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首一人,面容俊朗,剑眉星目,目光开阖间锐利如鹰隼,周身气息凝练厚重,正是姬家这一代最负盛名的三公子姬伯安,其修为已臻至道基中期,是此次夺魁的最大热门之一。
身旁几人也皆是八姓中的佼佼者,如姜家那位以精明干练着称的旁支子弟姜明远,谈论间对神朝各州郡的经济民生、物产流通如数家珍;还有妘家那位虽为女子,却无人敢小觑的妘文瑾,言辞条理清晰,善于洞察人心,调和不同意见。
“此次大典,陛下亲定章程,大幅提升实务策问之比重,意在选拔干才,而非空谈之士。”姬伯安把玩着手中温润的灵玉茶杯,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纸上谈兵易,真要解决神朝如今面临的实际边患、妖魔滋扰、民生凋敝、资源分配等难题,却非易事。这正是检验吾辈所学能否经世致用之机。”
姜明远笑道,眼神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伯安兄胸有沟壑,高瞻远瞩,自是成竹在胸。倒是那些常年居于书院、皓首穷经的儒家学子,满口仁义道德,不知能否应对这等错综复杂、需权衡利害的实务之考。”
在城西一处租住的、颇为清雅幽静的别院内,几名身着素净儒衫、头戴方巾的学子正围坐在暖炉旁,秉烛夜读,手边堆满了各类地理志、经济论、律法纲要。
他们来自文风鼎盛的兖州着名“白鹿书院”,是儒家此次参与大典的代表人物。为首者名为孔逸,气质温润儒雅,目光睿智深邃,修为亦稳稳站在道基初期,乃是书院这一代的翘楚。
“陛下圣明,重实务,轻空谈,正是我辈儒生学以致用、践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想之时。”
孔逸放下手中关于北疆舆图的书卷,缓声道,声音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儒家经典,并非束之高阁的空文,其蕴含的治国安邦、教化百姓、协调伦理之理,正可应用于实际,解决时弊。此次策问,当以经义为本,融会贯通,结合现实情势,提出中正平和、切实可行之策。”
旁边一位面容稍显稚嫩,但眼神明亮的学子点头附和:“孔师兄所言极是。我儒家亦有‘格物致知’、‘知行合一’之训,读万卷书,亦需行万里路,绝非外界所误解的那般迂腐不堪。”
【求催更,求五星】
喜欢后宫修仙记:从采女到女帝请大家收藏:(m.20xs.org)后宫修仙记:从采女到女帝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