了自己的看法。可惜朝廷对马融和皇甫规的建议,都没当回事。
公元141年春天正月,征西将军马贤带着军队,和且冻羌在射姑山打了一仗。结果马贤的军队被打得惨败,马贤自己和两个儿子都在战场上丢了性命。这下东边的羌人和西边的羌人干脆联合起来,势力就变得更大了。闰月的时候,巩唐羌又跑来攻打陇西郡,还一路骚扰到了三辅地区,他们把皇家陵园给烧了,对当地的官员和百姓烧杀抢掠,闹得不成样子。
二月,营室星旁边出现了彗星。
三月,大将军梁商大摆宴席请宾客,在雒水边上喝酒聚会。酒喝得差不多的时候,又让人奏起了《韭露之歌》,这可是一首悲伤的曲子。从事中郎周举听说后,就忍不住叹气说:“在这种场合演奏这么哀伤的曲子,太不合时宜了,恐怕要有灾祸降临喽!”
这时,武都太守赵冲带兵追击巩唐羌,杀了四百多人,还劝降了两千多人。朝廷于是下诏书,让赵冲统领河西四郡的兵力,由他统一指挥调度。
安定郡有个叫皇甫规的上计掾,给皇帝上书说:“这几年,我多次给朝廷提治国建议:羌人还没闹事的时候,我就预言他们会造反;马贤刚带兵出征的时候,我就料到他肯定会失败。这些话可不是瞎蒙的,都能查证。我一想到马贤他们带兵四年,一仗没打赢,心里就十分痛心。朝廷为打仗花的钱,已经超过百亿了,这些钱都是从老百姓手里收上来的,最后却进了贪官污吏的口袋。现在江湖上到处都是盗贼,青州、徐州地区还闹起了饥荒,老百姓只能背着孩子四处流浪。羌人之所以造反,不是因为天下本来就乱,完全是因为那些守边的将领不会安抚治理。局势刚稳定,他们就加倍欺负羌人;为了一点小利,结果招来大祸;稍微打了点小胜仗,就虚报杀敌数量;打了败仗,就把实情隐瞒下来。士兵们对此是又累又恨,还总被那些狡猾的官吏欺压,往前拼死作战也得不到功名,往后退的话连饭都吃不饱,更别说保住性命了,很多人饿死在水沟里,尸骨就扔在荒野上;老百姓只看到朝廷军队出去打仗,却从来没听说他们打胜仗回来。羌人的首领们更是悲愤交加,心里害怕就只能造反。国家安定的日子过不了多久,反叛却一年接一年,这就是我痛心疾首的原因!希望陛下能拨给我两营和两郡屯驻的五千士兵,我出其不意地出击,和赵冲前后夹击羌人。对当地的地形,我再熟悉不过了;打仗的策略,我也有实战经验;陛下甚至不需要给我高官厚禄,我往上就能平定叛乱,往下也能招降敌人。要是陛下觉得我年轻、官职低,不值得重用,可那些打了败仗的将领,哪个不是官高权重、年纪不小呢?我一片忠心,冒死说出这些话,希望陛下考虑我的建议!”可惜皇帝并没有听进去皇甫规的建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资治通鉴新译请大家收藏:(m.20xs.org)资治通鉴新译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