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留下的?什么时候?
我掏出手机,想拍照记录,屏幕刚亮起,一道刺耳的金属摩擦声突然从身后传来。像是有人用铁器刮过钢板,缓慢而持续,节奏怪异得不像偶然。我猛地转身,视线掠过堆积的机械残骸,却什么也没看到。
风停了。电缆静止。只有那块创可贴,蓝得更深了,几乎要滴出液态的幽光。
我屏住呼吸,指尖触到腰后那截冰凉的金属,螺丝刀的棱角硌在掌心,带来一丝近乎疼痛的真实感。四周安静得诡异,连空气都像凝固了一般,唯有墙角那盏老旧指示灯忽明忽暗,投下一片幽蓝的光晕,在地面缓缓爬行,如同某种活物的呼吸。
那蓝色,和三天前实验室监控画面里的一模一样——起初只是仪器边缘渗出的一缕微光,转瞬即逝,几乎让人以为是错觉。可就在它出现后的十七分钟,第三号样本区的传感器全部失联,再打开舱门时,只剩下墙上一道焦黑的划痕,和一地碎裂的防护面罩。
我的喉咙发紧,后背悄然沁出冷汗,顺着脊椎滑下。如果这蓝意味着“它”已经开始反应,那么时间,可能比想象中更少。不是按小时计,而是按分钟,甚至秒。
手指微微颤抖,却仍稳稳握住螺丝刀,缓缓抽出半寸。金属与布料摩擦的轻响,在这片死寂中宛如惊雷。我不敢贸然回头,只能借着地面反光的余影,盯着身后那扇锈迹斑斑的铁门——门缝底下,正有一丝极淡的蓝,如雾般悄然弥漫进来。
它还没完全成型,但已经能感知到……某种注视。冰冷、缓慢、带着非人的耐心,正从门后一点点渗透进来。
我咬住牙根,强迫自己冷静。不能跑,一动就会激化它的反应;也不能等,等到蓝光铺满整个房间,就再没有机会了。现在唯一能赌的,是它还处于初始激活阶段,对物理干扰的敏感度尚未达到峰值。
我慢慢屈膝,贴着墙根蹲下,将螺丝刀横握在掌中,尖端朝外。心跳在耳膜里轰鸣,像战鼓压境。脑海中闪过应急预案的第七条:低频震动可能延缓扩散。而这里的通风管道,只要撬开三号接驳口,就能触发老式震颤警报。
可问题是,过去那条路,正好穿过那片正在蔓延的蓝。
喜欢真名代码108件神器的暴走日常请大家收藏:(m.20xs.org)真名代码108件神器的暴走日常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