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丁巳日,北魏将军伊谓率领两万骑兵袭击高车族残余部落袁纥部、乌频部;十一月庚午日,大败这两个部落。
随后,东晋朝廷下诏让楚王桓玄使用天子的礼仪音乐,他的王妃改称王后,世子改称太子。十一月丁丑日,卞范之撰写禅让诏书,让临川王司马宝逼迫晋安帝抄写。司马宝是司马曦的曾孙。
十一月庚辰日,晋安帝亲临殿前,派兼太保、领司徒王谧捧着皇帝印玺绶带,将皇位禅让给楚王桓玄。十一月壬午日,晋安帝出宫居住在永安宫。十一月癸未日,朝廷将晋朝太庙的祖先牌位迁到琅邪国,穆章何皇后和琅邪王司马德文都迁居到司徒府。文武百官前往姑孰劝桓玄登基。
十二月庚寅朔日(初一),桓玄在九井山北修筑祭坛;十二月壬辰日,桓玄正式登基称帝。禅让册文中多有贬低晋朝皇室的内容,有人劝谏他,桓玄说:“禅让的文书,本来就只该向百姓陈述实情,怎么能欺骗上天呢!”
接着,桓玄宣布大赦,改年号为永始。将南康郡的平固县封给晋安帝,称平固王;降封何皇后为零陵县君,琅邪王司马德文为石阳县公,武陵王司马遵为彭泽县侯。
桓玄追尊父亲桓温为宣武皇帝,庙号太祖;追尊南康公主为宣皇后;封儿子桓昇为豫章王。任命会稽内史王愉为尚书仆射,王愉的儿子、相国左长史王绥为中书令。王绥是桓氏的外甥。
十二月戊戌日,桓玄进入建康皇宫,登上皇帝宝座时,宝座突然塌陷,大臣们都惊慌失色。殷仲文说:“这是因为陛下圣德深厚,大地都承载不住啊。”桓玄听后非常高兴。
梁王司马珍之的属官孔朴护送司马珍之逃往寿阳。司马珍之是司马曦的曾孙。
十二月戊申日,后燕君主慕容熙尊奉后燕太祖慕容垂的贵嫔段氏为皇太后。段氏是慕容熙的养母。十二月己酉日,慕容熙立苻贵嫔为皇后,宣布大赦。
十二月辛亥日,桓玄将晋安帝迁徙到寻阳。
后燕任命卫尉悦真为青州刺史,镇守新城;任命光禄大夫卫驹为并州刺史,镇守凡城。
十二月癸丑日,桓玄将父亲桓温的神位送入太庙。他亲临听讼观审查囚犯,无论罪行轻重,大多被赦免释放;遇到拦路乞讨的人,有时也会抚恤他们。他就是这样喜欢施行小恩小惠。
这一年,北魏君主拓跋珪开始命令有关部门制定官员的冠服制度,依据官阶品级区分等级。但当时制度刚刚创立,大多没有遵循古代礼法。没想到,桓温一直想篡夺皇位的事没实现,却在自己儿子这里实现了,两者的区别可能就是所处的环境不同吧!
到了公元404年春季正月,桓玄立他的妻子刘氏为皇后。刘氏是刘乔的曾孙女。桓玄因祖父桓彝以上先辈的名位不显赫,便不再追尊他们并建立宗庙。散骑常侍徐广说:“敬重父亲,子女才会心悦诚服,请依照旧例建立七代祖先的宗庙。”桓玄说:“按礼仪,太祖牌位应面朝东方,后代祖先按左昭右穆排列。晋朝建立七庙,连宣帝司马懿都不能占据正东的位置,有什么值得效仿的!”秘书监卞承之对徐广说:“如果宗庙祭祀真的连祖先都顾及不到,由此可知楚朝的国运不会长久。”徐广是徐邈的弟弟。
桓玄自即位以来,内心常常不安。二月己丑朔日(初一)夜里,钱塘江大潮涌入石头城,淹死很多人,喧哗声震动天地。桓玄听到后,恐惧地说:“奴才们要造反了!”
桓玄性情苛刻琐碎,喜欢自夸。负责奏事的官员,若奏疏中有一个字不规范,或一句话有差错,他必定加以指责,以此显示自己聪明。尚书省回复诏书时,误把“春蒐”(春季狩猎)写成“春菟”,从左丞王纳之往下,所有参与签署的官员,都被降职罢免。他有时亲自批注任免官吏,有时亲自选用令史,诏令繁杂混乱,有关部门来不及奉命执行,而朝廷法纪混乱,积压的奏案多到无法统计。他还喜好出游打猎,有时一天出去好几次。他迁居东宫后,又修缮宫室,土木工程同时兴起,督促进度十分严苛,朝廷内外骚动不安,想叛乱的人越来越多。
桓玄派遣使者加封益州刺史毛璩为散骑常侍、左将军。毛璩扣留了桓玄的使者,不接受任命。毛璩是毛宝的孙子。桓玄任命桓希为梁州刺史,分别命令众将驻守三巴地区(巴郡、巴东、巴西)来防备毛璩。毛璩向远近各地传布檄文,列举桓玄的罪状,派遣巴东太守柳约之、建平太守罗述、征虏司马甄季之击败桓希等人,随后率领部众进军驻守白帝城。
刘裕跟随徐、兖二州刺史、安成王桓修入朝。桓玄对王谧说:“刘裕的风度气质不同寻常,是人才中的俊杰。”每次游乐聚会,桓玄必定殷勤接待刘裕,赏赐十分丰厚。桓玄的皇后刘氏,有智慧和洞察力,对桓玄说:“刘裕走路如龙似虎,目光不凡,恐怕最终不会屈居人下,不如趁早除掉他。”桓玄说:“我正要平定中原,除了刘裕没人能用;等平定关中、黄河地区后,再另作打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资治通鉴新译请大家收藏:(m.20xs.org)资治通鉴新译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