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桓帝建和元年
公元147年春季,正月辛亥朔日,发生了日食。戊午日这天,朝廷宣布大赦天下。
三月,有龙出现在了谯县。
夏季四月,京师发生了地震。
随后,朝廷就下诏立阜陵王刘代的兄长勃遒亭侯刘便为阜陵王。
六月,太尉胡广被罢免,光禄勋杜乔接替他做了太尉。自从李固被罢官后,朝廷内外的人都没什么士气,大臣们都怕梁冀,只有杜乔刚正不阿,一点也不屈服,所以朝廷和民间的人都很指望他。
到了秋天七月,渤海孝王刘鸿死了,他还没有儿子。梁太后就把桓帝的弟弟蠡吾侯刘悝立为了渤海王,让他继承刘鸿的祭祀。
随后,朝廷就下诏书进行封赏,因为拥立皇帝有功,给梁冀增加了一万三千户食邑,封他弟弟梁不疑为颍阳侯、梁蒙为西平侯,儿子梁胤为襄邑侯;胡广被封为了安乐侯,赵戒被封为了厨亭侯,袁汤被封为了安国侯。另外,中常侍刘广这些宦官也被封了列侯。看到这种情况,杜乔就进谏说:“古代的明君都把任用贤才、赏罚分明当做首要的事。亡国的君主,难道他们朝廷里没有忠臣和治国的典籍吗?问题是他们得到贤才却不用他们的谋略,有典籍却不按里面说的去做,听到好的建议却不信里面的道理,听了谗言也分不清对错。陛下从藩王的位置成为皇帝,天下人都归顺您,但您没有礼遇尊敬忠臣贤才,反而先封赏身边的近臣。梁氏一家和宦官这些地位低微的人,没功劳却得到了好处,分割了那些本该给功臣的土地,这种荒谬的事说都说不完!有功劳不封赏,做好事的人就会失望;奸邪的人不惩罚,做坏事的人就会肆无忌惮。这样下去,就算摆着刑具,人们也不会害怕;赏赐爵位,也起不到激励作用。长此以往,哪里只是败坏朝政呢?还会导致身死国灭,所以不能不谨慎啊!”可惜!奏书交上去后,皇帝根本没当回事。
八月,皇帝下诏立梁氏为皇后。梁冀想用很丰厚的礼仪迎娶,杜乔则是按照旧的典章制度坚持不允许。梁冀还嘱咐杜乔举荐汜宫当尚书,杜乔因为汜宫有贪赃的罪就没任用。从这以后,杜乔就每天和梁冀对着干。九月,京城发生了地震,杜乔因为灾异被罢免了官职。冬天十月,朝廷任命司徒赵戒为太尉,司空袁汤为司徒,前太尉胡广为司空。
随后,宦官唐衡、左悺就一起跟桓帝说杜乔的坏话:“陛下以前即位的时候,杜乔和李固都提出了反对意见,说陛下不能供奉汉朝的宗庙祭祀。”桓帝因此就怨恨上了他们。十一月的时候,清河人刘文和南郡的妖贼刘鲔勾结,胡说“清河王应该统一天下”,想一起拥立刘蒜当皇帝。事情被发现后,刘文等人就劫持了清河国相谢暠,还说:“此时应该立清河王当天子,让你当三公。”谢暠听到这就骂他们,刘文一怒之下就把谢暠给杀了。于是朝廷就下令逮捕并杀了刘文、刘鲔。接着,有关部门就弹劾刘蒜,刘蒜获罪被贬为尉氏侯,迁到了桂阳,后来自杀了。
紧接着,梁冀就趁机诬陷李固、杜乔,说他们和刘文、刘鲔等人有勾结,请求逮捕治罪;太后一向知道杜乔忠诚,所以就没答应。梁冀就把李固抓进了监狱;李固的门生渤海人王调戴着刑具上书,以此证明李固是被冤枉的,河内人赵承等几十人也带着刑具到宫门前申诉,看到他们这么真诚,太后就下诏书赦免了李固。等他出狱的时候,京城街上的人都高呼万岁。梁冀听说后就感到很害怕,担心李固的名望品德最终成为自己的心腹大患,于是又拿之前的事上奏。大将军长史吴佑为李固的冤枉感到痛心,于是就和梁冀争辩。梁冀正在气头上,所以就没听他的话。从事中郎马融主笔给梁冀起草奏章,马融当时在场,吴佑对马融说:“李公的罪名,是你笔下促成的,李公如果被杀,你还有什么脸面见天下人!”梁冀听后就生气地起身进了内室,吴佑也直接走了。李固最终死在了监狱里,他临死前给胡广、赵戒写信说:“我受国家的厚恩,所以竭尽全力的辅佐皇帝,更是不顾生死,立志要扶持王室,让它和汉文帝、汉宣帝时一样兴盛。没想到梁氏一朝迷乱荒谬,你们又曲意顺从,把吉祥变成凶兆,把成事变成败局!汉家天下的衰微,就从这里开始了。你们身受君主的厚禄,国家颠覆却不扶持,要是把国家大事搞砸了,后世的好史官怎么会偏袒你们!如今我的生命走到头了,但在道义上已经满足了,还有什么可说的呢!”胡广、赵戒收到信后又悲痛又惭愧,都长叹流泪。
李固死了之后,梁冀就派人威胁杜乔说:“你还是早点自杀吧,这样你的妻子儿女还能保全。”但是杜乔不肯。第二天,梁冀派骑兵到他家门口打探消息,结果没听到哭声,梁冀就禀告太后逮捕他,杜乔也死在了监狱里。
紧接着,梁冀就把李固和杜乔的尸体扔在城北十字路口示众,还下令说谁敢靠近就治谁的罪。李固的学生郭亮此时还是个少年,就左手揣着奏章符节,右手拎着刑具,跑到宫门口上书请求收尸,结果没得到回应。于是他就和南阳人董班一起守在尸体旁哭,怎么赶都不走。夏门亭长骂他们说:“你们这些书呆子,还敢违抗诏书,是想找死吗?”郭亮说:“为了道义,命都不在乎,还怕威胁?”太后听说后,就把他们赦免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资治通鉴新译请大家收藏:(m.20xs.org)资治通鉴新译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