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走廊尽头的咖啡机都被划了楚河汉界,东区的牛奶罐永远比西区的满三分。
东区的实验台上,玻璃培养皿里泡着半块陨石碎片,表面浮着层黏稠的黄色光晕,像融化的蜂蜜裹着碎金。
领头的科学家霍金斯戴着双层乳胶手套,指尖捏着玻璃滴管,悬在培养皿上方三毫米处,手腕微颤,吸起一滴光晕边缘的能量液。
他的呼吸放得极轻,连睫毛都在显微镜的光线下投出小心翼翼的影子。
“滴——”能量液落在小白鼠饲养箱的饮水槽里,那只原本瘦得能看见肋骨的白鼠瞬间弓起身子,
毛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油亮,像被泼了层橄榄油。
它猛地撞向铁丝网,尖牙刺破嘴唇,血珠滴在网格上,竟“咔哒”一声咬断了直径两毫米的钢丝。
“看到了吗?”霍金斯猛地抬起头,眼镜后的眼睛亮得吓人,指腹在培养皿边缘反复摩挲,留下淡淡的指纹,
“肌肉密度提升30%,反应速度翻倍——这才是第一阶段!”
他的喉结滚动着,声音因激动而发颤,白大褂的袖口沾着黄色能量液,蹭在实验记录本上,晕开一小片荧光。
身后的助手们笔尖在纸上划出狂热的弧线,有人不小心碰倒了装满能量液的烧杯,“啪”地摔在地上。
黄色液体在瓷砖缝隙里蔓延,所过之处,那些原本不起眼的霉菌竟疯长起来,半寸高的菌丝缠成白色的网,
带着股甜腥的气息。一个年轻助手吓得后退半步,却被霍金斯一把按住肩膀:“怕什么?这是进化的味道!”
西区则是金属与电流的世界。
巨大的机械臂悬在半空,合金爪稳稳夹着块泛着幽蓝光泽的陨石核心,
能量导管像银灰色的血管,将幽蓝的光输送到各式仪器里,在表盘上跳动成流动的星河。
“再加大10%输出!”工程师卡伦盯着屏幕上跳动的功率值,指节在操作台上敲出密集的“笃笃”声,额前的碎发被汗水粘在皮肤上,
“这股能量能让电机效率提升五倍!坦克的引擎可以缩小一半,还能跑赢风!”
他话音刚落,连接碎片的电缆突然爆出一串蓝紫色火花,幽蓝的能量顺着导线窜向旁边的机床。
那台钢铁造物竟自行运转起来,主轴“嗡”地转动,刀具精准地车削着螺栓,
铁屑像银色的雪花飘落,最后成型的螺丝放在检测尺下,误差不超过0.01毫米。
“成了!”团队里爆发出一阵欢呼,有人摘下眼镜,用衬衫袖口胡乱擦着镜片,眼眶里闪着对未来的憧憬,手指在空气中比划着引擎的构造;
有人拍着卡伦的后背,力道大得让他咳嗽起来,笑声却震得天花板的灰尘都簌簌往下掉。
而在实验室地下三层的仓库,管理员正举着紫外线灯,光束扫过新入库的陨石碎片。
这些是CIA用“文化交流”的名义从挪威换来的,或是用一沓沓美金从摩洛哥黑市商人手里买下的——那些钞票上还沾着沙漠的细沙,此刻正躺在防潮箱里,与碎片的光晕重叠。
黄色、蓝色与红色的光在黑暗中交织,像团躁动的星云,墙角的监控探头红灯闪烁,
24小时不眨眼地盯着,硬盘里的数据流正悄无声息地流向五角大楼。
————「苏联」————
莫斯科郊外的地下实验室里,空气里弥漫着金属锈蚀与臭氧混合的味道,像暴雨前的森林。
那块半米见方的陨石碎片被安置在五厘米厚的铅制隔离舱内,表面不断渗出黑雾,
像煮沸的墨汁,在舱内缓缓翻涌,偶尔有丝缕雾气撞上舱壁,留下转瞬即逝的焦痕。
“第147次观测……黑雾浓度持续上升,设备报废率100%。”老科学家瓦西里对着录音笔低语,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指腹在布满裂痕的操作台上摩挲,那里还留着前几任助手的指甲划痕。
最后一台尚能工作的光谱仪屏幕上,黑雾的成分分析始终显示着乱码,像群疯狂扭动的黑色蠕虫。
三年来,他们换了七批仪器,从钛合金探头到量子传感器,无一例外,只要靠近黑雾超过三小时,就会彻底失灵。
瓦西里拿起一把报废的镊子,金属尖端已被腐蚀成蜂窝状,
他轻轻一掰,“啪”地断成两截,断口处泛着诡异的青黑色。
他的手指划过隔离舱的观察窗,玻璃上凝结着一层霜花——黑雾始终维持着零下四十度的低温,却又带着种奇异的灼热感,透过玻璃渗出来,仿佛能灼伤灵魂。
瓦西里猛地闭了闭眼,睫毛剧烈颤抖,半年前的画面又撞进脑海:
年轻的助手杰弗里为了采集样本,左手的防护手套不小心被舱门夹破,
一道两厘米的裂口刚出现,黑雾就像有生命般涌过去,瞬间裹住他的手臂。
那孩子甚至没来得及尖叫,眼睛瞪得像铜铃,瞳孔里映着自己被黑雾吞噬的过程,最后整个人都消失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马桶人,带着一堆残次品逆袭!请大家收藏:(m.20xs.org)马桶人,带着一堆残次品逆袭!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