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在明末清初有一位奇人,姓邢名德,山西泽州人士。这邢德可是绿林中一条响当当的好汉,身怀绝技,能拉强弓,发连珠箭,百步穿杨那是小菜一碟!
可您猜怎么着?这位爷一生困顿失意,不善于经营谋利,做买卖总是亏本,出门就折财,邪门得很!可南北两京的大商人又喜欢与他结伴而行,只因路上有他就不惧怕强盗。
这年冬初,邢德正搁家里头为年关发愁,恰巧有两三个相熟的行商,凑了点小本钱,邀他一同南下贩货。
邢德一琢磨,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合在一起用来购货。临行前,他找了个擅长占卜的朋友卜卦。
朋友卜卦后说:“你这一卦是‘悔’!您这趟生意啊,别说赚利钱,连本钱都得折损进去!”
邢德一听,立马想打退堂鼓。可那几个客商不干,生拉硬拽催着他上了路。结果呢?嗐!到了京城,果然赔了个底儿掉!您说这卦灵不灵?
腊月中旬的一天,邢德孤零零一人一马,垂头丧气出了京城门。想想年关将近,兜里比脸还干净,这心里头哇,比那数九寒天还凉!
当天色方晓,晨雾蒙蒙,见路边有个小酒肆,便赶紧下马,想喝两盅暖和暖和,解解愁烦。
他走进酒肆,里头暖烘烘的,只见北窗下有一老两少正喝着酒。那老翁头发胡子都白了,精神头却足;两个少年陪着;还有个黄头发的小童仆在旁边伺候着。
邢德走到南边座位,面对老翁坐了下,暗自打量。
正瞧着,热闹来了——那小童仆斟酒时一个不小心,“咣当”一下,把菜盘子给掀了,汤汁淋漓,溅了老翁一身!
一个少年登时就怒了,“啪”一下揪住小童的耳朵。小童吓得赶紧拿毛巾给老翁擦衣裳。
这一抬手不打紧,邢德眼尖,瞅见那小童两只手的大拇指上,竟都戴着铁箭环——好家伙,每个得有半寸厚,估摸着不下二两重!
邢德心里咯噔一下:这可不是寻常小厮啊!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老翁吃喝罢了,吩咐一声,少年便从身边皮袋里往外掏东西。这一掏可了不得——白花花的银子,“哗啦啦”堆了一桌子,堆得跟小山似的!
老翁不紧不慢地拿秤称,足足算了有喝几杯酒的功夫,才把银子包好,裹得严严实实。
随后,少年去马棚牵来一头又黑又跛的骡子,扶老翁上去。那小童也骑上一匹瘦马跟着。两名少年各自腰佩弓箭,拉着马一齐出门而去。
邢德在旁看得是真真切切,那白花花的银子,馋得他眼里都快冒出火来!刚才那点愁闷早扔爪哇国了,酒也不喝了,撂下杯子,急匆匆上马就跟了上去。
眼看那老翁和童仆骑着牲口在前头慢悠悠走着,邢德心眼活了,一拨马头,抄小路斜插过去,一下子超到他们前头!
邢德勒住马,转身张弓搭箭,箭头直指老翁,面沉似水,就要行动!
您猜那老翁怎么着?只见他不慌不忙,俯身脱下左脚的靴子,微微一笑,说道:“后生,你不认得我老饕吗?”
邢德哪管这个,“嗖”一箭就射了过去!
好的老翁!只见他一个仰身躺在鞍上,抬起光着的左脚,张开俩脚趾,“咔嗤”一下,像铁钳似的,稳稳把那支箭给夹住!
他微笑着说:“嘿嘿,小子,就这点本事?也值得你老子我动手?”
邢德这下大怒!使出看家绝活——连珠箭!
“嗖!”第一支刚出去,“嗖!”第二支紧跟着就到!简直防不胜防!
老翁抬手“啪”接住了第一支,可第二支“噗”一下,直接射进他嘴里——只见老翁“哎呀”一声,一个倒栽葱就从骡背上摔了下来,直挺挺躺那儿不动了,嘴里还叼着那支箭。
小童赶紧跳下马来。邢德很高兴,认为老翁已经死了,打马凑近前去查看。
说时迟那时快!那老翁“噗”一口吐出箭,一个鲤鱼打挺就跳了起来,拍着巴掌哈哈大笑道:“哈哈哈!初次见面,你怎么就开这等玩笑,做这等恶作剧啊?”
邢德大吃一惊!坐下马也吓得“唏律律”一声长嘶,差点把他掀下去!
邢德这才明白,老翁不是寻常之人!他哪还敢再停留?赶紧勒转马头,没命地打马狂奔而去!
一路跑出三四十里地,惊魂稍定。您说巧不巧?正好碰上一支官家队伍,看打扮像是某位巡抚的家仆,押着不少财物正往京城去。
邢德恶向胆边生,心想:“嘿,合该我发财!”
他凭着身手,拦路把这批货给劫了!事后一看,好嘛,值上千两银子!
这下邢德意气昂扬起来,刚才的晦气一扫而空,正扬鞭催马疾驰赶路呢,忽听得身后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他回头一瞧——哎呦喂!可不是那黄毛小童嘛。人家换骑了那匹黑跛骡子追来,那骡子跑起来,竟快得像飞一样!
转眼就到跟前,小童厉声喝道:“前面那汉子,休走!方才你劫的那批货,见面分一半,多少留下些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聊斋志异请大家收藏:(m.20xs.org)聊斋志异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