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又给会稽王司马昱写信说:“作为臣子,谁不希望君主的声望能和前代圣君一样崇高!更何况遇到难得的时运呢!但考虑到能力有限,怎能不权衡轻重再行事呢!如今虽然有值得欣喜的机会,但向内审视自身,担忧却比欣喜更重。功业难以期望,残存的百姓即将灭绝,劳役没有止境,赋税征敛日益繁重,凭借小小的吴越之地,要治理天下十分之九的疆域,不灭亡还等什么!却不衡量自身德行与力量,不把国家拖垮不罢休,这是封疆之内的人都痛心哀叹却不敢说出实情的事啊。‘过去的事情无法挽回,未来的事情还能补救。’希望殿下再慎重考虑,先奠定无法被战胜的根基,等到根基稳固、形势有利时,再谋划北伐也不晚。如果不这样做,恐怕麋鹿游荡的地方,就不只是山林了(意为天下将沦为荒野,政权不保)!希望殿下暂时放下不切实际的高远志向,来解救当前极端危急的局面,这可说是把灭亡的趋势转化为生存,把灾祸转化为福气啊。”司马昱没有听从。
九月,殷浩驻扎在泗口,派遣河南太守戴施占据石门,荥阳太守刘遯占据仓垣。殷浩因为战事兴起,遣散太学学生,太学从此废止。
冬季,十月,谢尚派遣冠军将军王侠攻打许昌,攻克该城。秦国豫州刺史杨群撤退驻扎到弘农。朝廷征召谢尚担任给事中,戍守石头城。
丁卯日,燕主慕容俊返回蓟城。
原赵国将领中拥有军队、占据州郡的人,各自派遣使者向燕国投降;慕容俊任命王擢为益州刺史,夔逸为秦州刺史,张平为并州刺史,李历为兖州刺史,高昌为安西将军,刘宁为车骑将军。
慕容恪驻扎在安平,囤积粮食,修造攻城器械,准备讨伐王午。丙戌日,中山人苏林在无极起兵,自称天子;慕容恪从鲁口返回讨伐苏林。闰月,戊子日,慕容俊派遣广威将军慕舆根协助慕容恪攻打苏林,并将其斩杀。王午被他的部将秦兴杀死,吕护又杀掉秦兴,重新自称安国王。
燕国百官一起向慕容俊进献皇帝尊号,慕容俊答应了。十一月,丁卯日,燕国开始设置百官,任命国相封弈为太尉,左长史阳骛为尚书令,右司马皇甫真为尚书左仆射,典书令张悕为右仆射;其余文武官员,按等级授予官职。戊辰日,慕容俊即位为皇帝,实行大赦。他自称获得了传国玉玺,改年号为元玺。追尊武宣王慕容廆为高祖武宣皇帝,文明王慕容皝为太祖文明皇帝。当时东晋的使者恰好抵达燕国,慕容俊对使者说:“你回去,告诉你的天子:我承接天下人的推举,被中原地区拥戴,已经成为皇帝了!”随后,慕容俊将司州改为中州,在龙都设置留台,任命玄菟太守乙逸为尚书,专门负责留台事务。
秦国丞相苻雄在陇西攻打王擢,王擢逃奔到凉州,苻雄返回驻扎在陇东。张重华任命王擢为征虏将军、秦州刺史,特别宠爱优待他。
公元353年
春季,正月,乙卯日初一,东晋实行大赦。
二月,庚子日,燕主慕容俊册立妃子可足浑氏为皇后,册立世子慕容晔为皇太子,随后将皇后与太子都从龙城迁到蓟城的宫殿。
张重华派遣将军张弘、宋修会同王擢,率领一万五千骑兵讨伐秦国。秦国丞相苻雄、卫将军苻菁率军抵抗,在龙黎大败凉州军队,斩杀一万二千人,俘虏张弘、宋修,王擢放弃秦州,逃奔姑臧。秦主苻健任命领军将军苻愿为秦州刺史,镇守上邽。
三月,交州刺史阮敷讨伐林邑国,攻占五十多座营垒。
原赵国卫尉、常山人李犊聚集几千人反叛燕国。
西域胡人刘康谎称自己是刘曜的儿子,在平阳聚集部众,自称晋王;夏季,四月,秦国左卫将军苻飞率军讨伐并擒获刘康。
东晋任命安西将军谢尚为尚书仆射。
五月,张重华再次派遣王擢率领二万部众讨伐上邽,秦州的郡县大多响应王擢;苻愿战败,逃奔长安。张重华趁机上疏东晋朝廷,请求讨伐秦国。朝廷下诏晋升张重华为凉州牧。
燕主慕容俊派遣卫将军慕容恪讨伐李犊,李犊投降,慕容恪随后向东进军,在鲁口攻打吕护。
六月,秦国苻飞在仇池攻打氐王杨初,结果被杨初打败。丞相苻雄、平昌王苻菁率领四万步兵骑兵驻扎在陇东。
秦主苻健收纳张遇的继母韩氏为昭仪,多次在众人面前对张遇说:“你是我的养子。”张遇对此感到耻辱,趁苻雄等人的精锐兵力在外征战时,暗中勾结关中豪杰,打算消灭苻氏,献出关中之地向东晋投降。秋季,七月,张遇与黄门官刘晁谋划连夜袭击苻健,刘晁约定到时打开城门接应。恰逢苻健派刘晁外出办事,刘晁坚决推辞,却不得已只好前往。张遇不知道情况变化,领兵到城门下,城门却没有打开。事情败露,张遇被处死。此后,孔特在池阳起兵,刘珍、夏侯显在鄠县起兵,乔秉在雍县起兵,胡阳赤在司竹起兵,呼延毒在灞城起兵,各路人马达数万人,分别派遣使者向东晋请求援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资治通鉴新译请大家收藏:(m.20xs.org)资治通鉴新译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