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玄任命桓弘为青州刺史,镇守广陵;任命刁逵为豫州刺史,镇守历阳。桓弘是桓修的弟弟;刁逵是刁彝的儿子。
这时,刘裕与何无忌同乘一条船返回京口,秘密谋划恢复晋朝皇室。刘迈的弟弟刘毅住在京口,也与何无忌商议讨伐桓玄。何无忌说:“桓氏势力强盛,能图谋吗?”刘毅说:“天下之事本就有强有弱,若行事违背道义,再强也会变弱,只怕找不到能主持大事的人。”何无忌说:“天下民间并非没有英雄。”刘毅说:“我所见的只有刘裕(时任下邳太守)。”何无忌笑而不答,回去后把这话告诉刘裕,于是与刘毅确定谋反计划。
起初,太原人王元德和弟弟王仲德曾为前秦苻氏起兵攻打后燕君主慕容垂,失败后前来投奔晋朝,朝廷任命王元德为弘农太守。王仲德见桓玄称帝,对人说:“自古以来改朝换代,确实不止一个家族,但如今起兵的人,恐怕不足以成就大事。”
平昌人孟昶任青州主簿,桓弘派孟昶到建康,桓玄见到孟昶后很欣赏他,对刘迈说:“在出身寒微的士人里找到一个可任尚书郎的人,你和他是同乡,是否认识?”刘迈一向与孟昶关系不好,回答说:“我在京口时,没听说孟昶有特殊才能,只听说他们父子频繁互相赠诗罢了。”桓玄笑着不再提此事。孟昶听说后非常怨恨刘迈,回到京口后,刘裕对孟昶说:“民间应当会有英雄崛起,你听说过吗?”孟昶说:“如今的英雄还能有谁,正是你啊!”
于是刘裕、刘毅、何无忌、王元德、王仲德、孟昶,以及刘裕的弟弟刘道规、任城人魏咏之、高平人檀凭之、琅邪人诸葛长民、河内太守陇西人辛扈兴、振威将军东莞人童厚之,共同谋划起兵。刘道规任桓弘的中兵参军,刘裕派刘毅到长江北岸与刘道规、孟昶会合,一起杀死桓弘,占据广陵;诸葛长民任刁逵的参军,派他杀死刁逵,占据历阳;王元德、辛扈兴、童厚之留在建康,让他们聚集部众攻打桓玄作为内应;约定日期同时行动。
孟昶的妻子周氏家境富裕,孟昶对她说:“刘迈在桓玄面前诋毁我,让我一生难以得志,我决心要造反。你不如趁早和我断绝关系,若我将来得到富贵,再接你团聚也不晚。”周氏说:“你父母还在世,却想策划非凡的谋反大事,这哪里是妇人能劝阻的!若事情失败,我会在官府中侍奉你的父母,绝没有回娘家的打算。”孟昶怅然失意了很久才起身。周氏叫住孟昶让他坐下,说:“看你的举动,不是要和我商量,不过是想要财物罢了。”接着指着怀里的孩子说:“就算卖掉这个孩子,我也不会吝惜。”于是拿出全部家产资助孟昶。孟昶弟弟孟顗的妻子,是周氏的堂妹,周氏哄她说:“昨夜梦见很不吉利的事,家里红色的东西应该全部拿来镇邪。”堂妹相信了她,就把红色物品都拿来,周氏把它们全部缝制成士兵的战袍。
何无忌夜里在屏风后起草檄文,他的母亲是刘牢之的姐姐,登上阁楼暗中观察,哭着说:“我比不上东海的吕母(西汉末年起义领袖),这是很明显的了。你能有这样的志向,我还有什么遗憾!”她问与何无忌同谋的人是谁,何无忌说:“是刘裕。”母亲更加高兴,接着向他分析桓玄必定失败、起兵必定成功的道理,鼓励他。
乙卯日,刘裕借口打猎,与何无忌召集部众,得到一百多人。丙辰日清晨,京口城门打开,何无忌穿着传达诏令的官服,谎称是朝廷使者,走在前面,部众跟在后面一起进城,立即斩杀桓修示众。桓修的司马刁弘率领文武官员前来救援,刘裕登上城墙对他们说:“江州刺史郭昶之已在寻阳侍奉皇帝复位,我们都接到秘密诏书,诛杀叛逆党羽,如今叛贼桓玄的首级应当已悬挂在朱雀航(建康重要浮桥)上了。你们难道不是大晋的臣子吗?现在来这里想做什么?”刁弘等人相信了,于是收兵撤退。
随后,刘裕问何无忌:“现在急需一名府主簿,去哪里找呢?”何无忌说:“没人比刘道民更合适了。”刘道民就是东莞人刘穆之。刘裕说:“我也认识他。”于是立即派人骑马去召刘穆之。当时刘穆之听到京口的喧哗声,早晨起床后走到路边,正好与使者相遇。刘穆之盯着使者看了很久没说话,随后返回屋内,把粗布衣服改制成裤子,前去见刘裕。刘裕说:“我们刚发起大义,正面临艰难,急需一名军吏,你认为谁能胜任?”刘穆之说:“您的府署刚建立,军吏确实需要有才能的人,仓促之间,大概没有比我更合适的了。”刘裕笑着说:“你能屈就,我的大事就能成功了。”当即在座位上任命刘穆之为主簿。
孟昶劝说桓弘在当天出去打猎,天还没亮,桓弘就打开城门让猎人出城;孟昶与刘毅、刘道规率领几十名壮士径直闯入府内,桓弘正在喝粥,当即被斩杀。他们趁机收编部众渡过长江。刘裕派刘毅诛杀刁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资治通鉴新译请大家收藏:(m.20xs.org)资治通鉴新译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