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74年
春季,正月乙未日,发生了日食。
闰月癸酉日,晋国寿光成公郑冲去世。
丁亥日,晋武帝下诏说:“自近代以来,常常有妾婢受到皇帝的宠爱而登上后妃之位,这极大的扰乱了尊卑的秩序;从今以后,不能以妾婢身份的人作为正妻。”另外从幽州分出部分地区设置平州。
三月癸亥日,发生了日食。
随后,晋武帝又下诏选取良家女子以及低级将吏的女儿五千多人进入宫中挑选,母女们在宫中号哭,哭声都传到了宫外。
夏季,四月己未日,晋国临淮康公荀顗去世。
这时,吴国左夫人王氏去世。吴王非常哀痛思念她,好几个月都没有走出宫门,丧葬的礼仪极为盛大。当时何氏因为是太后的缘故,宗族之人行事非常的骄横跋扈。吴王舅舅的儿子何都相貌和吴王相似,民间有谣传:“吴王已经死了,现在继位的是何都。”会稽郡又有谣传:“章安侯孙奋应当做天子。”孙奋母亲仲姬的坟墓在豫章,豫章太守张俊为坟墓打扫清理杂草。临海太守奚熙给会稽太守郭诞写信,非议国政;郭诞只上报了奚熙的书信内容,却没有上报那些妖言。吴王发怒,便下令将郭诞逮捕入狱,郭诞对此十分恐惧。功曹邵畴说:“有我在,太守您担忧什么?”于是就到官吏那里自首说:“我在本郡任职,地位居于朝廷高官之列,对于那些闲言碎语,本来就不是事实,我痛恨这种丑恶的传言,不忍心听到看到,因此想要包容掩盖这些事,所以不把它写在文书上,就想着能够安定人心、平息动荡不安的局势,好让这些传言自行消失。所以郭诞屈从我的意见,沉默着听从了我的话。这件事的过失,实际上是因为我。我不敢逃避死罪,所以向有关部门认罪。”随即就自杀了。吴王于是赦免了郭诞的死罪,并把他送到建安去造船。另外派遣他的舅舅三郡督何植去收捕奚熙。奚熙见状,便发兵自卫,结果被他的部下所杀,并把首级送到了建业。吴王又下令将张俊车裂,又把他们都灭了三族。同时诛杀了章安侯孙奋和他的五个儿子。
秋季,七月丙寅日,晋国皇后杨氏去世。当初,晋武帝因为太子脑子不聪明,担心他不能胜任继承人的职责,常常私下里询问皇后。皇后说:“立太子是立年长的而不是立贤能的,这怎么能变动呢!”镇军大将军胡奋的女儿是贵嫔,受到晋武帝的宠爱,皇后病重时,担心晋武帝立贵嫔为皇后,会导致太子地位不稳,就枕在晋武帝的膝上哭着说:“叔父杨骏的女儿杨芷品德美好,希望陛下选她来充实六宫。”晋武帝流着泪答应了。
随后,又任命前太常山涛为吏部尚书。山涛掌管选拔官吏十多年,每当有一个官职空缺,总是会选择有才能和资历适合的几个人,先启奏列出名单,等得到诏旨表明倾向后,再公开上奏。晋武帝所任用的人,有时并不是名单上排在最前面的,众人不了解内情,认为山涛选人时轻重任意,就把这事告诉了晋武帝,晋武帝却更加亲近爱护山涛了。山涛甄别选拔人才,都给他们写出评语再上奏,当时的人称为“山公启事”。
山涛向晋武帝推荐嵇绍,请求任命他为秘书郎,晋武帝下诏征召嵇绍。嵇绍因为父亲嵇康获罪,便隐居在家,想推辞不去就职。山涛对他说:“我为你考虑很久了,天地四季,尚且有消有长,何况是人呢!”嵇绍于是接受了任命,晋武帝让他担任秘书丞。
当初,东关之战失败后,晋文帝司马昭问僚属说:“近来这件事,谁该承担罪责?”安东司马王仪是王修的儿子,他回答说:“责任在元帅。”晋文帝发怒说:“你这司马是想把罪责推给我吗!”于是便把王仪拉出去杀了。王仪的儿子王裒为父亲死于非命而悲痛,便隐居起来教授学业,朝廷多次征召、地方官也多次举荐,但他都不接受。他从不面向西方就座(因为晋朝都城在西方),在父亲的墓旁搭建茅庐居住,早晚攀着柏树悲伤哭号,泪水沾在树上,树都因此枯萎了。读《诗经》读到“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时,没有不反复流泪的,弟子们因此都不再读《蓼莪》这首诗。因为家里贫穷,他需要计算着人口耕种田地,估量着自己的需要养蚕;有人馈赠他东西,他不接受;有人帮助他,他也不允许。学生们偷偷地帮他割麦子,王裒就把麦子扔掉,他到死都没有去做官。
对此,司马光说:从前舜诛杀了鲧,而禹却侍奉舜,是不敢废弃天下至公之道的。嵇康、王仪,都是无罪而死,他们的儿子不在晋朝做官是可以的。嵇绍如果没有在荡阴的忠诚表现,大概免不了要受到君子的讥讽吧!
此时,吴国大司马陆抗病重,就给吴王上奏疏说:“西陵、建平,是国家的屏障,地处长江上游,面临着两个方向的敌人。如果敌人乘船顺流而下,速度快如流星闪电,就不能依靠其他部队的救援来解救危急了。这是关系到国家安危的关键,不只是边境被侵犯的小祸患。我的父亲陆逊,从前在西部边境时上书说:‘西陵,是国家的西门,虽说容易防守,却也容易失守。如果失守,不只是失去一个郡,荆州也就不再属于吴国了。如果那里有危险,应当倾尽全国之力去争夺。’我先前请求驻扎三万精兵,可是主管官员循守常规,不肯派兵前往。自从步阐叛乱以后,兵力损耗更加严重。如今我所统领的千里之地,对外要抵御强大的敌人,对内要安抚各少数民族,而现有的士兵,总共才几万人,再加上长期战乱,导致他们疲惫不堪,难以应对突发变故。我愚昧地认为,各位亲王年幼,不要动用兵马而妨碍国家要务;另外,黄门宦官设立招募军队的名额,士兵百姓为了逃避劳役,纷纷逃亡去投靠他们。臣请求陛下特下诏书,挑选检阅军队,把躲在宦官那里的士兵全部调出来,补充到边境经常受到敌人攻击的地方,使我所统领的兵力能够达到八万人,省去其他事务,集中力量防备抵御敌人,或许可以没有祸患。如果不这样做,实在令人深深忧虑啊!我死了以后,请求把西方边境的事务托付给可靠的人。”陆抗去世后,吴王就让他的儿子陆晏、陆景、陆玄、陆机、陆云分别统领他的军队。陆机、陆云都擅长写文章,在当时名声很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资治通鉴新译请大家收藏:(m.20xs.org)资治通鉴新译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