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仅是器物,是无上权威的象征,是永恒的极致追求!
时空错位的洪流冲击着他。仿佛看见自己端坐安车中,青铜御者驾驭四匹神骏,巡视宏大寂静的地下帝国……骄傲、孤寂、永恒……
走出铜车马核心区,陈导并未结束,带他们走向陈列厅其他展区,那里藏着秦朝“工业”的秘密。
“各位,秦朝的强大,不仅在于军阵和帝王威仪,更在于其背后令人惊叹的标准化生产与精密工艺!”
陈导指向一个展柜,里面整齐排列着数十支青铜剑,“请看这些秦剑!它们出土时,许多被陶俑或兵器压弯了数千年。但神奇的是,当考古人员移开重物,这些剑身竟在一夜之间,自己反弹恢复了平直!”
嬴稷尤其惊讶,他深知青铜易折难直。
陈导解释:“奥秘在于秦剑的合金配比和加工工艺!经检测,秦剑铜锡比例极其科学,锡含量约21%,既保证硬度又兼顾韧性。更关键的是,秦人掌握了先进的‘铬盐氧化’防锈技术和独特的淬火工艺。
剑身被压弯时,内部应力处于一种特殊平衡状态。一旦压力移除,应力释放,剑身就神奇地‘自直’了!这种工艺,后世直到近代才重新掌握!”
嬴稷惊叹:“应力释放……竟有如此妙用!!”回去得问问政儿。
嬴政看着那些寒光隐隐、历经两千年不锈不折的佩剑,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自豪。
这是他大秦的锋芒!
接着是箭镞展柜。成千上万的三棱形青铜箭镞,如同微型金字塔阵列,闪烁着冰冷的金属光泽。
“大家请看这些箭头,”陈导拿起一个放大镜模型示意,“秦军的箭镞,全部是三棱锥形,带有倒刺和血槽,杀伤力巨大。但更惊人的是它们的标准化程度!我们随机测量了数百个箭镞,发现它们三个棱面的夹角误差极小,底边宽度的误差更是控制在惊人的0.02毫米以内!这意味着,这些来自不同作坊、不同工匠之手的箭镞,几乎可以完美互换使用!秦朝已经建立了严格的‘物勒工名’制度,兵器上刻有监造者、作坊和工匠的名字,责任到人,确保质量统一!”
嬴政微微颔首,这是他“器械一量,书同文字”国策的具体体现。
旁边展柜陈列着弩机部件:望山(瞄准器)、悬刀(扳机)、钩牙(挂弦装置)、栓塞……每一个部件都打磨精细,接口严丝合缝。
“秦弩是当时最先进的远程武器,”陈导指着一个弩机复制品模型演示,“它的部件采用标准化、模块化生产,损坏后可以快速更换。尤其是这个‘望山’,上面刻有精细的刻度,类似于现代步枪的表尺,可以根据目标距离调整发射角度,大大提高了命中率!秦军能横扫六国,这种超越时代的‘工业’能力功不可没!”
嬴稷看着那带刻度的望山,眼中精光闪烁!
小嬴政看着那些小零件,两眼放光。
“还有这些,”陈导指向展出的砖瓦、陶器模具、度量衡器,“秦朝的标准化贯穿各个领域。砖瓦尺寸统一,便于大规模营建宫殿陵墓;陶器用模范批量生产;全国统一度量衡,为经济运转和税收提供基础。这种‘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的标准化思想,是秦朝留给后世最宝贵的遗产之一,深刻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发展!”
嬴政负手而立,看着展柜中那些冰冷却精确的器物,听着陈导的讲解,胸中那股郁结的之气,渐渐被一种更深沉、更宏大的情绪取代——
那是他亲手缔造的、超越时代的秩序与力量,在两千多年后,依旧被后世所惊叹、所铭记、所传承。尽管方式非他所愿。
离开文物陈列厅,炽热阳光洒下。返程将再次经过封土堆。
陈导指着它:“那就是地宫所在。史载‘穿三泉,下铜而致椁,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充满奇珍异宝与致命机关。它依然沉睡,等待未来科技能在不破坏的前提下揭开其面纱。”
嬴政停下脚步,长久凝视林木覆盖的封土堆。
耳边似回响李斯奏报:“臣将天下刑人徒隶七十二万作陵……凿以章程,卅七岁……” 头枕骊山,脚踏渭水;左手执金,右手握玉……。】
喜欢始皇的小公主在后世稿天幕直播请大家收藏:(m.20xs.org)始皇的小公主在后世稿天幕直播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