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父老听说刘裕即将东归,都到刘裕营门前流泪诉说:“我们这些残留的百姓没有受到朝廷的教化,至今已有一百年,如今才看到汉族衣冠之士,人人相互庆贺。长安的十座先帝皇陵是公家的祖坟,咸阳的宫殿是公家的住宅,您放弃这里,还想去哪里呢!”刘裕为此感到怜悯,安慰他们说:“我接受朝廷的命令,不能擅自留下。实在感激各位怀念故土的心意,现在我把小儿子(刘义真)和文武贤才留下来共同镇守这片土地,希望你们好好与他们相处。”十二月庚子日,刘裕从长安出发,经洛阳进入黄河,疏通汴渠,返回江南。
氐族豪强徐骇奴、齐元子等人率领三万部落在雍州聚居,派使者向北魏请求投降。北魏国主拓跋嗣派将军王洛生、河内太守杨声等人向西进军接应他们。
闰十二月壬申日,北魏国主拓跋嗣前往大宁长川。
关中、雍州的一千多家百姓推举襄邑县令上谷人寇赞为首领,向北魏投降,拓跋嗣任命寇赞为魏郡太守。很久以后,流入北魏河南、荥阳、河内等地的关中、雍州百姓,达到上万户。拓跋嗣于是设置南雍州,任命寇赞为刺史,封河南公,治所设在洛阳,设置雍州郡县来安抚流民。寇赞擅长招抚百姓,前来归附的流民,是最初的三倍。
夏王赫连勃勃听说太尉刘裕东归,非常高兴,于是向王买德询问:“我想夺取关中,你试着说说策略。”王买德说:“关中是地势险要的战略要地,而刘裕却让年幼的儿子镇守。他匆忙东归,正是想急于完成篡夺晋朝皇位的大事,没有心思再顾及中原地区。这是上天把关中赐给我,不能错过这个机会。青泥、上洛是南北地区的险要关口,应当先派游击部队截断这两处;向东封锁潼关,断绝晋军的水陆退路;然后向三辅地区传递檄文,施加威力、给予恩德,这样刘义真就像落在罗网中一样,轻易就能擒获。”赫连勃勃于是任命儿子抚军大将军赫连璝为都督前锋诸军事,率领两万骑兵进军长安。前将军赫连昌驻守潼关,任命王买德为抚军右长史,驻守青泥,赫连勃勃亲自率领大军作为后援。
这一年,北魏都坐大官章安侯封懿去世。
到了公元418年,春季正月初一(丁酉日),北魏国主拓跋嗣回到平城,命令护高车中郎将薛繁率领高车、丁零部落向北攻略,抵达弱水后返回。
辛巳日,朝廷宣布大赦。
夏国赫连璝率军抵达渭阳,关中百姓投降他的人络绎不绝。龙骧将军沈田子领兵抵抗,因畏惧夏军兵力强盛,只好退守刘回堡,派使者回去向王镇恶报告。王镇恶对王修说:“刘公把十岁的孩子托付给我们,应当共同尽力;沈田子却拥兵不进,敌人怎么能平定!”使者返回后,把王镇恶的话告诉沈田子。沈田子与王镇恶原本就有互相图谋的想法,因此更加愤怒恐惧。不久,王镇恶与沈田子一同出兵北地抵抗夏军,军中谣言四起:“王镇恶想杀光南方人,只带几十人护送刘义真南归,趁机占据关中反叛。”辛亥日,沈田子邀请王镇恶到傅弘之的军营商议军事。沈田子请求屏退旁人密谈,让同宗族人沈敬仁在营帐中斩杀王镇恶,谎称是奉太尉刘裕的命令诛杀他。傅弘之飞奔去报告刘义真,刘义真与王修身披铠甲登上横门,观察局势变化。不久,沈田子率领几十人赶来,声称王镇恶反叛。王修捉住沈田子,列举他擅自杀人的罪状,将其斩首;任命冠军将军毛修之接替王镇恶担任安西司马。傅弘之在池阳大败赫连璝,又在寡妇渡再次击败他,斩杀俘获大量夏军,夏军才撤退。
壬戌日,太尉刘裕抵达彭城,解除戒严,琅邪王司马德文先返回建康。
刘裕听说王镇恶被杀,便上奏表称“沈田子突然精神失常,擅自杀害忠勋之臣”,追赠王镇恶为左将军、青州刺史。
随后,朝廷任命彭城内史刘遵考为并州刺史、兼任河东太守,镇守蒲阪;征召荆州刺史刘道怜为徐、兖二州刺史。
刘裕想让世子刘义符镇守荆州,便任命徐州刺史刘义隆为司州刺史,镇守洛阳。中军谘议张邵劝谏说:“太子是国家的根本,关系到天下安危,不应驻守外地。”于是改任刘义隆为都督荆、益、宁、雍、梁、秦六州诸军事、西中郎将、荆州刺史,任命南郡太守到彦之为南蛮校尉,张邵为司马、兼任南郡相,冠军功曹王昙首为长史,北徐州从事王华为西中郎主簿,沈林子为西中郎参军。刘义隆年纪尚小,府中事务都由张邵决定。王昙首是王弘的弟弟。刘裕对刘义隆说:“王昙首沉稳坚毅、有器量,是宰相之才,你凡事都要向他咨询。”
朝廷任命南郡公刘义庆为豫州刺史。刘义庆是刘道怜的儿子。
刘裕辞去司州刺史职务,兼任徐、冀二州刺史。
西秦王乞伏炽磐任命乞伏木弈干为沙州刺史,镇守乐都。二月,乙弗部落的乌地延率领两万户部众投降西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资治通鉴新译请大家收藏:(m.20xs.org)资治通鉴新译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