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蕴坚决推辞徐州刺史的职务,谢安对他说:“你身为皇后的父亲,地位尊贵,不应过分看轻自己,辜负当前的朝廷任命。”王蕴这才接受任命。
起初,中书郎郗超自认为父亲郗愔的职位和待遇应该在谢安之上,但谢安进入朝廷掌握机要大权,郗愔却只能担任清闲无实权的官职,郗超常常在言辞神色中表现出愤怒和不满,因此与谢氏家族产生隔阂。
当时朝廷正担忧前秦的入侵,下诏寻求能镇守防御北方边境的文武良将,谢安推荐自己的侄子谢玄应诏。郗超听说后,感叹道:“谢安的明智,在于能违背众人意见举荐亲属;谢玄的才能,也足以不辜负这次举荐。”众人都认为郗超的说法不对。郗超说:“我曾和谢玄一起在桓温的幕府任职,亲眼看到他运用人才的能力,即便是处理琐碎小事,也能让每个人都胜任自己的职位,所以我了解他的才能。”
谢玄招募勇猛善战的士兵,得到彭城人刘牢之等几人。谢玄任命刘牢之为参军,常让他率领精锐部队担任前锋,每次作战都能取胜。这支军队当时被称为“北府兵”,敌人对它十分畏惧。
壬寅日(十五日),护军将军、散骑常侍王彪之去世。
起初,谢安想扩建皇宫宫室,王彪之说:“东晋中兴初期,把东府作为皇宫,非常简陋。苏峻叛乱时,晋成帝只能在兰台的朝堂办公,那里几乎无法遮挡寒暑,所以才营建了新皇宫。新皇宫与汉、魏时期的皇宫相比,已经算简陋了;但与刚过江时的皇宫相比,却算奢侈了。如今敌寇势力正强,怎能大规模征发徭役,使百姓劳累困扰呢!”
谢安说:“皇宫简陋破旧,后代会说我们这些人没有能力。”王彪之说:“凡是承担天下重任的人,应当保全国家、安定家族,专心治理政事,难道要把修建宫室当作有能力的表现吗?”谢安无法反驳他的意见,所以在王彪之在世期间,朝廷始终没有营建新宫室。
十二月,临海太守郗超去世。
起初,郗超依附桓氏家族,因父亲郗愔忠诚于晋朝王室,他一直不让父亲知道自己与桓氏的勾结。等到郗超病重,他拿出一箱书信交给门生,说:“我父亲年事已高,我死后,如果他因为悲痛惋惜而影响饮食睡眠,你就把这箱书信呈给他;如果没有这种情况,就把书信烧掉。”
郗超死后,郗愔果然因悲痛惋惜而生病,门生把那箱书信呈给郗愔,里面全是郗超与桓温来往商议的秘密计谋。郗愔大怒,说:“这小子死得太晚了!”于是不再为他哭泣。
公元378年
春季二月乙巳日(初一),东晋开始修建新皇宫,孝武帝暂时移居到会稽王的府邸。
前秦皇帝苻坚派遣征南大将军、都督征讨诸军事、代理尚书令长乐公苻丕,武卫将军苟苌,尚书慕容暐率领七万步兵、骑兵进攻襄阳;又命荆州刺史杨安率领樊城、邓县的军队作为前锋,征虏将军始平人石越率领一万精锐骑兵从鲁阳关出兵,京兆尹慕容垂、扬武将军姚苌率领五万士兵从南乡出兵,领军将军苟池、右将军毛当、强弩将军王显率领四万士兵从武当出兵,各路军队会师后共同攻打襄阳。
夏季四月,前秦军队抵达沔水北岸。东晋梁州刺史朱序认为前秦没有战船,对此不加防备。不久,石越率领五千骑兵乘船渡过汉水,朱序惊慌失措,只能固守襄阳中城。石越攻克襄阳外城,缴获一百多艘船只,用来运送后续军队。长乐公苻丕督促众将领攻打中城。
朱序的母亲韩氏听说前秦军队将至,亲自登上城墙巡查,走到城墙西北角时,认为这里防守不够坚固,便率领一百多名婢女和城中的女子壮丁,在城墙内侧又修筑了一道斜向的城墙。等到前秦军队攻城时,西北角的城墙果然崩塌,士兵们转移到新修筑的城墙上防守,襄阳人把这道新城墙称为“夫人城”。
桓冲当时在上明驻守,拥有七万军队,但因畏惧前秦兵力强盛,不敢进军救援襄阳。苻丕想加紧攻打襄阳,苟苌说:“我们的兵力是敌人的十倍,粮草堆积如山,只需慢慢把汉水、沔水流域的百姓迁移到许昌、洛阳一带,阻断襄阳的运粮通道,断绝他们的援兵,襄阳就像网中的飞鸟,还怕抓不到吗?何必牺牲众多将士,急于求成呢!”苻丕听从了他的建议。慕容垂攻克南阳,抓获南阳太守郑裔,随后与苻丕在襄阳会师。
秋季七月,东晋新皇宫建成;辛巳日(二十五日),孝武帝迁入新宫居住。
前秦兖州刺史彭超请求进攻驻守彭城的沛郡太守逯,并且说:“希望再派遣大将攻打淮南各城,形成与征南大将军(苻丕)相互配合的‘棋劫’之势,东西两路同时进军,平定丹杨(东晋都城所在,代指东晋)不在话下。”苻坚采纳了他的建议,任命彭超为都督东讨诸军事;又派后将军俱难、右禁将军毛盛、洛州刺史邵保率领七万步兵、骑兵进攻淮阳、盱眙。彭超是石越的弟弟,邵保是邓羌的堂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资治通鉴新译请大家收藏:(m.20xs.org)资治通鉴新译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