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晔与沈演之都被文帝信任,范晔先到宫中时,一定会等沈演之来了一起觐见;如果沈演之先到,却常常被单独召见,范晔因此心怀怨恨。范晔曾多次担任刘义康的属官,期间曾因事得罪刘义康。谢综及其父亲谢述,都受到刘义康的厚待,谢综的弟弟谢约还娶了刘义康的女儿。谢综曾任刘义康的记室参军,从豫章返回后,向范晔转达刘义康的心意,请求化解过去的矛盾,重新恢复往日的友好关系。大将军府史仲承祖深受刘义康宠信,听说孔熙先有谋反计划,便暗中与他结交。丹阳尹徐湛之一向被刘义康喜爱,仲承祖因此结交徐湛之,把谋反的秘密计划告诉了他。僧人法略、尼姑法静都感激刘义康过去的恩德,也与孔熙先往来。法静的妹夫许曜是宫中领队官,承诺作为内应。法静前往豫章时,孔熙先交给她书信,向刘义康陈述谶纬预言中的征兆。于是他们秘密安排官职,将平时不喜欢的人都列入诛杀名单。孔熙先又让弟弟孔休先撰写讨伐檄文,声称:“贼臣赵伯符率兵冒犯皇帝车驾,灾祸波及太子。徐湛之、范晔等人不惜性命、奋起反抗,当天就斩杀赵伯符及其党羽。如今派遣护军将军臧质捧着皇帝印玺,迎接彭城王(刘义康)登基称帝。”孔熙先认为发动大事应当用刘义康的名义晓谕众人,范晔又伪造刘义康写给徐湛之的书信,命令他诛杀皇帝身边的恶人,并将书信展示给同党看。
文帝在武帐冈设宴时,范晔等人计划在当天发动叛乱。许曜侍奉文帝,手按刀柄向范晔使眼色,范晔却不敢抬头看。不久宴会结束,徐湛之担心事情失败,就暗中把谋反计划报告给了文帝。文帝让徐湛之详细打探整个计划的来龙去脉,获取了檄文和被选任官职的名单,呈交给文帝。文帝于是命令有关部门逮捕叛乱者,彻底追查。当天夜里,文帝召见范晔,将他安置在客省(官员等候召见的地方),先在宫外逮捕谢综以及孔熙先兄弟,他们全都认罪。文帝派遣使者审问范晔,范晔仍隐瞒抵赖;孔熙先听说后,笑着说:“所有的部署安排、檄文、书信,都是范晔撰写的,为什么到现在还这样抵赖呢?”文帝把范晔的笔迹拿给他看,范晔才详细交代了全部实情。
第二天,武士将范晔等人押送到廷尉府。孔熙先主动坦白,言辞语气毫无惧色。文帝欣赏他的才华,派人安慰勉励他说:“以你的才能却在集书省(掌管图书文籍的机构)任职,理应心怀不满,这是我亏待了你啊。”又责备前吏部尚书何尚之说:“让孔熙先快三十岁了还只做个散骑郎,他怎么会不谋反呢!”孔熙先在狱中上书感谢文帝的宽恕,同时陈述谶纬预言,恳切告诫文帝要防范皇室内部自相残杀的灾祸,说:“希望陛下不要丢弃这封书信,把它存放在中书省。如果我死后,或许陛下还能翻看,希望能在九泉之下,略微弥补我的过错。”
范晔在狱中作诗说:“虽无嵇生琴,庶同夏侯色。”(虽没有嵇康临刑前弹奏《广陵散》的雅兴,却希望能有夏侯玄临刑时的从容神色)。范晔原本以为入狱后会立刻被处死,但文帝下令彻底追查案件,过了二十天仍未判决,范晔又产生了活下去的希望。狱吏调侃他说:“外面传闻詹事(范晔时任太子詹事)或许会被长期囚禁。”范晔听说后,又惊又喜。谢综、孔熙先嘲笑他说:“詹事过去捋起袖子、瞪着眼睛,跃马驰骋、顾盼自雄,自认为是一代豪杰;如今却如此慌乱,竟这样怕死!即便陛下饶你一命,你作为臣子图谋杀害君主,还有什么脸面活下去!”
十二月乙未日(十一日),范晔、谢综、孔熙先及其子弟、党羽全部被处死。范晔的母亲赶到刑场,痛哭着责备范晔,用手拍打他的脖子,范晔面不改色;他的妹妹和妓妾前来告别时,范晔却泪流满面。谢综说:“舅舅您的神色,远不如夏侯玄啊。”范晔于是擦干眼泪,不再哭泣。
谢约没有参与谋反,他看到兄长谢综与孔熙先交往,常常劝谏说:“这个人做事轻率、喜欢猎奇,不合正道,行事果断却毫无约束,不能与他亲近。”谢综不听,最终失败。谢综的母亲因儿子、弟弟参与叛乱,独自不肯去刑场探望。范晔对谢综说:“姐姐现在不来,比别人强多了。”
官府抄没范晔家产时,发现他家中的乐器、服饰、玩物都珍贵华丽,妓妾们佩戴的珍珠翡翠数不胜数。而他的母亲却居住在简陋的房屋里,只有一个装柴草的柜子;他的侄子冬天没有棉被,叔父也只有单布铺盖。
对此,裴子野评论说:拥有超群的才华,必定会想找到能施展抱负的依托;胸怀超越世俗的度量,就会对平凡的地位感到愤懑。能以道义约束自己、以礼仪规范行为的人,大概很少见吧!刘弘仁(刘湛)、范蔚宗(范晔)都心怀不满而贪图权势,自恃才华而图谋叛逆,世代积累的清白家风,一朝之间荡然无存。过去所谓的智慧才能,反而成了招致杀身之祸的工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资治通鉴新译请大家收藏:(m.20xs.org)资治通鉴新译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