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咱给诸位听友讲一桩书生遇上狐狸精的稀奇事——您猜怎么着?非但没有吸精夺魄的勾当,反倒成就了一段妙趣横生的姻缘!
话说在大清康熙年间,山东博兴地界,咱这故事的主人公,姓万名福,表字子祥。此人自幼寒窗苦读,满腹经纶,奈何时运不济,命途多舛——您瞧他二十出头的大小伙子,家里穷得叮当响,连个秀才功名都没捞着,整日里对着四书五经长吁短叹。
更糟的是,他们乡里有个坏风气:当时官府征收徭役,专挑那殷实人家摊派。乡里那些地痞无赖,竟把万家这等清贫门户也报了上去——万福一害怕,连夜逃到济南,在客栈租了间房暂住。
有天晚上,突然有个姑娘找上门来,容貌十分美丽。万福正是单身寂寞的时候,见了美人自然欢喜,俩人就好上了。
万福问她名字来历,姑娘大大方方说:“实不相瞒,我是狐仙,不过你放心,我不害你。”
万福一听,不仅不怕,还挺高兴 —— 毕竟有个漂亮伴儿,总比孤身一人强。
姑娘又嘱咐他:“别让外人知道我在这儿,也别跟客人同住。”
打那以后,姑娘天天来陪万福,俩人同吃同睡,万福日常用的、吃的,全靠这狐仙姑娘供给,日子倒也舒坦。
没住多久,万福在济南认识的两三个朋友,总来客栈找他,一来就住好几天,赖着不走。
万福心里烦,可又不好意思赶人,实在没辙了,就跟朋友坦白:“其实我屋里有位狐仙姑娘,天天来找我。”
朋友们一听,眼睛一亮,问道:“狐仙?咱得见见啊!”
万福推脱不过,只好跟狐仙说了这事。
狐仙笑着说:“见我干啥?我跟普通人也没啥两样。”
说着话,大伙儿只听见声音,看不见人影。
其中有个叫孙得言的朋友,最爱开玩笑,死缠烂打要见,说:“光听这娇滴滴的声音,我魂儿都飞了!姑娘何必吝惜容貌,让人只闻其声而相思呢?”
狐仙被逗乐了,笑道:“好你个贤孙!是想替高祖母画行乐图吗?”
大伙儿哄堂大笑。
狐仙又说:“我既是狐仙,不如就给大伙儿讲段跟狐狸有关的典故,你们想听不?”
大伙儿连声答应: “想听”。
狐仙就讲了:“以前有个村子的客栈,老闹狐仙,总捉弄住店的客人。客人们都知道了,互相提醒别去那儿住,才半年功夫,客栈就冷冷清清的。老板急得不行,最怕别人提‘狐仙’俩字。有天来了个远方客人,自称是外国人,看见客栈就想住下。老板可高兴了,刚把人请进门,就有路过的人偷偷跟客人说:‘这家店闹狐仙!’客人吓坏了,跟老板说要走。老板赌咒发誓说没这回事,客人才留下。客人进房刚躺下,就看见床底下跑出一群老鼠。客人吓得跳起来就往外奔,大喊:‘有狐仙!’老板赶紧过来问咋了。客人怒气冲冲说:‘这儿明明是狐仙窝,你还骗我说没有!’老板又问:‘你看见狐仙啥样了?’客人说:‘我刚才看见的,一个个又细又小,就算不是狐崽子,也准是狐孙子!’”
狐仙刚说完,满屋子客人笑得前仰后合。
孙得言还不罢休,说道:“既然你不肯露,那我们就留在这儿不走,耽误你俩的好事!”
狐仙笑着说:“住就住呗,但若稍有冒犯,你们可别往心里去。”
大伙儿怕她真搞恶作剧,赶紧起身离开,但此后隔几天就必来一次,,只为跟狐仙开玩笑逗乐。
这狐仙也确是诙谐,不管朋友们说啥俏皮话,她一句话就能把大伙儿逗得哈哈大笑,就算是最会说笑的人,也辩不过她。大伙儿都戏称她 “狐娘子”。
有一天,万福摆了酒席,请朋友们喝酒,他自己坐主人位,孙得言和另外两个客人分坐左右,还特意留了个座位给狐娘子。
狐娘子推辞自己不善饮酒,大伙儿就请她坐着聊天,她答应了。
酒过数巡,大伙儿玩起 “瓜蔓令”,有个客人掷到 “瓜色”,该喝酒,他故意把酒杯往空座位上递:“狐娘子太清醒了,请代我饮一杯,陪大伙儿热闹热闹!”
狐娘子笑道:“我是真不喝酒,不如我再讲个典故,帮大伙儿助助兴?”
孙得言赶紧捂住耳朵说:“别别别,又要拿我开涮!”
其他客人起哄道:“若骂人就得罚酒!”
狐娘子说:“那我骂狐狸,总行了吧?”
大伙儿都说 “行”,于是纷纷侧耳倾听。
狐娘子讲:“以前有个大臣,出使红毛国,戴着一顶狐皮帽子见国王。国王见了帽子,觉得特别新奇,问:‘这是啥动物的皮毛啊?这么暖和!’大臣说‘是狐狸皮’。国王说:‘这动物我从没听过,“狐” 字咋写啊?’大臣在空中比划着说:‘右边是一个 “大瓜” 的 “瓜”,左边是一个 “小狗” 的 “犬”。’”
这话一出口,满座又笑翻了。座中有陈氏兄弟,一个叫陈所见,一个叫陈所闻。见孙得言被逗得够呛,就帮腔:“那雄狐在哪儿呢?任由这雌狐在这儿耍嘴皮子欺负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聊斋志异请大家收藏:(m.20xs.org)聊斋志异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