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二壮听到他的回答,开心地嘴都合不拢,心中也在考虑该如何去做。
于是 在徐成二人带着四千乙字军出城北上之后,黄二壮立刻派人掌管了四门,并且控制住了各处衙门,将齐先竹的旨意读给他们听。
愿意跟着归顺宋州朝廷的便放出来,若是不愿意的就软禁起来,敢反抗的就地格杀。
同时他还派人将乙字军的家眷们纷纷看管起来,朐山被打下来之后,在城外专门划拨了一片区域供士兵安家,于是士兵们纷纷把家眷迁到了海州,此时竟然被一网打尽。
不过还是有那些心系徐成的士兵悄悄地逃出城去,一路追赶到了军中。
徐成听到士兵的报信后又惊又怒,也顾不得继续行军,连忙指挥大军掉头返回朐山。
朐山此时完全在黄二壮的控制之下,见到徐成大军返回也不开门,而是四门紧闭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
徐成策马来到城下冲着城头大声喝问:“黄二壮,你是要造反吗?大平朝廷许了你什么好处,竟然让你鬼迷心窍,你是 各反贼啊!去了洛京也是千刀万剐的下场!”
城头上黄二壮懒洋洋的声音飘了下来:“徐将军不要冤枉我啊,我可没有造反,而是接了宋州陛下的圣旨,我对大宋可是忠心一片啊。”
徐成被这话噎了一下,虽然齐先竹也派人拉拢过他和曾洪,不过都被二人赶了出去,没想到竟然连黄二壮这样的人都被盯上并拉拢,而且还成了,偏偏这个机会还是徐成自己送到黄二壮手上的。
“既然如此,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给你一刻钟的时间,再不开门,我就要攻城了。”黄二壮扔下一句话策马回转到了军中。
随后城外的乙字军开始组成攻城阵势,朝着朐山城步步逼近,就在大战一触即发的时候,城墙上又有声音传来:“且慢动手!”
徐成本以为黄二壮是准备屈服了,谁知道城墙上竟然又出现了一排妇孺,军阵中不断出现骚乱。
“将军,那是我儿子啊!”身边一名统领都慌了神,拽着徐成的衣甲说道。
徐成攥紧了拳头,指甲都刺进了肉里,又听到城上有人喊话:“徐将军,弟兄们的家眷都在城中,我看还是你们投降吧。
大宋皇帝圣旨:凡是兵将投效者,军官升三级,士兵赏银二十。”
说完这个声音又杀人诛心似得补充上一句:“若是攻城的话,你们的家眷就要先死在城头上了。”
城外的军心大乱,无数双眼睛投向徐成,徐成闭上了眼睛,狠狠地喘了几口气,最后下定了决心:“凡是家眷在城中的出列,你们去城门处投效吧,我不怪你们。”
听到他开口说话,军中士卒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谁先带的头,一哄而散地朝着朐山城跑去。
只有那些家眷还未在城中的人留了下来,不过也有不少人贪图那些封赏也假装有家眷受挟,跟着跑了过去。
最后一清点,四千人马只剩下七百多人,这点人马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徐成和曾洪一合计,只能放弃反攻朐山,继续朝着沂州去了。
等他们和李不争汇合地时候,临沂已经快要被攻下了,由于在承县外损失了大量的兵力,守城的官兵人数极为不足,临时拉上来的青壮又缺少作战能力。
李不争此时将攻破临沂作为头等大事,不再像上一次那样手段温和,而是有些不择手段了,他下令将那些被俘的官兵统统驱赶到前线挖掘地道,丝毫不在意这些俘虏的生死。
坑道攻城是一种比较古老而又有效的攻城方式,等坑道挖到城墙脚下的时候,攻城方就会在城墙的下方用实木支撑,然后将其他地方的泥石都挖空,然后再点上一把火,等支撑着的木头燃尽,上面的城墙自然就会垮塌。
此时已经有四条坑道架上了木头,就等着点火了,而此时徐成带来的噩耗,又让李不争心中不爽,他没有表现出对徐成的不满,而是让全军做好最后攻城的准备。
随着坑底的木头燃尽,上面的城墙不断地垮塌,几乎是瞬间便出现了四个缺口,趁着守军心神不定的时候,李不争亲自率军攻进了城中。
临沂城破!
攻破临沂之后,李不争又让徐成带着麾下追击溃兵去了费县,借着溃兵入城之机,偷袭了城门,成功地拿下了费县。
三城在手,让李不争松了口气,那种危机感又逐渐地消失,最主要的是通过沂州北部的山区能和青州接壤,也就能顺利地和冯实搭上线来。
宋城,如今已经被齐先竹改名为宋京,原本一座富商所居的豪宅被齐先竹作为皇宫。
此时齐先竹半躺在龙椅上,手拿着战报翻看,突然他嗤笑一声道:“这风清扬还真是个大才,刚刚如同丧家之犬一样逃去沂州,转眼之间又有了三个县的地盘,看来斩草还需除根啊。丞相,你说朕该如何处理?”
丞相沈永想了想道:“沂州之地多山,若是直接发兵攻打,又怕会损兵折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反贼请大家收藏:(m.20xs.org)反贼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