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吓得面如土色,哭着去找母亲。母亲一听,魂飞魄散:小祖宗啊!你这不是要了你爹的命吗?!
孩子知道自己闯了大祸,哭着跑出门去。等成名回来,听说蛐蛐已死,顿时如五雷轰顶!再去找孩子,已是踪影全无。最后在井里发现了孩子的尸体...
夫妻二人抱尸痛哭,那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草草收拾了床席,准备埋葬孩子。可摸一摸,孩子竟还有一丝微弱的呼吸!赶紧抬到床上,半夜时分,孩子果然苏醒过来。只是神情呆滞,昏昏欲睡。
成名回头看见空空的蛐蛐笼,又是忧心如焚,这一夜,他是眼都没合一下。
说来也怪!第二天一早,成名忽然听见门外有蛐蛐在叫!他急忙出门,果然看见一只蛐蛐,只是个头瘦小,颜色黑红,远不如先前那只神气。
他本不想要,但那蛐蛐却跳到了他的衣袖上。再仔细端详:形状像土狗,梅花翅,方头长腿,倒像是个不错的。
正想着,村里有个游手好闲的少年,牵着一头牛...啊不,养着一只蟹壳青蛐蛐,前来挑战。
那少年看见成名的小蛐蛐,笑得前仰后合:您这是养了只跳蚤吧?
成名本不想比试,但那少年执意要斗。成名心想:反正也是个次货,斗就斗吧!
两只蛐蛐放进斗盆,那蟹壳青气势汹汹,而小蛐蛐却趴着不动,呆若木鸡。少年又大笑起来,用猪鬃去撩拨小蛐蛐的触须。
突然!小蛐蛐暴怒而起,直扑对方,腾跃击刺,无不精妙!但见它:张尾伸须,一口咬住蟹壳青的脖颈!那少年大惊失色,连忙分开。
更奇的还在后头!这时,一只大公鸡踱步而来,对准小蛐蛐就是一啄!成名吓得面如土色,幸好没啄中。蛐蛐一跳,落在尺把远的地方;公鸡再扑,眼看就要踩在爪下!
说时迟那时快!但见那小蛐蛐竟跳上了鸡冠,死死咬住不放!那公鸡疼得摇头摆尾,就是甩不掉!
成名是又惊又喜,赶紧把蛐蛐收了起来。
第二天献给县官,县官见它瘦小,勃然大怒。成名赶紧说明它的奇特之处,县官不信,当场试验。果不其然,所有的蛐蛐都被它斗败了!又试斗公鸡,也如成名所说。
县官大喜,赏了成名,把蛐蛐层层上贡,最后竟献到了皇帝面前!
这还了得!那蛐蛐在皇宫里是打遍天下无敌手!更奇的是,它还能合着琴瑟的节拍跳舞!皇帝龙心大悦,重赏了巡抚。巡抚饮水思源,褒奖了县官。县官一高兴,免了成名的差役,还让他进了县学,成了秀才!
过了一年多,成名的儿子精神也复原了,说自己变了一只蛐蛐,轻捷善斗,如今方才苏醒。
从此,成名家是良田百顷,楼阁万间,牛羊成群。出门不是骑马就是坐轿,比那官宦人家还要阔气!
列位看官,您说这事奇也不奇?一只小小蛐蛐,竟能让人倾家荡产,又能让人飞黄腾达!
那蒲松龄先生在故事最后说得好啊:天子偶尔用一件东西,未必不是用过就忘了;可下边执行的人却把它当作定例。加上官吏贪婪暴虐,老百姓只好卖儿卖女。所以说,天子的一举一动,都关系着百姓的身家性命,不可不慎重啊!
至于那些因为进贡蛐蛐而升官的官员,真真是应了那句老话: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这正是:
宣德天子爱秋虫,民间血泪尽其中。
莫道微物不足论,天子嗜好万民从。
喜欢聊斋志异请大家收藏:(m.20xs.org)聊斋志异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