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后燕辽西太守邵颜犯罪,逃亡后成为盗贼;九月,中常侍郭仲讨伐并斩杀了他。
此时,汝水干涸,南燕君主慕容备德对此感到厌恶,不久就卧病在床。北海王慕容超请求为他祈祷,慕容备德说:“君主的寿命长短由上天决定,不是汝水所能左右的。”慕容超坚持请求,慕容备德还是没有答应。
戊午日,慕容备德在东阳殿召见群臣,商议立慕容超为太子。不久发生地震,文武百官都很惊恐,慕容备德也感到不安,于是返回后宫。当天夜里,慕容备德病情加重,双目紧闭,不能说话。段后大声说:“现在召中书官来写诏书,立慕容超为太子,可以吗?”慕容备德睁开眼睛,点头同意。于是立慕容超为皇太子,宣布大赦,不久慕容备德去世。宫中制作了十几具棺材,在夜间从四个城门运出,秘密埋葬在山谷中。
己未日,慕容超即位为皇帝,宣布大赦,更改年号为太上。尊奉段后为皇太后。任命北地王慕容钟为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慕容法为征南大将军、都督徐、兖、扬、南兖四州诸军事,加授慕容镇开府仪同三司,任命尚书令封孚为太尉,麹仲为司空,封嵩为尚书左仆射。癸亥日,慕容超将慕容备德虚葬在东阳陵,谥号为献武皇帝,庙号为世宗。
慕容超提拔亲信公孙五楼为心腹。慕容备德过去的大臣北地王慕容钟、段宏等人都感到不安,纷纷请求到外地任职。慕容超任命慕容钟为青州牧,段宏为徐州刺史。任命公孙五楼为武卫将军,兼任屯骑校尉,参与朝廷政事。封孚劝谏说:“我听说亲信不应安置在外地,寄居的人不应留在朝廷内。慕容钟是国家的宗室重臣,国家的稳定全靠他;段宏是外戚,有声望,百姓都敬重他;他们正应该辅佐朝政,不应该派往外地镇守。现在慕容钟等人外出镇守藩镇,公孙五楼在朝廷内辅佐,我私下里感到不安。”但慕容超没有听从。慕容钟、段宏心中都愤愤不平,互相说:“黄狗的皮,恐怕最终要用来补狐裘(比喻好的东西被用来填补坏的东西,贤才被弃用)。”公孙五楼听说后,对他们心怀怨恨。
此时,魏咏之去世,江陵县县令罗修谋划起兵袭击江陵,拥戴王慧龙为主。刘裕任命并州刺史刘道规为都督荆、宁等六州诸军事、荆州刺史。罗修的谋划没有成功,于是拥戴王慧龙逃往後秦。
乞伏乾归讨伐仇池,被杨盛打败。西凉公李暠和长史张邈谋划迁都酒泉,以逼近沮渠蒙逊;任命张体顶为建康太守,镇守乐涫,任命宋繇为敦煌护军,和他的儿子敦煌太守李让一起镇守敦煌,随后将都城迁到酒泉。
李暠亲手写下训令,告诫几个儿子,认为:“处理政务的人应当谨慎地施行奖赏和惩罚,不要凭个人的爱憎行事,亲近忠诚正直的人,疏远谄媚奸邪的人,不要让身边的人暗中玩弄权势。对于别人的诋毁和赞誉,应当仔细核查真假;审理诉讼、判决案件时,一定要和颜悦色地依据道理,千万不要预先怀疑别人欺诈,轻易地发脾气。一定要广泛咨询意见,不要独断专行。我执政五年,虽然没能让百姓安居乐业,但我能包容别人的过错,过去是仇敌,后来可以成为心腹大臣,大体上没有辜负新老朋友,处理事务公正,胸怀坦荡没有瑕疵,始终没有私心,也没有随意增减赋税徭役。从眼前看,似乎没有什么成就,但从长远来看,还是有好处的,或许也无愧于前人了。”
十二月,后燕君主慕容熙袭击契丹。
公元406年,春季正月甲申日,北魏君主拓跋珪前往豺山宫。他下令各州设置三名刺史,各郡设置三名太守,各县设置三名令长;刺史、令长分别前往各自管辖的州、县任职,太守虽已设置却不亲自治理百姓。功臣担任州刺史的,全部被召回京城,保留爵位回家闲居。
益州刺史司马荣期在白帝城进攻谯明子,将其击败。
后燕君主慕容熙抵达径北,因畏惧契丹兵力强盛,想要撤兵返回,苻皇后不答应。戊申日,慕容熙于是放弃粮草物资,率领轻装部队袭击高句丽。
南燕君主慕容超猜忌暴虐日益严重,政令出自受宠信的权贵之手,他还沉迷于出游打猎。封孚、韩卓多次劝谏,慕容超都不听。慕容超曾在朝堂上问封孚:“朕可以和前代的哪位君主相比?”封孚回答:“桀、纣。”慕容超既羞愧又愤怒,封孚却缓缓走出朝堂,神色毫无改变。鞠仲对封孚说:“和天子说话,怎能这样呢!应该回去谢罪。”封孚说:“我已年过七十,只盼能死得其所罢了!”最终没有去谢罪。慕容超因封孚当时有声望,便宽容了他。
桓玄叛乱时,河间王司马昙之的儿子司马国璠、司马叔璠逃往南燕。二月甲戌日,司马国璠等人攻打弋阳。
后燕军队行军三千多里,士兵和马匹疲惫寒冷,死亡的人接连不断。他们进攻高句丽的木底城,却没能攻克,只好撤兵返回。夕阳公慕容云被箭射伤,又畏惧慕容熙的暴虐,于是以生病为由辞去官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资治通鉴新译请大家收藏:(m.20xs.org)资治通鉴新译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