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帝梦见有人禀报:“豫章太守刘愔谋反。”醒来后,立即派人前往豫章郡将刘愔处死。
北魏献文帝返回平城。
庚午日,北魏孝文帝前往籍田举行亲耕仪式。
夏季四月,南朝宋朝廷任命垣崇祖代理徐州事务,并将守军转移到龙沮戍守。
己亥日,宋明帝病危,任命江州刺史桂阳王刘休范为司空,又任命尚书右仆射褚渊为护军将军,加授中领军刘勔为右仆射,下诏命褚渊、刘勔与尚书令袁粲、荆州刺史蔡兴宗、郢州刺史沈攸之共同接受顾命,辅佐新君。褚渊向来与萧道成交好,便将他引荐给宋明帝,诏书又任命萧道成为右卫将军,兼任卫尉,与袁粲等人共同掌管朝廷机要事务。当天夜里,宋明帝驾崩。庚子日,太子即位为皇帝(宋后废帝),实行大赦。当时苍梧王(宋后废帝)年仅十岁,袁粲、褚渊执掌朝政。他们继承了宋明帝时期奢侈浪费的局面,致力于弘扬节俭之风,试图挽救积弊;但阮佃夫、王道隆等人专权行事,贿赂公行,袁粲等人无法禁止。
乙巳日,朝廷任命安成王刘准为扬州刺史。
五月戊寅日,宋明帝被安葬在高宁陵,庙号太宗。
六月乙巳日,新帝尊奉皇后为皇太后,立妃子江氏为皇后。
秋季七月,柔然部落首领无卢真率领三万骑兵入侵北魏敦煌郡,镇将尉多侯率军击退敌军。尉多侯是尉眷的儿子。柔然军队又入侵晋昌郡,守将薛奴将其击退。
戊午日,北魏孝文帝前往阴山。戊辰日,尊奉皇帝的母亲陈贵妃为皇太妃,将各诸侯国的太妃改称为太姬。
右军将军王道隆因蔡兴宗为人刚正不阿,不愿让他驻守长江上游的重要地区。闰七月甲辰日,朝廷任命蔡兴宗为中书监;改任沈攸之为都督荆、襄等八州诸军事、荆州刺史。蔡兴宗推辞中书监一职,没有接受任命。王道隆每次前往拜见蔡兴宗时,都蹑手蹑脚地走到面前,不敢入座,停留许久后便离去,蔡兴宗始终没有请他坐下。
沈攸之自认为才略过人,自从抵达夏口以来,就暗中积蓄力量,怀有谋反之心;等到调任荆州后,他挑选郢州军队中精锐的士兵、马匹和武器装备,大多带在身边。到任后,他以讨伐蛮族为名,大规模征调兵力,招揽聚集有才能和勇气的人,军队训练严整,常常如同敌军即将到来一般戒备。他加重赋税来修缮兵器铠甲,原本应当上缴朝廷的物资都被截留留下,饲养的马匹达到两千多匹,修造的战舰将近一千艘,粮仓和府库都储备充足。途经荆州的读书人、商人,大多被他扣留;各地逃亡的人前来归附,他都予以庇护藏匿;所属部下如果有逃亡的,无论远近他都会派人穷追不舍,务必抓获才罢休。他行事专横跋扈,不再遵从朝廷的诏令敕书,朝廷对他既怀疑又忌惮。他治理政务严厉残暴,有时会鞭挞士大夫;对长史、司马等属官,也常常当面辱骂。但他处理政务精明干练,无人敢欺骗他,辖区内盗贼绝迹,百姓夜不闭户。
沈攸之对各蛮族部落的赋税和罚没过于严苛,又禁止五溪地区的百姓捕鱼、制盐,蛮族百姓心怀怨恨,于是发动叛乱。酉溪蛮王田头拟去世后,他的弟弟娄侯篡夺王位,田头拟的儿子田都逃入獠人部落。于是各蛮族部落大乱,劫掠侵扰到武陵城下。武陵内史萧嶷派遣队主张英儿率军击败蛮族叛军,诛杀娄侯,拥立田都为蛮王,各蛮族部落才安定下来。萧嶷是萧赜的弟弟。
八月戊午日,乐安宣穆公蔡兴宗去世。
九月辛巳日,北魏孝文帝返回平城。
冬季十月柔然入侵北魏,抵达五原郡。
十一月,北魏太上皇亲自率军讨伐柔然。军队即将穿越沙漠时,柔然军队向北逃遁数千里,太上皇只得撤兵返回。
丁亥日,北魏封太上皇的弟弟拓跋略为文川王。
己亥日,朝廷任命郢州刺史刘秉为尚书左仆射。刘秉是刘道怜的孙子,性情温和懦弱,没有办事能力,只因他是皇室中品行清白有名望的人,所以袁粲、褚渊引荐他担任这一职务。
这时,中书通事舍人阮佃夫被加授给事中、辅国将军,权势日益加重。他想任用自己的亲信吴郡人张澹为武陵郡太守;袁粲等人都表示反对,但阮佃夫声称是奉皇帝旨意施行,袁粲等人不敢坚持反对。
北魏有关部门上奏称,全国各类祭祀场所共有一千零七十五处,每年使用的牲畜达七万五千五百头。太上皇厌恶过多杀戮牲畜,于是下诏说:“从今以后,除了祭祀天地、宗庙、社稷之外,其他祭祀都不得使用牲畜,只需用酒和干肉作为祭品即可。”
到了公元473年春季,正月戊寅朔日,朝廷改元,实行大赦。
庚辰日,北魏员外散骑常侍崔演前来南朝访问。戊戌日,北魏太上皇(献文帝)返回,抵达云中。癸丑日,北魏下诏命令郡守、县令鼓励督促百姓从事农业生产,同一地区内,贫富人家相互救助,家中有多余耕牛的,要借给没有耕牛的人家。如果不遵从诏令,全家终身不得入仕为官。戊午日,北魏太上皇抵达平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资治通鉴新译请大家收藏:(m.20xs.org)资治通鉴新译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