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完总数,老陈看向王超:“小兄弟,你看这个价……”
王超心里快速盘算了一下,老陈给的价格还算公道,甚至有些略高于他的预期,看来是想长期合作。他点点头:“行,就按陈叔说的价。我要十二块钱现金,剩下的换成全国粮票,再要点布票和工业券,如果有油票或者肉票更好。”
“成!没问题!”老陈见王超爽快,也很高兴,立刻开始凑钱凑票。他打开一个锁着的木箱子,从里面拿出钱和各式票证。
最终,王超拿到了十二张一块的纸币,二十斤全国粮票,八尺布票,四张工业券,还有两张难得的半斤猪肉票和一张一斤的油票。
交易完成,两人都松了口气。
老陈给王超续上水,试探着问道:“小兄弟,我看你这货源……挺稳定的?以后是不是还能有?”
王超抿了口水,模棱两可地说:“看情况吧,有机会就能弄到点。”
老陈搓了搓手,脸上露出诚恳的表情:“小兄弟,我也不跟你绕弯子了。我呢,姓陈,叫陈守义。在咱们南水城,也算有点小小的门路,认识些需要这些东西的朋友。你以后要是再有货,不必再去那边蹲着,风险大。直接来这儿找我,或者……”他压低声音,“你给我留个大概的地址,我有急事也好找你,当然,平时绝不去打扰你!”
他这是想建立一条更稳定、更安全的供货渠道。
王超心中一动。有个固定的、相对可靠的下家,确实能省去很多麻烦,也能降低风险。老陈(陈守义)看起来是个懂规矩的,而且明显有自己的销售网络。
他沉吟了一下,说道:“地址就不必了。我隔三差五会过来看看。陈叔你人实在,以后有货,我优先找你。”
他没把话说死,但表达了合作的意向。
陈守义有些失望,但也能理解,干这行谨慎点是应该的。他连忙说:“好好好!小王兄弟你放心,价格方面我老陈绝不让你吃亏!票证也尽量给你凑齐活的!” 他拍着胸脯保证。
“对了,小王兄弟,以后你来,要是我不在,就在门框上头摸,钥匙放在那儿。”陈守义指了指门框上方,“你可以先进来等。”
王超记下这点,这表示了老陈更大的信任。“成,我知道了。”
又闲聊了几句,王超看似随意地问道:“陈叔,你这边,除了这些吃的用的,像劳保手套、冻货什么的,好出手吗?”
陈守义一听,立刻来了精神:“好啊!怎么不好!工厂里劳保手套永远不够用,冻鱼冻肉更是过年过节才有点凭票供应,平时谁家不想沾点荤腥?小王兄弟你还有这些路子?”
“嗯,偶尔能碰到点。”王超点点头,心里有数了。下次可以把那十双劳保手套和冻带鱼也出了。
“太好了!”陈守义兴奋地说,“有多少我要多少!价格绝对公道!”
看看时间不早,王超便起身告辞,依旧把那个看似干瘪的搭裢挎在肩上。陈守义热情地把他送到楼梯口,看着他的背影消失,才返回屋里,看着桌上那堆好东西,脸上乐开了花。他有预感,这个叫“小王”的年轻人,就是他以后发财的贵人!
王超离开筒子楼,没有直接回家,先去供销社转了转。用新得的肉票买了两斤肥多瘦少的猪肉,又用零钱称了一斤盐。看着手里沉甸甸的猪肉,他心里琢磨开了。
有了陈守义这个相对稳定的出货渠道,以后系统里秒杀到的大部分东西,都可以变成钱和票。家里的生活条件可以进一步改善,但也不能太突兀。
他想着,是不是该给弟弟妹妹买点零嘴?路过副食品店的时候,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没进去。今天已经买了肉,再买糖果点心就太扎眼了,慢慢来。
回到家里,李秀兰看到他又拎回来两斤猪肉,惊得差点叫出来。
“超儿!这……这肉票你哪来的?”现在猪肉供应极其紧张,每人每月就那么一点点定量,家里好久没见这么大块的猪肉了。
“妈,运气好,今天帮食品站盘账,活儿干得利索,管事的奖励了我两张肉票。”王超面不改色地扯谎,顺手把盐也递过去,“还买了斤盐。”
王建国正好进屋,看到那块肥嘟嘟的猪肉,喉结明显滑动了一下,但还是板着脸问:“又是盘账?什么活这么大方?”他总觉得儿子这钱和票来得太容易了些。
王超早就想好了说辞:“爹,是给食品站的仓库核对进出库单子,活儿不累,但要求细心,还得识数算账快。我正好认得几个字,算盘也会打一点,那管事的挺满意,就多给了点。” 他把理由往“技术活”上引,显得合理些。这年头,会识字算账确实能找到一些轻省又有点额外好处的零活。
王建国听了,脸色稍霁。他虽然是工人,但也知道有文化的重要性。儿子要是真因为认得字、会算账得了赏识,那倒不完全是靠运气。他嗯了一声,没再追问,只是目光在那块猪肉上停留了好几秒,对李秀兰说:“晚上切点肥的炼油,油渣炒白菜。”
“哎,好!”李秀兰欢天喜地地接过猪肉,感觉手里的分量沉甸甸的,心里也踏实了不少。
晚上,锅里炼猪油的滋啦声和浓郁的油香再次充满了小小的屋子,王刚和王玥扒在厨房门口,眼巴巴地等着油渣出锅。王红则拿着母亲给的那块花布,在自己身上比划着,脸上带着羞涩又期待的笑容。
王超看着这一幕,心里暖暖的。这才像个家的样子。
夜里,他躺在床上,意识进入系统空间。看着里面还剩下的物资和今天新入账的钱票,一种踏实感油然而生。
这条通过陈守义出货的渠道算是初步建立起来了。以后,他只需要每天花三分钱秒杀,就能获得源源不断的资源和财富。风险小,收益大。
他琢磨着,等再攒点钱和工业券,或许真可以考虑买个收音机。不仅家里能多个娱乐,也能听听新闻,了解外面的风向,这对他在这个时代立足很重要。
“明天,系统又会给我什么惊喜呢?”带着一丝期待,王超进入了梦乡。他仿佛已经看到,在这个物质匮乏的1955年,他们家的日子正朝着红火的方向,一步步迈进。
第四章完。
喜欢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请大家收藏:(m.20xs.org)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