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股特殊状态下活跃而和谐的灵机,不仅没有干扰到虞璎的炼丹,反而如同最好的助燃剂和稳定剂,无形中助长了炉中药力的凝聚与纯化,使得那些药液精华更易于融合,剔除最后一丝杂质。
虞璎福至心灵,手中控火法诀顺势一变,分出一缕细微的神识,引动一丝窗外宝泉与雷雨共鸣带来的独特生机灵韵与纯净水雷之气,悄然渡入丹炉之中。
“嗡……”
丹炉轻轻一震,炉身符文大放光明,炉盖缝隙间骤然喷射出璀璨的紫金二色霞光,将有些昏暗的静室映照得一片通明!
一股浓郁沁人、直透神魂的丹香瞬间爆发,弥漫了整个静室,甚至穿透了阵法阻隔,丝丝缕缕地散逸到宫殿之外,引得廊下避雨的宫人都忍不住深深吸气。
霞光持续了数息方才缓缓收敛,虞璎揭开炉盖,只见炉底静静躺着五颗龙眼大小、圆润无瑕、宝光内蕴的丹药,丹药表面有着天然形成的紫金交织的玄奥纹路,丹晕自成,正是品质达到了上品的紫心破障丹!
“成了,而且是丹成五颗,皆达上品品质!”虞璎脸上不禁露出一丝由衷的满意笑容。没想到这“玉甘霖华宝泉”还有如此妙用,竟能在特定天时下辅助炼丹,显着提升成丹品质与数量,这无疑让她在炼丹之道上如虎添翼。
她小心地将五颗丹药收入早已备好的玉瓶之中。此时,窗外雷雨正酣,电闪雷鸣,雨水如瀑。虞璎收起丹炉,信步走出静室,来到殿门处。
庭院中大雨滂沱,雨帘密集,雷光闪耀,映照得院中景物明明灭灭。但青鸾宫上空因有阵法笼罩,雨水并未直接砸落院内,而是顺着无形的弧形光罩滑落,在宫殿四周形成一道壮观的水幕。
而那“玉甘霖华宝泉”在雷雨交加中更是熠熠生辉,泉水中那些碎玉星辰般的光点以前所未有的频率明灭闪烁着,仿佛在与云层中穿梭的雷霆遥相呼应,吞吐着天地间的沛然灵机。
就在这时,虞璎目光微凝,看向了宝泉旁边、靠近殿门的廊下。
只见挽秋和拂冬二人,并未因这骇人的雷雨天气而退回屋内,反而各自盘膝坐在廊下干燥处,周围布置了两个低阶阵盘,面朝庭院宝泉,显然也是被这雷雨天气与宝泉共鸣所引发的特殊、活跃而纯净的灵机环境所吸引,正在尝试冲击那困扰她们许久的感应境瓶颈。
挽秋周身土黄色的灵光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厚重而凝聚,她眉头微蹙,气息沉凝,似乎在努力地与某种无形的壁垒对抗,试图捕捉灵机,灵气交感。
而拂冬身侧则有肉眼可见的微风旋绕流转,她的气息却显得有些浮动不定,时而急促,时而散乱,显然未能完全把握住那风与雷的韵律。
虞璎静静观察了片刻,对她们的状态已是了然于胸。她忽然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了哗啦啦的雨幕和滚滚的雷声,如同春风化雨般,精准地落入二人耳中,直抵心神:“挽秋,厚土载物,其性至静,然静非死寂,乃容蓄万物。雷声虽响,震彻天地,亦是天地之音,大道之显,何不敞开心扉,闻而纳之,感悟其震动之韵律,引为共鸣,破开迷障?
“拂冬,风起于青萍之末,终可扶摇九天;雷动于九霄之上,其速其势,皆有其理。风行雷厉,非仅形似,更重其神。勿拘泥于身法之飘忽,当感其无形之速,领其爆裂之势,心神融之,则瓶颈自开。”
这两句话,如同暗夜中的灯塔,又如同醍醐灌顶,瞬间点醒了沉浸在自己各自困境中的二人。
挽秋身躯微微一震,紧蹙的眉头渐渐舒展,周身那原本显得有些过于内敛和抗拒的厚重土黄色灵光,不再试图隔绝外界的雷音与震动,反而开始缓缓地、有韵律地波动起来,尝试着去感受、去接纳、去契合那天地间最爆裂、却也最本源、最能撼动大地的雷霆震动韵律。
渐渐地,她的气息开始与脚下坚实的大地、与空气中那无处不在的震荡波纹产生了一丝微弱却真实不虚的共鸣,那层无形的壁垒似乎出现了裂痕。
拂冬则是眼神骤然一亮,仿佛拨云见日,身侧旋绕的微风不再杂乱无章,骤然变得急促而富有节奏,却又在下一刻归于一种奇异的灵动与迅捷和谐。
她不再刻意追求身法的具体形态如何飘忽,而是彻底放松心神,将全部意识沉浸于那雷光乍现时撕裂长空的极致急速、那狂风骤雨席卷一切的猛烈磅礴“势”之中,用心去体会、去模仿那种属于风和雷的、无拘无束又蕴含天地伟力的“神韵”。
时间一点点过去,殿外雷声渐歇,雨势渐小,由瓢泼大雨转为淅淅沥沥的中雨,昏暗的天空也开始透出些许亮光,预示着风雨即将过去。
突然,挽秋身上那厚重沉凝的土黄色灵光猛地向内一敛,仿佛所有的力量都收缩到了极致,旋即又豁然开朗般,以一种更加圆融、更加厚重、与周围环境无比契合的姿态扩散开来,一种玄妙的“感知”从她身上升起,仿佛她与这片天地建立了某种无形的联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后宫修仙记:从采女到女帝请大家收藏:(m.20xs.org)后宫修仙记:从采女到女帝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