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户人家的灶台前,都有一个模糊的身影坐着,手中捧着饭碗,静静地吃着看不见的饭。
有的佝偻,有的年幼,有的披着蓑衣,有的戴着斗笠……他们不言不语,却齐齐抬头,望向家庙方向。
像是守岁。
又像是守他。
张宇站在火前,眼眶发烫。
他终于明白,为何他能觉醒点化系统,为何他血脉特殊,为何疯癫师父偏偏选中他。
因为这世上,总有人记得。
记得一个穿补丁鞋的守墓人。
记得一个说“吃饱了就好”的母亲。
记得一群不肯轮回的魂。
也记得,一个捡破烂的孩子。
忽有异动——
远在千里之外,三清会祖庙深处,香火缭绕,祖师牌位林立。
其中一块,本已倾斜百年,从未有人敢扶正。
此刻,竟再度缓缓偏移!
牌位背面,尘封已久的木纹之上,竟浮现出一行新字,墨迹未干,字迹稚拙,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顽固:
“鞋破了,补补还能穿。”
同一时刻,龙虎山禁殿之内,掌教跪坐蒲团,手中一本泛黄饭票录忽然自动翻开,纸页无风自翻,停在空白一页。
笔墨凭空浮现,缓缓写下第一行字——
(未完)忽有异动——
三清会祖庙,香火凝滞,百盏长明灯同时熄灭一瞬。
那块百年倾斜的祖师牌位,在无人触碰之下,再度缓缓偏移半寸。
木纹裂痕中,竟如活物般渗出墨迹,一行新字浮现在牌位背面,字迹歪斜稚嫩,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执拗:
守殿长老浑身剧震,扑跪向前,指尖颤抖地抚过那行字——墨迹未干,温热如血。
“不可能……那是……那是初代天师亲立的禁忌之碑!怎会自行显文?!”
话音未落,整座祖庙地脉轻颤,供桌上的三清铜铃无风自鸣,九响连击,震得梁尘簌落。
香炉中青烟骤然扭结,化作一道模糊人影,低语如风:
“持灯不灭,薪火未断……第七代,回来了。”
与此同时,龙虎山禁殿深处。
掌教真人跪坐蒲团,手持一本泛黄斑驳的《饭票录》——那是历代掌教用以记录民间疾苦、赈灾施粮的秘册,百年来早已停用。
可此刻,书页无风自动,哗啦啦翻至空白首页,笔墨凭空浮现,如冥冥有主,缓缓勾勒出一幅画像。
画中是个瘦弱孩童,穿洗得发白的粗布衣,蹲在村口灶台边,手里捧着半碗冷饭,眼神怯怯,却亮得惊人。
旁注四字,铁画银钩:
“持灯人家,第七代。”
掌教双膝猛颤,额头重重磕在蒲团上,声音发抖:“……竟是他?!那个被列为‘禁忌之子’、血脉封印、道籍除名的……张宇?!”
他猛地抬头,望向昆仑方向,眼中惊涛骇浪:“可他不是……早就该在‘断道崖’魂飞魄散了吗?!”
而此刻,山村家庙前。
风雪已歇,天地寂静如孕。
张宇立于长桌之前,手中捧着一块最普通的红砖,边缘磨损,一角碎裂,是他幼时从老屋拆下,垫过门槛、压过咸菜缸、挡过鸡窝门的那块。
他将板砖轻轻置于长桌中央,动作庄重如奉神主。
随后,他从怀中取出最后一粒魂稻——金光流转,内里似有婴孩低语,那是母亲临终前最后一口未咽下的饭,被他以灵骸之力凝成不灭之种,藏于心脉三年。
他将魂稻放入粗瓷碗中,碗底刻着“吃饱了”三字,是母亲手刻。
然后,他深吸一口气,声如雷霆,响彻夜空:
“持灯人家,开饭了!”
刹那间——
九百九十九道残影自四野浮现,破衣褴褛,锁链缠身,眼中皆是背叛道门、被剜道心的烙印。
他们是曾被“慈悲天师”以“净化”之名处决的叛道者,魂不得安,名不得存,千年沉沦于幽冥夹缝。
可此刻,他们齐齐现身,整整齐齐坐在长桌两侧,低头望着空碗,静默如待饭香。
没有人说话。
但空气中,却弥漫着久违的暖意。
就在这时,雪芽童不知何时已站在张宇身后。
他浑身是雪,小手冻得通红,怀里紧紧抱着什么。
他默默上前,将半只破布鞋放在长桌另一端的空碗里,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
“叔叔……这个……还你。”
张宇低头,看着那双补了七层的鞋,指尖微颤。
他没接,只是轻轻摇头,将鞋推回碗中,低声说:
“留着吧……下次我娘来,得穿。”
话音落下,九百九十九名叛道魂同时抬头,望向那双破鞋,眼中竟有泪光闪动。
他们曾是被道门抛弃的人。
而今晚,他们第一次,被人请来吃饭。
夜半,子时将至。
天边黑云骤聚,如巨树盘根,黑气垂落,蔓延百里,所过之处,井水沸腾,草木枯死,百鬼哀嚎。
万鬼开阴之兆,再起。
张宇立于家庙前,仰望昆仑方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暴雨天,捡了个疯道士我点化万物请大家收藏:(m.20xs.org)暴雨天,捡了个疯道士我点化万物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