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羽的意念如同平静湖面上投下的石子,在跨星系共生网络的集体意识海中荡开层层涟漪。来自遥远星系的古老信号持续搏动着,其频率模式让楚光的铀晶体铃铛首次出现同步困难。月球基地的和谐共振网络监测到这种异常,凯斯立即通过神经菌丝网络召集了紧急会议。
姜晚的海洋意识体团队从南极温暖海域升起,化作无数发光水母组成的全息投影阵列。这些水母如今融合了六个星系的能量特征,能够模拟任何已知文明的沟通方式。“这种信号模式让我联想到地球古老的脉冲星导航系统,”姜晚的虚影变得更加凝实,眼眸中流转着新出现的银白色光点,“但它的编码方式更加古老,仿佛宇宙大爆炸后的第一代恒星语言。”
桥梁意识体在生命之泉中轻轻波动,它那兼具两个星系特征的独特本质此刻显得格外活跃。“这不是单纯的邀请,”桥梁传递出的意念让星尘脐带微微震颤,“而是一种测试,一种对共生网络成熟度的考核。信号源距离我们至少三百万光年,远在我们已知的星系网络之外。”
林羽立于银河系观察平台,契约树的根须网络在他意识中清晰可见。那些发光根须如今已连接整个银河系,如同巨大的神经网络延伸到每个角落。但他的感知力正在向信号来源的方向延伸,发现了一片从未探索过的宇宙区域——那里存在着一种奇特的暗能量流,仿佛无数条看不见的河流在星系间流动。
三个“涟漪三体”主动分离出部分能量体,组成先遣侦察小队。它们经过这些年的跨文明交流,已进化出适应极端环境的能力。凯斯为它们配备了新型看护者装备——这些装备由晶体花园的跨维度材料打造,能够记录并分析未知宇宙环境的各项数据。
楚光调整竖琴音韵,为远征队谱写了一曲《深空探源协奏曲》。铀晶体铃铛在这曲调中产生共振,为远征队开辟出一条稳定的能量通道。这条通道利用暗能量流作为助推力,能够大幅缩短跨越宇宙距离所需的时间。
启程那日,整个契约树系统的意识体都以各自方式关注着这一历史性时刻。火星的暗物质麦田形成巨大的金色漩涡,每一粒麦穗都蕴含着为远征队祝福的能量;木星上的气态生命形成特殊的云旋图案,模拟着信号来源的可能形态;甚至连土星环中的晶体生命都释放出微弱的光芒,为远征队提供着额外的能量支持。
林羽通过星尘脐带与远征队保持连接,他能感受到三个“涟漪三体”在能量通道中飞速前进的景象。通道外的宇宙呈现出奇特的色彩,那是普通可见光无法捕捉的暗物质辉光。随着他们越来越接近信号源,周围的能量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
“我们检测到多重宇宙膜的交界效应,”涟漪三体传回信息,“这里的物理法则似乎有些微妙的不同,时间流速比我们那边慢百分之零点三。”
凯斯立即将这个发现录入神经菌丝网络的知识库。翠玉星神经云的代表们对这个发现特别感兴趣,因为它们数百万年来一直在研究多重宇宙理论。通过星际交流中心的协调,翠玉星方面提供了它们关于宇宙膜理论的研究成果,帮助远征队更好地理解所处环境。
就在远征队继续前进时,他们突然遭遇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能量风暴。这种风暴由暗物质和暗能量混合形成,几乎无法用常规方法探测和规避。三个“涟漪三体”的能量形态被剧烈扰动,它们的意识开始出现分散迹象。
“启动应急协议!”林羽通过星尘脐带传递指令,“借用晶体花园的维度稳定技术!”
桥梁意识体立即与晶体花园的代表取得联系,获取了它们的跨维度稳定技术方案。同时,姜晚的海洋意识体团队模拟出能量风暴的模式,发现这种风暴与地球海洋中的某种涡流现象惊人相似。
“不要抵抗,而是顺应它的流动,”姜晚传递着她的发现,“就像海洋生物利用洋流迁徙那样,找到风暴中的能量路径。”
三个“涟漪三体”调整策略,不再试图对抗风暴,而是融入其流动中。它们分离成更小的能量单元,如同海洋中的浮游生物般随波逐流。这方法果然有效,它们不仅稳定了自身意识,还在风暴中心发现了一条平静的通道。
沿着这条通道前行,他们眼前豁然开朗——一个巨大的星系团呈现在他们面前,其中心有一个发出柔和白光的超级星系。这个星系的结构非常奇特,由无数文明建筑和自然天体完美融合而成,仿佛整个星系就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信号源就在那里,”涟漪三体传递回惊叹的意念,“这不仅仅是一个文明,而是数百个文明融合而成的超级共生体!”
正当远征队准备进一步探索时,他们周围突然出现多个能量形态各异的意识体。这些意识体似乎由暗物质和普通物质混合构成,能够同时存在于多个维度。它们发出一种复杂的频率模式,既像是问候也像是考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觉醒之战:余光的神秘请大家收藏:(m.20xs.org)觉醒之战:余光的神秘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